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争
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系讲师、博士生导师
王争,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06级博士研究生。曾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人物经历
9岁时的一场触电事故使王争被高位截肢,不幸失去了双臂,但他的人生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不幸。
2008年,他只身赴英国开始就读经济学博士项目。自2001年本科进入浙大以来,他不仅克服了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困难,能够自己独立生活,而且还逐渐在经济学的学习中找到了兴趣与方向。
2012年获得了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前夕,他被诺丁汉大学授予学校最高荣誉“校长成就奖”,同时还获得了国外若干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职位。最终选择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作为近期的职业落脚点,担任讲师和博士生导师等职务。
在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的专题节目中,王争将这一切归功于健康的心态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而在竺可桢奖学金获奖者的海报上,他就曾这样勉励自己:“理论之树常青,生命之河亦不息奔流。做一个勤奋的水手,等待下一个起锚的港口。怀着感恩的心,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位朋友。探索真理与未知,经邦济世当是至高追求。”
主要贡献
自从2005年研究生入学以来,王争已有多篇论文在国内的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亦有两篇论文在国际期刊刊登。论文连续多次入选“留英经济学会年会”、“国际生产率会议”、“中国经济学年会”等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会议。特别是2007年初,他应邀只身前往英国参加“留英中国经济学学会年会”,并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这份学术成绩也成了浙大在读博士生的骄傲。
获奖记录
2007年王争以自己的学术成绩获得了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成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此殊荣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全校获奖的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在竺可桢奖学金的颁奖典礼上,杨卫校长亲自为王争颁奖,并向他致敬,在场的所有师生掌声雷动。而就在不久前,他又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荣誉面前王争始终保持着一份平和淡定的心态,立志在学术研究上走得更远。
日常生活
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天早上王争都会先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浏览国内外的各类新闻,特别是时事政治和财经消息。在王争看来,只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一个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理应践行的学习之道。此外,王争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过经济学院博士生会学术部部长,主编浙大《经济学刊》。
王争身残志坚、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赢得了师生的尊敬。从加拿大回来浙大任教的钱彦敏副教授与王争有过多次合作,他在给浙江大学几名学生的一封邮件中这样评价王争,“(他)是我遇到的浙大(国内)最好的学生之一,在我们的研究小组中最勤奋的学生。”“更不一般的是,王争幼年失去双臂,完全靠着他练就的特别技能操作电脑和日常学习,可以设想一下,他这些成绩后面有数倍于常人的辛勤工作和坚强意志,这是浙大应为之骄傲的学生。我常以他为例鼓励我在加拿大的女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15: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