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愚
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原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
王季愚(1908.3.18-1981.5.6),原名王尚清,中共党员教育家,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四川安岳人。1929年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在北京开始投身于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工作。1933年来到上海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室工作,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奔赴东北,先后在东北大学任文学系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后经张闻天同志推荐,参与筹建东北民主联军附设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并相继在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前三所均为黑龙江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哈外专”)任院(校)长,在黑龙江大学任副校长。1964年,经国务院任命,王季愚开始在上海外国语学院担任院长一职,直至1981年5月因病去世。
人物生平
1908年3月18日,王季愚出生在安岳县民主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乡村小学的校长。她从小耳濡目染,饱受家庭熏陶。小学毕业后,她就读于成都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王季愚从女师毕业,只身赴北平学习,并于次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班预科。该校是我国俄语教学起步较早的学校,师资水平亦属一流。王季愚是班里学习优秀的学生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季愚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民族救亡运动。
1932年秋,两年预科结业后,王季愚升入法学院经济系续学。经同学介绍,她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并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平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日寇加紧侵略中国,北平白色恐怖日益严重,许多进步学生或被捕,或被迫流亡。年初,王季愚也被迫辍学。她和同学商议后,决定一起南下。她先回重庆,在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代课,5月末辗转来到上海,投入文化界的救亡运动。她先后在正风中学、新生女中教书,参加我地下党领导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上海妇女界难民救济协会,为抗日将士筹措冬衣,举办卫生人员训练班等。工作之余,她继续进修俄文,翻译苏联的文学作品,为商务印书馆标点古籍文献。王季愚还帮助一些刚开始从事文学翻译的女青年与鲁迅先生、许广平女士取得联系,安排翻译、出版事宜。鲁迅先生逝世后,她一度受党的委托与许广平同志联系。1936年,王季愚本人翻译的高尔基名著《在人间》正式出版。同年她加入地下党文委组织的上海作家协会。1938年,她参加党领导的上海妇女社,按人《上海妇女》半月刊编委。除日常的编务工作外,她孜孜不倦地撰写、翻译文稿,并以西冷、季子、王季、及愚、王季虞等笔名发表在多种报刊上,1939年,王季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已被日伪列入“黑名单”的王季愚奉命撤离上海,经香港、广东、广西,于1941年初到达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随后,在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亲自关心与安排下,于同年10月下旬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王季愚被分配在鲁迅一书学院编译室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决定调遣部分在延安的军政干部到东北工作。1945年10月,王季愚被编入基干大队,开赴东北。历经三个月的长途行军,于1946年10月到达辽宁。当时,因战争变化,中共东北局从辽宁沈阳移至吉林省的梅河口和海龙县。这是两个新解放的县城,急需加强领导,王季愚被任命为海龙县委宣传部长。6月,战争局势稳定后,她被调至设在佳木斯的东北大学,先后任文学系副主任、文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11月,为了发展对外关系,东北局决定原在延安的外国语学校在哈尔滨复校,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附设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王季愚调至该校,先后担任政治处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和校长。
1949年春,党中央下达要加快培养外语干部的指示后,哈外专作为新中国培养俄语人才的摇篮,就接受了更繁重的任务。同年8月和1950年2月,周恩来同志曾分别在北京和哈尔滨两次召见王季愚,听取关于哈外专的工作汇报,并就今后新中国的外语教育问题,大至方针政策,小至学生伙食营养,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这两次谈话给了王季愚极大的鼓舞。
1955年,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王季愚出任院长。1958年秋,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大学,王季愚任党委书记、副校长等职。1964年5月,王季愚经国务院任命,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直至逝世。
1981年5月6日,王季愚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73岁。
人物事迹
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具有教育的一般共性,还有其特殊规律。掌握、驾驭这些规律,教学工作就有成效;反之,则事倍功半。
建国前后,到处都急需俄语翻译。哈外专直属东北局领导,学生由中央直接分配。学校几乎是月月有人毕业,月月有新班开学。为对付这样的局面,王季愚提出,将长远的人才培养和国家应急的速成教学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紧急任务和今后的正规建校相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陆续采取了几项措施:(1)利用哈尔滨的特殊地域条件,大量聘用当地苏侨任教。(2)制订教学大纲,要求少而精。既要训练基本功,又要应用人单位要求,适当讲授与今后工作有关的专业词汇及知识。(3)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开设研究班、;理论版和高级教师班,不失时机地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4)制造外语环境,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外活动要求与外语操练相结合。这些措施既有因时因地制宜的特色,又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为建国后全国各地新开设的俄专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1954年,在俄语人才培养的速成教学可告一段落之时,王季愚又及时地提出学术建校。她指出:“办学必须从学术研究着手,单靠改进教学方法还不够,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外语理论水平。”
1955年前后,随着高校大规模进行思想改造、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我国高校一些有远见的校长们开始设计自己学校的远景规划。王季愚就是其中之一。人才、设备、校址、语种、大纲,无不在她的缜密思考之中。例如哈外专原设在市区,沿用伪满医大、邮电局的旧址。这些老式俄国建筑比较整齐、实用,许多人不想搬迁。但王季愚力主搬到郊区盖新房。她提出:“学校要发展,学生要有活动场”,“现在就要想到将来”;“现在不去,将来再去有困难,没有土地”。再如,1958年,哈外专改为黑龙江大学后,她在创建文理各系的同时,更注重三材(人材、教材、器材)的建设。这时,一份有影响的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不指名地批评黑大的正规教学是“滚入了修正主义的泥坑”,给全校师生造成很大的压力。王季愚历来头脑冷静,对此,她沉着而坚定地安慰大家:黑大本来就是正规的高校嘛,还是先干起来再说。在她从容不迫的指挥下,学校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进行,为黑大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外语院校的办学特色
