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女,
北京大学教师,毕业于
新疆大学。著有《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
人物经历
1982年2月毕业于
新疆大学物理系获
理学学士学位,后分别获得
浙江大学和
北京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6年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激光物理中心做高级
访问学者一年。
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日本应用物理学会会员,
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现任应用数理学院副院长。
现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与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光学联合期刊网审稿人,《物理与工程》杂志编委。首都女教授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北京工业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
主讲课程
(1) 专业物理实验:本科生专业基础课,6学时/周,8届,60人/每届;
(2) 激光原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4学时/周,4届,60人/每届;
(3) 光电子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48学时,8届,60人/每届;
(4) 光纤通信原理: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32学时,2届,60人/每届;
(5) 非线性光学: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36学时,12届,15人/每届;
(6) 激光频率变换:研究生学位选修课程,36学时,12届,8人/每届;
(7) 光电子学:研究生基础学位课程,48学时,4届,25人/每届;
(8) 激光超短脉冲: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36学时,4届,15人/每届;
(9) 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基础必修课,16学时,30人/每届。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可调谐激光器件研究、全固态激光器件研究、激光光束质量整形研究、超短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光学研究、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及它们的应用。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委、河北省教委和北京市教委等多项课题的研究。正在主持北京市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
长期从事物理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
国家863计划、
国家自然基金、全国博士点基金、北京市和北京市教委基金,以及横向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和EI收录70余篇,授权发明和
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主持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10余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5篇。主持编写《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教材1部,已培养和正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
教育教学论文
(1)王丽,陈江博等,“单模光纤模场直径测量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8-10;
(2)彭月祥,康华,王丽,“面向项目的创新实践训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60):50-52;
(3)王丽,王守鹏等,“PDH/SDH数字传输分析仪实验开发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6月,25(6):65-67;
(4)王丽,宋扬,本科生毕业设计“多模光纤脉冲展宽: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2-14;
(5)何士雅,胡曙阳,俞宽新,周劲峰,王丽,“广泛开发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功能”,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4):11-13;
(6)王丽,陈江博等“全光纤无源耦合器件制作过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13-15;
(7)王丽,何士雅等,“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实验系统设计及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5,22(3):26。
出版教材
《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主编。
科研项目
(1)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重点项目:非线性光学,2009年,项目负责人;
(2)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重点项目: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活动能力的物理学科实践教学与体系(2007.01-2008.12),项目负责人;
(3)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面上项目:应用物理专业(光电子与光通信)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研究(2005.01-2007.12),第二完成人;
(4)北京工业大学“211工程”教材资助项目: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2005.01-2007.12),项目负责人;
(5)2005年主持市专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数学物理公共课程群改革与建设》(2005.01-2005.12),第三完成人;
(6)北京市教学改革与建设专款项目基础课程建设: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课程群的建设(子项目);公共基础物理教育(子项目)(2004.01-2005.12),第二完成人;
(7)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面上项目:专业物理实验方向调整的探讨;(2003.01-2005.12),项目负责人。
(1)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提高光参量振荡器的稳定性和压缩线宽的新方法”1995-1997(第二完成人)(项目编号:69478008);
