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忠
全国劳动模范
王国忠,福建省三明纺织有限公司纺纱二分厂条粗工段副工段长。王国忠1959年出生在上海,1970年他随父母支援内地建设来到福建省三明市,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曾到农村插队,1978年进三明纺织厂(三明纺织有限公司改制前)。刚进厂时他在清花间挡车,这是纺纱分厂的第一道工序,决定着后面几道工序的产品质量。
人物经历
王国忠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对待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保证生产的每一个花卷都合格。在他的努力下,在工人师傅的帮助教育下,他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挡车工,一名先进生产者。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往运转检修工作,对待新的工作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热心地为生产一线服务,得到大家的好评,不久他担任了纺一分厂的条粗工段保养组长。职务变动了,工作要求高了,他的责任感更强了。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他没日没夜地忙碌在机台周围,严格认真地执行工段的维修计划,全心全意地为生产一线服务,团结全组同志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尽责尽心尽力。条粗工段是纺纱分厂半制品的最后生产工序,也是最容易发生质量波动的关键工序,其半制品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成品质量。条粗工段保养小组担负着整个工序所有生产机台的日常维修保养,他的工作决定了机台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状态,保证了半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他们既要“守关”,又要“攻关”:首先,他们要保证生产机台运转良好,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机械故障,严格执行机台的保养维修计划;同时,他们还要攻克各个产品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机械问题,保证机台在新品种试制中发挥应有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纺纱二分厂的条粗工段存在管理上的问题时,王国忠同志又被调到纺纱二分厂条粗工段任副工段长。面对这一新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动员全工段同志认真分析工序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鼓起大家的信心,以身作则地带领员工埋头苦干。王国忠知道,说千遍不如干一遍。要想改变现状先要改变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把基础工作做好、做牢、做踏实。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们从精神面貌到工作质量都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各种基础工作得到严格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一丝不苟地被执行,很快这个工段的设备管理工作焕然一新,稳定了分厂的半制品质量,促进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王国忠同志从事设备维修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但在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中,刻苦钻研中,他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逐渐丰富、充实和完善。经历了各种机械的更新改造和安装调试,可以说没有一种粗纱设备可以难倒他。他凭着一股钻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在这一领域里逐渐成为一名技术尖子,一名专家型的技术工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人技师。
由于企业不断壮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日新月异,王国忠同志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始终在摸索,探求出现的新问题,不断钻研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同时,他知道要做好这些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努力提高年轻员工的综合技术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设备维修队伍,才能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提高这支队伍的“能打硬仗”的本领。所以他对自己长期钻研得到的技术和经验不保守、不保密,想方设法地进行传授和帮教。他知道帮人先帮思想,帮员工确立全心全意为企业奉献的思想是第一位的工作,他跟员工们谈心,做思想工作,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从“爱岗敬业、立足本职”逐步树立为创建“文明、和谐、效益三纺”建功立业的思想。在他的领导下,全工段员工思想稳定,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能打硬仗,是一支思想和技术都过硬的队伍。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手把手地给员工传授技术,教给他们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经验和方法,还时常鼓励员工在最艰苦的设备安装调试中边干边学,积累知识,有意识地让年轻员工挑大梁,处理难活,增长才干。在他的努力下,新一代的粗纱设备维修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分厂的生产技术骨干力量。
荣誉称号
2000年他被国家人事部、国家纺织工业局授予“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17:2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