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起义发生于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是国防危机、
阶级矛盾和
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背景下,由王则发动的贝州士兵起义。
起义背景
王则,本是涿州的农民,逃荒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应募到宋军中当兵,起义前是宣毅军的小校。贝、冀等州本来有弥勒教在民间秘密流传。传说“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王则利用弥勒教的传说,传布着变革世道的舆论,并利用弥勒教和德州、齐州的士兵、农民取得了联系。
起义过程
起义事先作了部署。吸取益州士兵起义的经验,准备在庆历八年(1048年)新正元旦,乘官吏们庆贺新年时,各地同时起兵,攻取河北。由于这个计划事前被泄露,王则不得不在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冬至节,提前发动起义。当州官们去天庆观拜谒时,王则率领起义士兵打开兵库,夺得武器;打开监狱,释放囚犯,随即逮捕了贝州知州张得一,占领贝州后,建国号安阳,自称东平郡王。以州吏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城内起义的居民,在面部刺上“义军破赵得胜”六字,表示推翻宋王朝统治的坚决意志。
历史影响
起义极大地震动了宋王朝。宋仁宗慨叹说:“大臣无一人为国了事者,日日上殿何益 ?”
参知政事文彦博自请镇压。庆历八年正月,仁宗派
文彦博为河北
宣抚使,以
明镐为副使,领军围攻贝州。宋军攻城,久不能下。最后在北城急攻,乘起义军不备,在南城挖通地道,潜入城内。起义军突围而出,王则、
张峦、卜吉等被俘。起义士兵仍依村舍作战,直到最后被焚牺牲。宋朝统治者把王则、
张峦、卜吉等押解到开封,残暴地处死。起义领袖们英勇地牺牲了。
王则起义,从发动到失败,不过六十五天,但给予宋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起义 利用宗教传播舆论,事前已有计划部署,发动后建置官属,有步骤地行动。比起前此的士兵起义来,显然前进了一步。
社会条件
第一, 王则的起义是在来自契丹、西夏的民族压迫日趋严重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 王则的起义, 是在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 王则的起义, 是在适合被压迫阶级利益的弥勒教广泛流传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失败原因
(一)属于起义军方面的:
王则所领导的贝州起义是由出身于散漫、偏狭和保守的农民阶级的一群士兵领导进行的,本质上属于农民革命的武装起义, 其本身也带着自发的性质。正因为这样,所以这次的起义, 没有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契丹、西夏侵略势力和汉民族的矛盾及北宋王朝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去组织一切可能动员的力量扩大起义的范围, 而是企图先在内外两大敌人的肘腋之下建立割据的河北政权,这就在战略上必然要犯错误。
(二)属于北宋统治阶级方面的:
北宋统治阶级在国防危机的形势下, 对于全国范围内纷纷出现的起义事件的提防原是很敏感的。庆历五年十一月赵祯下诏河北安抚司说:“自保州兵叛,多务姑息,恐军情并骄,其密谕主兵臣僚,多加抚御之,如敢辄犯军律者,亦听法外施行。”便是一个具体的例证。
轶事典故
《三遂平妖传》
这是一部以神怪故事的形式演述北宋仁宗时镇压王则、胡永儿夫妇所领导的
农民起义的小说。原本共二十回。其中不少民间故事传说,语言质朴,风格与宋元话本相近。他与流行的
冯梦龙增改的四十回本有很大不同,是海内孤本。
此书将王则起义妖魔化,是反对人民起义运动和称颂宋王朝对起义的镇压的,但在叙述中,从某些角度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凶暴贪婪和军队中的腐朽情况。
史料考证
以下是有关北宋王则起义的相关史料,条目据
何竹淇《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1.宋
杨仲良:《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贝州王则之叛”。
2.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零,“仁宗平王则”。
3.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卷四“忠孝门”,记马遂条。卷九“事志”,记
文彦博条。
4.明
方鹏:《责备余谈》卷下,“马遂投杯抵贼”条。
5.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二,“贝州乱卒”条。
6.宋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三,“仁宗纪”。
7.《
宋会要辑稿》六五一零页,一六五册,“刑法二”,“刑法禁约”条。
六九二六页——六九二七页,一七六册,“兵一零”,“叛将王则”条。
六九九三页,一七九册,“兵一四”,“便宜行事条”。
9.《
宋大诏令集》卷五四,<文彦博拜集贤相制>(原注:庆历八年正月戊申)。
卷二一八,<王则平曲赦河北制>(原注:庆历八年闰正月甲辰)。
10.宋
曾巩:《
隆平集》卷二零,“妖寇传”“王则传”。
卷一一零,“马遂传”。
卷一一,“仁宗纪三”。
13.宋
陈均:《
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三,“仁宗纪”。
14.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编卷一三·文潞公彦博传》。
15.宋
司马光:《洓水纪闻》卷四,附宋
王铚《
默记》。
16.宋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三之一,“太师潞国文忠公(彦博)”篇。
17.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五六,“将帅才略”门“文潞公”条。
18.宋
吕颐浩:《燕魏杂记》,记武胜军节度使
贾昌朝判大名府,遣兵进讨王则条。
19.宋
王巩:《闻见近录》,记张齐贤荐
明镐征王则条。
21.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记平王则后,
贾昌朝自郓州徙镇名(定)条。
22.宋
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三二,<李公(端懿)墓志铭>。
23.宋司马光:《司马温文公集》卷九,<上庞枢密(籍)论贝州事宜>。
24.宋鄚獬:《郧溪集》卷一九,<田公(京)行状>。
25.宋
王安石:《王临川全集》卷八七,<贾魏公(昌朝)神道碑>。
卷九五,<傅公(立)墓志铭>。
26.宋
张方平:《乐全集》卷二一,论京东西河北百姓传习教法事。
27.宋
刘挚:《忠肃集》卷一一,<天章阁待制郭公(申锡)墓志铭>。
28.宋
苏舜钦:《苏舜钦集》卷九,<上集贤文相(文彦博)书>。
29.宋
唐士耻:《灵岩集》卷二,<拟河北宣抚使平贝州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