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胸外科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王俊,1963年11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胸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协主席,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主任。
人物经历
1963年11月15日,王俊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高中就读于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1980年—1985年,就读于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1989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199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
1990年—1995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1995年,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奖学金,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和交流;同年,加入九三学社
1996年—200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7年,在美国接受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哈佛大学,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等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
1999年—200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0年—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2012年—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胸外科学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14年—2015年,兼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胸外科主任。
2017年,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腔镜医师培训学院院长。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俊在中国最早成功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探索出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的中国术式,并一直在手术例数和难度上居领先地位。主持制订了胸腔镜手术国家规范,引领中国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创建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技术体系,研创出被柳叶刀肿瘤命名的肺癌手术“王氏技术”,解决了中国肺癌手术的独特难题,推动了中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早期肺癌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写入多项国际指南。
1996年1月,成功完成中国第1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开创中国的肺气肿外科新领域。
199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明DLCO较MVO2能更准确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DLCO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而与长期生存率无关。
1999年、2002年,先后将电视纵隔镜和电视硬气管镜技术引进中国,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为诊断不明的纵隔占位和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的诊断和分期手段。
根据2021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王俊先后发表论文380余篇,中英文专著14部。
人才培养
1992年,王俊创立中国一门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
1994年,王俊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了“首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交流及技术演示会”,从此开始建立中国胸腔镜手术的培训体系,二十多年来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的学习班。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俊先后培训了中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医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俊在中国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微创诊疗领域所取得了创新性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评)
王俊从业三十年,他坚守“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默默耕耘、无声奉献;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服务人民,治病救人;他坚持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导向,引领着中国的胸外科领域不断前行。(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17:5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