玉筋鱼
鲈形目玉筋鱼科玉筋鱼属鱼类动物
玉筋鱼(拉丁学名:Ammodytes personatus),是鲈形目玉筋鱼科玉筋鱼属鱼类,又叫银针鱼、面条鱼、砂里钻。体细长,呈圆柱形,稍侧扁;头较长,背宽平,腹面窄;尾柄细;吻端尖;口大,下位,斜裂;下颌长于上颌,下颌有1个肉质凸起;眼小,侧上位;鼻孔每侧2个;体被小圆鳞;侧线近背缘,直线形;背鳍很长,无鳍棘,鳍条短;胸鳍椭圆形,侧下位;臀鳍基底较短,与背鳍后半部同形,并相对;腹鳍小;尾鳍浅叉形。体背灰黑色;体侧淡绿色;腹部白色,半透明状;背鳍鳍条基部有1个黑色小点;尾鳍和胸鳍的基部淡灰黑色。
物种学史
玉筋鱼属(Ammodytes)鱼类隶属于形目(Perciformes)、玉筋鱼亚目(Ammodytoidei)、玉筋鱼科(Ammodytidae),在世界范围内共有7种分布于地中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的亚洲和美洲沿海,为冷温性小型经济鱼类。中国只有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 Girard)1种,日本有玉筋鱼和北方玉筋鱼(Ammodytes hexaperus Pallas)2种。
形态特征
背鳍57-58;臀鳍31;胸鳍14-15;尾鳍(13分枝)。侧线鳞约146。鳃弓下枝鳃耙17。体长78-131.5毫米。体长柱状,稍侧扁;体长为体高10.4-12倍,为头长4.6-5倍。头背面较腹面宽,侧面为尖三角形;头长为吻长3.3-3.4倍,为眼径5.2-6.6倍,为眼间隔5.2-6.3倍。吻不突出。眼小,侧位而稍高,位头前半部。眼间隔宽平。鼻孔2,距眼较近。口大,斜形;下颌较长,后端达眼下方。无牙齿。舌窄长。各鳃盖骨均无棘。鳃孔大。鳃盖膜分离,与峡部亦不连。有假鳃。鳃耙很细长。鳞很小,为圆鳞。头及鳍无鳞。
体侧有很多斜向后下方的皮褶,鳞行即夹在横皮褶间隙内。体腹面每侧尚有一条纵皮褶。侧线直线形,位背缘。背鳍始于胸鳍后半段上方,鳍条长约相等,最后鳍条伸不到尾鳍基。臀鳍始于第29背鳍条下方,与后背鳍相似。胸鳍位体侧下方,卵圆形,长约为头长之半。无腹鳍。尾鳍浅叉状。体淡绿色,背缘灰褐,腹侧白色。各鳍淡黄色;背鳍条基各有一小黑点;胸鳍基与尾鳍基灰黑色。
生活习性
玉筋鱼为冷温性小型鱼类。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有钻沙习性。以浮游生物为食。黄渤海鱼期在4月至7月下旬,秋季水温降至8℃以下时,游向深海越冬。
黄海玉筋鱼成鱼的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产卵期后,山东半岛南部近海,2002年12月底,摄食等级0~3级分别为10%、50%、20%、20%。2003年3月底,0~2级分别为4%、15%、34%,3~4级47%。历年此后到7月休渔,见诸渔场标本的摄食等级都在逐月提高,均以2~3级为主。10月上旬摄食强度皆为0。卵巢Ⅴ期时鱼胃已呈半透明状,无星点胃含物。
分布范围
玉筋鱼产于中国黄海北部和渤海。国际上分布于日本海、朝鲜半岛和西北太平洋海域。
繁殖方式
每年11月上旬,北部产卵水域各龄组鱼群均已进入张网网场,样品性成熟度可表明水域内玉筋鱼组成及变化。 北部产卵场11月到12月上旬为产卵期盛期,止于翌年的2、3月,产卵前期以2、3龄鱼为主,盐度为31.686左右,水温为11.8℃左右,11月下旬以后,产卵场应1龄鱼偏多。黄海的东部及西部产卵场冬季没有渔捞工具,无法采集到标本,据各渔场4、5月的幼鱼体长以及此后游离近岸的时间分析,不同产卵场的产卵期大体相当。玉筋鱼的产卵场均在沿岸的沙质海底,卵沉性,沉着于海底沙粒。
保护现状
物种现状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玉筋鱼的渔获量在2003年达到了28万吨的高峰,但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降至18.7万吨。同样,在中国,玉筋鱼的渔获量也在逐年减少。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黄海和渤海地区的总渔获量范围为40至60万吨。然而,从2003年开始,黄海的渔获量急剧下降至约10万吨的水平,虽然在2009年有所回升,但随后在2011年再次下降。截至2013年,全国总渔获量降至12万吨,而在2019年,渔获量更是降至8.8万吨的较低水平。
保护措施
中国在2013年对山海关海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重点保护,玉筋鱼是其中一种受到特别关注的物种。在这一时期,中国还采取了海洋伏季休渔的措施,针对包括玉筋鱼在内的经济鱼类实施了详细的捕捞规定,具体包括捕捞海域、时间、船数、数量限制、方式、工具类型和上岸定点等细节。
保护级别
2008年玉筋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玉筋鱼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可用于食品加工、鱼粉加工和冷冻品加工,冷冻品作为鱼类养殖饵料非常畅销,成为近几年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1998年春汛,黄海区玉筋鱼资源开始被大规模地开发利用,使海洋捕捞业形成新的生产格局。
生态价值
玉筋鱼被普遍认为是重要的饵料鱼之一,它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连接浮游生物和海洋捕食性生物的纽带作用。随着当前鳀鱼资源的日益减少,玉筋鱼作为其替代物种,对于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价值。
拓展阅读
渔业资源
玉筋鱼属鱼类作为一种重要的饵料鱼类,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捕捞强度的加大和环境变化,其资源量日益减少,亟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玉筋鱼在渤海和黄海北部应有数个地方群系,它们不作远距离洞游,仅在浅海各产卵场及其外侧近海之间作深、浅水游动。冬季,1月份开始产卵,12月中旬在崂山近岸搜集的1龄鱼标本来看,绝大部分已产卵完毕,挂子网中极少见到大、中型鱼,产卵后的亲鱼多移向深水。近岸停留的幼鱼及部分小型鱼,构成春末、夏初定置渔具的渔获对象。
渔场在黄海北部,1999年渔获量一跃达到50万t上下,和鳗鱼渔业一样,它对缓解多种大、中型经济鱼、虾类的衰退进程,减轻对这些经济种的捕捞压力有重要意义,还为海区内大功率渔船全年渔场安排找到了一条出路。
但是,玉筋鱼的年龄结构极为简单,构成拖网大规模捕捞作业的大体上仅两个年龄组,资源量极大地依赖世代发生量,一旦歼灭战式的渔业方式发生,很快就会导致亲体严重不足,资源衰败就会很快发生。1999年近50对大功率拖网船已经使作业船只的航次作业时间比1998年增加了三分之一。玉筋鱼作为一种小型鱼种,,生物量大而集中,浮游动物食性,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它既是人类无法利用的一些环境生物资源的收集者,又是诸多大、中型经济生物的重要饵料。
实践证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资源被歼灭后,食物链底层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一些的低质渔获量,对玉筋鱼资源适度利用可以,但是处于食物链基础地位的大宗生物资源一旦动摇,则有带来严重经济和生态问题的可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2:30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