在哈外专时期,为提高学生的口笔译实践能力,王季愚组织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如“用俄语教俄语”“随时随地说俄语”“唱俄文歌,演俄文戏,举行俄译中、中译俄翻译大赛活动,俄语作文,书法比赛”等,尽最大可能地创造俄语学习环境。针对毕业生多数被派往由苏联援建的大型工厂从事军政翻译的情况,她提出要在一般的口笔译实践课之外,增设有关军事和经济建设的俄语专业课。
1979年12月3日,王季愚在庆祝上外建校三十周年的大会上作题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为‘四化’培养更多更好的外语人才”的报告,特别强调“对外语教育来说,除了必须遵循‘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坚持‘三中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加强‘三材’(教材、人材、器材)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突出一个‘外’字”,即培养人才要考虑到涉外的需要,要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处理好原文与译文、思想内容与语言教学、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让学生学习地道的现代外语。
改革开放初期,她积极倡议并推动上外尽快尽多地聘请外国专家,引进先进的外国教材,采购外国图书,与国外大学多建立校际关系,要求学生收听外国广播,多看外国电影,开展外语课外活动,记外文日记,用外文撰写论文等。
最后一次住院临行前,她语重心长地嘱托时任副院长的胡孟浩:你可要坚持改革的方向,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外语人才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方向,但我们外语学院的优势不能丢。
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王季愚总能根据形势发展和革命需要,不断调整办学战略,仔细考虑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语种与专业、招生与课程。
考虑到外语学习具有模仿性,她认为学外语最好从少年开始。哈外专开办不久,她就提出办预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一举措开创了新中国正规学校招收少年预科班学习外语的先河。
在建国前后的“速成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王季愚便提出要“将长远的人才培养和国家应急的速成教学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紧急任务和今后的正规建校相结合。”她在办学中陆续采取多项措施,如在大量聘用苏侨任教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制定少而精的教学大纲;制造外语学习环境;采用外籍教师开设的讲读课、外籍助教负责的会话课、中文老师的语法翻译法讲授结合,形成了“三驾马车”式教学方法,这一战略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彼时俄语人才急缺的现实问题,更为建国后全国各地新开设的俄专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针对改革开放后“外语毕业生因知识面不广,不具备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时难以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问题。她在遗稿《回顾与展望》中提出,上外的教育改革要由此着手,既要保住外语的优势,也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各专业调整课程,不能再局限于语言文学类;非常用语言专业要加大“二外”比重;增设选修课或讲座;创造条件逐渐向外国语大学过渡等等。
社会评价
上海外国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王季愚老校长从青年时期便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用所学外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她在外语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始终把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工作的准则,为党的外语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老校长的教育思想体现着鲜明的党性,她的精神鼓舞着全体上外人不忘初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外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王季愚老校长深谙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外语教育的特殊规律,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季愚是我党自己培育造就的为数不多的女教育家,她示人以道德规范,给人以人格力量,讲党性、讲原则、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一位率先垂范的党政工作引领者;她在外语教育战线上担任校领导职务整整33年,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党的外语教育事业奉献出了毕生精力,是一位深孚众望的中国外语教育家和具有远见卓识的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
俞银先:一蓑烟雨任人生,从磨难中走过来的王季愚,虽然内心盛有太多的苦涩辛酸,却以乐观通达的心态笑对人生,以侠义心肠回报社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定风波•莫停穿林》一词,对王季愚73年的生命历程作了最好的解读。过平淡日子,做平凡的人,正是王季愚人生之路的起始和归宿。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岁月如歌,王季愚校长不仅仅是一名普通校长,她更是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人、黑大精神的开创人。“人,就应该堂堂正正的活着。”短短一句话,就道出了王季愚校长一生的精神追求,并将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镌刻进了黑大精神当中,激励一代又一代黑大人,传承黑大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人物作品
译著有《在人间》、《西班牙万岁》、《苏联妇女在内战中》等。
出版图书
社会纪念
《爱心的回响——缅怀人民教育家王季愚》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1998年3月30日隆重集会,纪念己故校长、人民教育家王季愚同志诞辰90周年。为配合纪念活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爱心的回响——缅怀人民教育家王季愚》一书。作者中有许多是她生前的学生,共和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的部长、将军、驻外大使、教授及科学院院士。
《季愚文库》
王季愚是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的首任院长,2019年12月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力打造的学术文库《季愚文库》举行首发式。
王季愚雕像
在黑龙江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为纪念老校长对学校和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2021年9月24日上午9时,黑龙江大学在主楼D座广场举行王季愚、赵洵雕像揭幕仪式。
王季愚教育思想研讨会
2021年9月24日上午,黑龙江大学在主楼A座226会议室召开王季愚教育思想研讨会。
专题展览
2021年,时值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季愚逝世四十周年,学校推出以“忠诚季诺 风范永存——纪念上海外国语大学老校长王季愚同志逝世四十周年”为主题的专题展览。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09:5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