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
王光宇(1919年11月一2017年8月23日),曾用名王元乾,男,汉族,1919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临水镇,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人物生平
1936年07月至1937年09月,先后在颍上县、上海市参加陶行知先生领导的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学习并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10月至1938年05月,先后在颍上县、霍邱县教书。
1938年06月至1944年08月,历任霍邱县动委会干事、县委宣传部长、皖东北直属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泗东县委书记、泗南县委副书记、泗宿县委书记。
1944年09月至1949年02月,历任淮北路西永城县委书记,新四军淮北路西八分区独立二团政委,华中分局八地委民运部部长、八分区肖永砀工委书记,豫皖苏三地委副书记,淮海战役北线支前指挥部政委。
1949年03月至1956年04月,历任阜阳地委书记,安徽省委秘书长、农工部部长。
1956年05月至1979年12月,历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
1980年01月至1985年03月,历任安徽省委书记、副书记。
1985年03月至1993年02月,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4年06月离休。
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五大代表,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逝世
2017年8月23日22时33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王光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合肥逝世,享年99岁。
人物评价
在近八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王光宇同志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工作、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心系国家和民族兴亡,积极接受马列主义熏陶,坚定走上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宣传我党抗日救亡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秘密发展共产党员、筹备武装暴动,组织反“扫荡”、反蚕食、反摩擦、拔据点战斗,巩固拓展抗日根据地,配合新四军四师主力作战,在豫皖边区、苏皖边区同日伪顽进行了殊死斗争,体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在豫皖边区敌强我弱、斗争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他坚决贯彻党中央方针,率领军民坚持敌后游击战,组织开展土改等工作,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再次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他坚决贯彻总前委指示,全力落实支前任务,同时抓好淮河治理、镇压反动会道门等工作,为两大战役胜利和解放区新生政权巩固、生产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宇同志长期担任省及地区重要领导职务,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奋斗激情,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奉献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担任安徽省委重要领导职务期间,他领导或协助省委主要负责人认真抓好全面工作,抗击1954年、1956年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扎实进行拨乱反正,为推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尽职尽责。尤其是坚决支持省委推行“责任田”、推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做法、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围绕林业、水利建设以及机构改革、干部“四化”等重大问题深入调研、艰辛探索,提出许多改革创新思路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掀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他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法治观念、群众观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安徽工作大局履职尽责,在加强人大工作和全省人大建设等方面不懈探索实践,为推进安徽民主法治建设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王光宇同志依然老骥伏枥、奋斗不止,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无私奉献。他始终关心支持人大工作,担任省人大工作研究会名誉会长,为推动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完善发展不懈努力。先后担任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社团组织领导职务,高度关注改革发展稳定,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表的 《我所亲历的安徽农村改革——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作》、编辑的 《茂林悲歌——皖南事变全景扫描》等,在理论界、党史界都产生了重要和广泛的影响。
王光宇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原则强,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一生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胸怀大局、勇于担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以身作则、崇尚实干,坦荡无私、清正廉洁,严格要求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体现出一名党员高级领导干部坚强的党性修养、炽热的为民情怀、优良的精神风范、高尚的道德情操。(安徽日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08:5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