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发生在
玉米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根和茎部等,玉米生长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玉米粗缩病,其中苗期感染的几率最高,染病后的玉米植株在5-6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最早于1954年在新疆和甘肃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部各省有所发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华北推行间作套种,玉米播期提前,粗缩病猖獗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和云南等省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多次暴发流行。
玉米粗缩病是由植株呼肠孤病毒属的玉米粗缩病毒(Maiz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引起的。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75纳米,双层外壳,无包膜,
基因组由10条线性的
双链RNA组成。病毒传播媒介灰飞虱的脂肪体、唾腺中、消化道、肌肉、气管卵巢及卵粒是病毒的寄居场所,其中唾腺中病毒粒子大小约为50-63纳米,脂肪体和卵巢中病毒大小63-75纳米。
植株下部膨大,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粗壮,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谓之“脉突”。9-10叶期,植株严重矮化,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雌穗短,花丝少,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少数结棒的穗上只有稀稀的几十粒玉米,且发育不健全,参差不齐。根和茎部维管束肿大,雨后常出现急性凋萎型病株。大田中有单株发病和群体发病相结合的特点。
该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一旦得毒便终生带毒。该病毒可在冬小麦、多年生禾草及传毒介体上越冬。春季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越冬寄主上取食得毒,并陆续从小麦向玉米上迁移,小麦收获期间形成迁飞高峰。第2代、第3代、第4代灰飞虱主要在玉米及田间杂草上越夏,随着玉米成熟便迁至禾草上,秋季小麦出苗后,第4代灰飞虱转迁到麦田传毒为害并越冬,形成周年侵染循环。
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种子及土壤中残留寄生病源,田间湿度大,温度在20-35℃,灰飞虱虫口密度大时,病情加重发生,且有传染蔓延趋势。春夏高温干旱有利于病害蔓延流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植株生长不良,免疫力减弱,也有利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