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嗣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王嗣,字承宗 ,犍为资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后主延熙年间(238年-257年)举孝廉,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在任绥集羌胡,待以恩信,众皆归服,蜀汉北境得以宁静。
人物介绍
王嗣,字承宗 ,蜀汉犍为郡资中人,官至镇军,其先延熙世以功德显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益部耆旧杂记》:“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民间称之为怀柔将军。
人物生平
蜀汉后主延熙年间(238年-257年),王嗣以功德显著,举孝廉,逐渐升迁为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王嗣为人笃厚忠实,对羌胡各部施以恩信,使许多桀恶不驯的部落归附于蜀汉,安定了蜀汉北境。大将军姜维每次出兵北征,羌、胡各部落都会提供马、牛、羊毡及军粮等物资,对蜀汉大有帮助。王嗣因此升迁为镇军将军,仍领原郡如故。
后王嗣随从姜维再度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后去世。戎夷数千人号呼涕泣,为其送葬。王嗣的子孙,羌胡诸部都像骨肉兄弟一般看待他们,可见王嗣对羌胡的恩义。
王嗣字承宗,犍为郡资中人。举孝廉,稍后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仍领郡。
蜀汉政权与羌人的关系,一直较好。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即向刘备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其实际含义,即诸葛亮利用“和”、“抚”的怀柔政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让少数民族为蜀汉政权卖力气、出粮饷的目的。到姜维执政时,更“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蜀后主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依麴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侵逼诸郡”。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破魏将徐质,“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三县皆为羌胡杂居地区,其中多羌人,自不待言。后姜维率军到沓中种麦,魏帝下诏谓维:“往岁破败之后,犹复种麦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三国志》卷28《邓艾传》载邓艾谓维必将来寇的原因之一是维“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悬饵”。不久,“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又回以董亭趣南安”。均未得逞。
由此可知姜维所以屡出陇右,首先是由于有羌谷可食,而且,还可以令羌人服劳役兵役。当时陇右诸羌介于魏蜀之间,两国之榨取羌人,并无二致,然如仔细翻阅《三国志》,即可看出蜀汉与羌人的关系较魏为佳。《姜维传》载后主诏曰:“羌胡乃归心,思汉如渴”。
《益部耆旧杂记》详细记载了王嗣抚汶山的事。
“汶山”地处成都西部,属川西高原地带。辖汶川、茂县、理县、黑水等地,称汶山郡。聚居着藏族、羌族等兄弟民族100余个部落。王嗣上任后,他采取了多种措施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他首先发展贸易,组织盐、茶、丝绸和玉器到山区,公平互利,从藏羌聚居地换回马匹和药材。藏羌等民族得到急需的盐和茶叶,十分感谢王嗣。并有藏羌原19个部落的酋长与王嗣和好。
由于部落太多,不久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是非,发动叛乱。据《三国志.蜀志.姜维传》之记载“延熙六年……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姜维得报以后,亲率大军到汶山平乱,终于平息了叛乱。王嗣在随后的几年里,做了大量安抚工作,终于使汶山稳定下来。
王嗣还将医药传入藏羌等兄弟民族,并从内地主要是都江堰及周边地区组织大批工匠到汶山传授农牧业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还引入果木帮助藏羌民族种植。如核桃、苹果、梨子和柿子等。另外还帮助他们发展酿酒业。于是,各部落酋长纷纷归顺于蜀主,并称王嗣是“真正的朋友”。在他的怀柔政策的感召之下,远近各兄弟民族真的做到了“近者説,远者来。”也就是邢昺说的“当施惠於近者,使之喜説,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
王嗣将军非常注重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的利益。他任汶山太守的13年中,为汉藏羌等民族的团结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跟随大将军姜维的一系列征战中,他战功卓著,升为镇军,仍然兼任汶山太守。后来随从姜维北征,为流矢所伤,几个月后死去。“戎夷会葬,赠送者数千人,号呼涕泣。”
晋太熙中,资中有王姓父子为避兵燹,带了些土特产到成都做生意。不想成都的境况更糟,时值战乱稍平,北人南侵,市井萧条,陌生的外地人要讨生活相当不容易。父子二人一路向西,朝老人说过的住着好客的少数民族的川西高原走去。
越向西走,人烟越稀少。那天终于到了个貌似内地小镇的地方,在镇口找到家小饭铺,拖着脚踏进去等饭吃。
突然之间,饭铺门口堵满了人,挤在最前面的几个白胡子老头一脸肃穆端庄,凝神静气远远打量着王姓父子。看到他们口袋上墨写的“王”字,急忙问:“你们姓王?”王家父子刚一点头,进屋的老老少少“轰然”一声趴下,不一会屋里就跪满了一大半。紧接着,一大群藏族百姓在头人的带领下也赶来了,进屋后也是立即伏地不起。
这就是《资州直隶州志》记载的汉代资中人王嗣将军的后人在汶山与羌藏见面的场面。《资州直隶州志》说:“后见嗣子及孙,皆如骨肉,或结兄弟,恩至于此。”
历史评价
《益部耆旧杂记》: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5 18:19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