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云
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
王凤云,女,1944.05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菏泽成武县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简介
1944年,王凤云出生在一个破庙里,故乳名叫“小和尚”。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和尚”竟成为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并成为四平调戏迷们绝口称赞的“金皇后”。王凤云出生在一个艺坛世家,母亲王桂芳是著名花鼓艺人、四平调创始人之一,当时被誉为“四大坤伶”之首,父亲也曾是花鼓戏名角。一家人的从艺生涯,代表了四平调发展的坎坷经历,更见证了四平调艰苦创业的那段历史。王凤云6岁随父母学艺,有高亢明亮、浑厚奔放、刚柔相济的好嗓子。加上她天资聪颖、虚心好学,曾专门观摩学习豫剧大师常香玉、马金凤的唱功及表演艺术,善于博采众长的她进步很快,并摸索出变、偷、闪、提、顶、顿、颤等技法,让她在四平调戏坛上有着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四平调源于花鼓戏,早期的花鼓戏打地摊演出,两个人便是一台戏。男扮身挎花鼓,腰系彩绸;女扮古装粉面,头戴绣球,足踩高跷。两人边歌边舞,活泼又风趣。但这种戏曲改革被同行笑谈为“无弦作乐不成戏”,说他们是“四不像”,既不像花鼓又不像戏曲。王凤云6岁登台,12岁在郑州演出,可每到一处,观众很难接受这种新的戏曲形式,没少遭了白眼,很少听到有掌声。
刚刚形成雏形的戏曲一度步入低谷,四平调走向了衰落,演员也大多改行。河南商丘、长垣,山东金乡四平调剧团瘫痪的瘫痪,撤销的撤销,只有王凤云所在的菏泽四平调剧团克服重重困难,仍常年坚持演出,用独有的艺术形式征服了观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誉。
在长期演出中,四平调以善唱著称,极富民间风味;声腔圆润,悦耳动听。它吸收了评、越、吕、京等剧种的部分唱腔,通过各类版式的丰富表演,形成了节奏朴实、曲调优美、抒情缠绵、四平八稳的独特风格,逐渐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 “四平调”。近年来,四平调相继被纳入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对坚守在四平调戏坛五十年的王凤云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更是为四平调发展史册注入最灿烂的一笔。
个人作品
《裴秀英告状》是王凤云的成名戏。她那“王爷容禀”的叫板,十有八九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地方戏中,以叫板博得喝彩,还是罕见的。她在“好难过的12年”中心唱段中,以忧伤的散板起腔,用慢四平、反四平、直板、散板、锣鼓冲等板式,如泣如诉地唱出人物的心声,一板戏中六、七次获得热烈的掌声,为四平调闯出了以声腔取胜的可喜之路。这是王凤云以情带声的独到之处,是王凤云声情并茂唱腔艺术的又一特色。
1961年,王凤云拜见了评剧著名演员新凤霞,观摩了新凤霞的两次演出,移植出《花为媒》,演活了张五可,誉传鲁苏豫皖,不但得到了新凤霞的高度评价,又获得了 “活五可”的声誉。
声腔艺术大胆革新敢巧唱
四平调是地方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是以当地群众最熟悉的地方方言和音乐语汇来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聪明的王风云很是领会这一点,她非常注意方言音韵,讲究上声去声、阴阳平仄、运气吐字等方面的技巧。
在《三看御妹》中,有“刘金定得了御赐的双莲笔”这一句台词。以方言来说,“笔”字读作“柏”音,若以普通话或其他方言语音,“笔”字读作“必”音,“必”音会让当地群众听不懂。王凤云对这一问题没少动脑筋,如到异地演出读“必”音,在家乡演出则读“柏”音,语言较为混杂的地区,她则轻声发出“必”音,拖腔转成“柏”音,效果颇佳。此外,王凤云还研究成功了一板三眼的“慢四平”板式、一板三眼的“徵”调式“反四平”新板式等,不但丰富了自己的唱腔艺术,也为四平调剧种作出了可喜可贺的贡献。
个人现状
现王凤云虽然早已退休,但她怎么也割舍不下四平调这个优秀剧种,她的徒弟代春华、刘雪云、李明声、许亚丽等人早已是剧团的主要演员,有的已是国家二级演员。作为传承人,她又收了20多个学生,通过口传心授,都已能登台演出,有的还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相信有王凤云的这种献身艺术的精神,四平调这个独具特色的优秀剧种,将会在戏曲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艳丽芬芳。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21:38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