(2)北京市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参量效应作钛宝石脉冲列的选取和放大的新方法”1996-1998(第二完成人)(项目编号:4942005);
(3)北京市教委基金项目“新型方波Nd:YAG激光器的研制 ”1997-2000(第二完成人)(项目编号:4972004);
(4) 河北省教委基金项目“新型方波Nd:YAG激光器的高稳定性及非线性研究”1998-2001 (主持人)(项目编号:250202);
(5)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光参量振荡器智能化控制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主持人)(项目编号:01547006D)2001.9-2004;
(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基金项目“高功率高重复率深紫外超短变频激光器的研制”,2003.1-2005.12,(项目编号:Km200310005022),主持人;
(7)北京市基金项目:“新型高功率高稳定性全固态可调谐光参量激光器件的研制”,2006.01年-2008.12,(项目编号:4062008),主持人;
(8)全国博士点基金,全固态中红外激光器的光参量差频效应研究,2009.01-2011.12,(项目编号:200800050013),主持人;
(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基金项目,“脉冲激光沉积非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物性研究”,(项目编号:KM200910005019)2009.01-2011.12,主持人;
(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金属光子晶体及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2008.01-2011.12,(项目编号:2007AA03Z306),第四完成人;
(11)北京市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数学与物理学科的科学研究平台,2009.01-2010.12,主持人;
(12)北京市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纳米光学与信息光电子技术研究,2010.01-2011.12,主持人;
(13)委托横向项目。
学术论文
李光,王丽,ZnGeP2差频中红外激光器的角调谐特性及转换效率,中国激光,2010,37(1):54-58(EI收录);
周期极化RbTiOAsO4晶体倍频允许参量的调谐特性,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3):65-69(EI收录),第一作者;
参变过程中的群速延迟对晶体群速度匹配长度的影响,光学学报,2007,27(2):313-317(EI收录),第一作者;
高阶群速色散引起的高斯超短脉冲宽度的展宽和形变,光学学报,2007,27(1):138-142(EI收录),第一作者;
光参量效应中的低阶色散对超短高斯脉冲宽度展宽的影响”,中国激光,2006,33(11):1512-1516(EI收录),第一作者;
CsLiB6O10晶体光学参变振荡器的光学特性,光学学报, 2004, 24(6):499-502(EI收录),第一作者;
超短强激光作用下的CLBO晶体的光参量放大理论分析,中国激光,2004,31(12):1441-1444(EI收录),第一作者;
纳秒级窄线宽脉冲钛宝石激光注入BBO晶体光参量放大器,中国激光,2002,A(2):104-106(EI收录) ,第一作者;
可调谐窄线宽钛宝石激光脉冲的放大和频率展宽,光学学报,2002,22(1):54-57 (EI收录),第一作者;
皮秒级高功率紫外可调谐激光,中国激光,2001,Vol.A28(6):491-493(EI收录),第一作者。
授权专利
(1)全固态中红外光参量差频激光器,实用新型,200820080183.2,2008年12月授权,第一完成人;
(2)
可调谐激光器的闭环反馈智能控制系统,实用新型,200920108975.0,2009年6月授权,第一完成人;
(3)飞秒激光脉冲自相关测试仪及其方法,发明专利,200810057363.3,2009年12月授权,第五完成人;
(4)超短脉冲宽度测试仪,实用新型,200820078877.2,2008年12月授权,第五完成人;
(5)有机分子晶体纤维的大尺度生长方法,发明专利,200610164937.8,2008年8月授权,第二完成人;
(6)
可调谐激光器的闭环反馈智能控制系统,发明专利,200910086809.x,审理中,第一完成人;
(7) 一种制备P型掺钴氧化锌薄膜的方法,发明专利,200910236797.4,审理中,第一完成人;
(8)一种透明氧化物半导体InGaZnO薄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0910241599.7,审查中,第二完成人。
获奖记录
(1)王丽,陶世荃,郝伟,祝孝正,江竹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创新型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度);
(2)王丽、何士雅、郝伟、贾宝墩、祝孝正,“开拓理科“应用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度);
(3)王丽,陶世荃,郝伟,祝孝正,江竹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创新型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2008年度);
(4)王丽,等等“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09年);
(5)俞宽新、王丽等“激光原理”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2009年);
(6)祝孝正,郝伟,王丽,“无线遥控活塞式多速率显示电磁炮演示仪”,全国高校第九届物理演示教学仪器,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
(7)祝孝正,郝伟,王丽,“角位移光学机械振荡器(Lissajous图演示仪)”,全国高校第九届物理演示教学仪器,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
(8)俞宽新、王丽等“建设激光原理精品课程,培养创新型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度);
(9)“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完成人(2010年度);
(10)王丽,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2010年);
(11)王丽主编教材《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2011年);
(12)王越,刘宇星,刘敏蔷,丁晓红,王丽“构建多方位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加强创新素质教育”,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12年度);
(13)王丽,俞宽新,宋晏蓉,周劲峰,胡曙阳,“砺剑十年创建精品激光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12年度);
金属光子晶体及新型光电子器件的研制,获得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2011年)。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2年)和二等奖2项(2008年,2012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团队”负责人。第四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