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梅,女,1944年生,
山西清徐人。山西省晋中地区晋剧团名誉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工
旦角。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剧协
理事、晋中地区文联副主席、剧协副主席。山西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王万梅16岁拜
程玉英的门下学艺,拜师三年就博得“小程玉英”的美称。“
十年浩劫”中,王万梅演过不少“样板戏”。1983年,王万梅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第四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曾上演过现代戏《海港》《龙汇颂》《杜鹃山》《沙家浜》《朝阳沟》等,古装戏有《
下河东》《
秦香莲》《
打金枝》《女中孝》《
芦花》《三娘
教子》等。在1982、1984、1987、1991年历次地区调演均获主角一等奖、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参赛剧目有《三娘
教子》《三喜临门》《齐宫外史》《龙风坪》。1982年获省一级优秀演员奖,1988年获第六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赛剧目《三娘
教子》《
芦花》《
下河东》《
芦花》由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录像,在全国播放,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唱片。出版的磁带有《王万梅唱腔精萃》《
晋剧传统戏名家演唱集》,卡拉OK带有《王万梅演唱专辑》《青衣专辑》《
梅花奖专辑》《晋剧四大
青衣专辑》。《女中孝》由省电台录制四集戏曲广播剧播放。1993年由国务院批准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万梅很好地掌握了老师的“嗨嗨腔”,但她并不因为观众喜欢就到处滥用,而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合理地运用。如《三娘
教子》中王春娥向英哥叙述家世的那一大板唱,她在“
嗨嗨腔”的运用上就有许多新的创造。这一大板七十多句,她充分利用中路梆子多种板式的变化,对每一句唱腔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她在这段唱中用“
嗨嗨腔”有时很浓,如重锤响鼓,震撼人心;有时却又很轻,“嗨”在低回委婉的装饰音中带过,似有似无,沁人肺腑,娓娓动听。这一段开头两句,开始说过去的事时,“嗨嗨”拖腔明显而重。这是在一场三娘打断机头,“从今后母子两开销!”,“娃娃,不得活了”的暴风骤雨般的激烈矛盾过后,王春娥不得不努力平息自己感情的波涛,把一直没有向英哥吐露的真情实况向英哥倾诉。观众在此时也需要有一个感情上的过渡。这几声浓重的“嗨嗨嗨”使观众在艺术上得到享受,在感情上也得到缓冲,为下面的内心感情的撞击做好足够的铺垫。
在唱到大娘“另嫁夫男”,这最后四个字用了较长的拖腔,“夫”字唱了一板三眼中的两眼,而这两眼的时间拉得极长,唱得抑扬顿挫,曲折低回,似有又无,然后重缓一口气,在“男”字上突然放开,墩墩实实地砸在那里,仍足以一个似明不明的“嗨”结束。这一抑一扬之间表达了三娘本不想说,此时却已不得不说,说出来又是惋惜,又是谴责的心情。唱到她茹苦含千抚养着不是亲生的那没人管的孩子是如何的艰难,“你把娘左边尿湿右边换,右边肤湿抱在胸前,浑身上下都湿遍,为娘我贴身肉把它暖干……”这一段[垛板],也做了新的安排。[垛板]一般唱来多是平铺直叙。王万梅却把前三句节奏放慢,唱来情切切,意深沉,如涓涓细水,点点流入人的心田,后面几句,速度加快,字字撞击人的灵魂。随着英哥的一声“亲娘”的呼叫,台上台下都融合在这伟大的、善良的母爱之中。
王万梅确实有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本领,她在与
丁果仙的弟子
张鸣琴合演的《
芦花》中,唱得依然是感情浓重,做的依然是神采飘逸,她把那个给前房儿子的棉衣里絮芦花的后母刻画得十分得体,几个层次的思想变化演得很是准确。两出戏部充分显示出这个演员的本事。
王万梅较为全面掌握
晋剧程派青衣表演的技能、技巧,舞台形象鲜活,且有自己创新之处。有“小程玉英”之称,在传承地区的观众中影响很大。传承脉络清晰,师承严格,传承能力和意愿均强。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王万梅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