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奇(1932年6月29日—2022年12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
唐县,热力叶轮机械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人物生平
1952年—1956年,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0年10月—1962年10月,在莫斯科国立研究大学机械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57年7月—1960年10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
1978年8月—1985年5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研室主任。
1978年8月—1982年8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副主任。
1985年1月—1998年12月,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名誉院长。
199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22年12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0年至1962年,王仲奇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时,提出了一种新型叶片-弯扭叶片,使叶栅中的能量损失下降了30~50%,该项科研成果在原苏联发明与发现委员会进行了登记,并获该委员会颁发的“发明优先权证书”。弯扭叶片成功地应用于蒸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和弹用涡喷发动机上。
20世纪60年代,王仲奇在提出弯曲叶片这一雏形的基础上,总结出“C”型静压分布准则和与此相应的“边界层径向迁移”理论,以及叶片侧型面造型新概念,并由此产生了“叶片弯扭联合气动成型”的新概念,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套完整的弯扭叶片设计体系。
20世纪70年代,王仲奇在对发动机在原设计自由度——叶片沿其高度“扭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设计自由度——叶片沿其高度“弯曲”,从而较易于控制流场中的气动参数的合理分布,达到优化流型,降低能量损失的目的,为弯扭叶片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截至2007年6月,王仲奇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了《透平机械原理》《透平机械三元流动计算及其数学和气动力学基础》等三部著作。
人才培养
王仲奇认为,要培养个博士就要很专,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对博士培养时,不可能让他很博,更重要的是要专,要使其先打下一定的基础,再往上走,如果基础打不好,往上走就很慢了,围绕自己的专业方向,要把基础打牢。
王仲奇认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对同学们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大学期间打好基础,掌握真本领,将来才能在社会立足。
截至2007年6月,王仲奇院士培养的研究生达70余人。
2005年5月20日下午,受“太阳岛论坛”之邀,王仲奇在
哈尔滨商业大学专家公寓国际会议厅为大学生进行了专题讲座。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王仲奇担任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气动热力学分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哈尔滨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人物评价
王仲奇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人民的养育,无愧于他自己所深爱的事业,无愧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评)
王仲奇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哈尔滨工程大学评)
王仲奇是应用于旋转式动力机械的弯扭叶片发明人之一,是弯扭叶片理论的奠基人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开拓者,他将大半生的时间都倾注在叶片的研究上。(《生活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