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是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
作者简介
左东岭:1956~,生于河南省许昌市,文学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著有《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等。
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士人精神生态及其行为方式关系的全面深入研究。本书采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体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其主要研究途径为,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指出阳明心学的实质特征与对阳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义,梳理出阳明心学在中晚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士人精神生态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主旨在于,揭示阳明心学为了解决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主张,它由内在超越的个体自适与万物一体的社会关怀两方面的内涵构成,目的是要解决自我生命的安顿与挽救时代的危机,而在历史的实际运行中,它却逐渐地向着个体的自适而倾斜,从而变成一种士人自我解脱的学说。本书所要取得的效果是,力争将明代的历史、哲学、文学诸文化要素融会贯通起来,使阳明心学与士人心态的研究变成一种立体系统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不仅弄清阳明心学与士人心态之间的实质联系与真实面貌,并为明代的历史、哲学与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合适的诠释角度。
全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明前期的历史境遇与士人人格心态的流变。本章意在梳理明代前期的历史,以弄清阳明心学发生的历史前提。共分三节:
第一节、道与势之纠缠––明代士人境遇的尴尬。本节通过对方孝孺之死、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仁、宣时期的台阁体与于谦之死等历史状况的研究,意在突出明代帝王专制的日益加强导致了士人人格的渐趋萎缩,形成了其清慎柔弱的心态,从而造成了济世责任与自我保护的矛盾尴尬状态。
第二节、理学、八股与明代前期士风。本节通过对明代八股科举制度形成过程及其性质的考察,指出它主要是由固定的八股形式与程朱理学的内容这两方面构成的。就其八股选士的目的而言,是为士人入仕并获得个人与家族的利益所提供的有效途径;就其程朱理学的内容言,则是要求存理去欲并最终成就自我的圣人品格。这种手段与目的的颠倒,势必对士人的人格心态造成两方面的扭曲,或视手段为目的,造成口言圣学而心存私利的道德虚伪,或对复杂的现实状况心存恐惧而只求自我道德完善,造成封闭僵硬的人格心态。
第三节、白沙心学与明代士人人格心态的变异。本节通过对陈献章江门心学的研究,指出自白沙开始,明代的哲学开始转向对士人个体自我存在的关注,其学术宗旨也将儒学与佛、道相结合,追求一种内在超越而自乐自适的自我完善精神。当然,在追求这些的过程中,其内心始终是存在着自我受用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的。可以说,阳明心学正是为了解决士人如何在专制政体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与如何克服道德的虚伪而创立的,它理应是对明前期历史发展中士人们所存在的人生困惑的回应,而白沙心学则是其产生的序曲。
第二章、王阳明的心学品格与弘治、正德士人心态。本章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态与阳明心学发生的心理动机。本节通过对弘治、正德二朝政治状况的分析,指出了本段历史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历史落差,即由孝宗朝的弘治中兴到武宗朝的荒唐混乱。在此一历史过程中,士人的心态也从原来以李东阳为代表的从容和顺转变为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愤激悲凉。王阳明不仅感受了时代的气息,同时其本身便是其中的一员。从此一角度看,其心学发生的动机便由弘治时的求为圣人与龙场悟道时的解决个体生命存在这两个侧面而构成。
第三节、王阳明的求乐自适意识及其审美情趣。本节通过对王阳明求乐自适的人生价值观的研究,指出它主要是原始儒家颜、曾之乐尤其是曾点之乐的延续,并融合了庄子的超然忘我与禅宗的随缘任运而构成的。同时对王阳明的审美情趣进行了具体的辨析,指出它主要由丰富饱满的情感、对自然山水的特殊爱好与瞬间感受美并将其表现出来的能力所构成,从而形成了他意蕴深厚而又超越功利的高级审美品格,并与其主观良知的理论结合起来,融会成其以表现自我性灵为主的文学思想,为明代性灵说的文学理论提供了哲学与美学基础。最后指出,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提出的目的,是要解决士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如何安顿自我生命并始终保持用世热情的现实人生问题,他的内在超越属性与离朝廷讲学求道以陶铸士人的独特归隐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明代士人的生存空间。
第三章、嘉靖士人心态与王学之流变。本章共分为五节:
第五节、唐顺之––从气节到中行的心学路径。本节通过对唐顺之的研究,指出了阳明心学对其产生的三点影响:一是使之从早年的气节之士转变为晚年的圣之中行;二是使其文学思想从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唐宋派转变为以心学思想为核心的本色论;三是保证了其晚年在国家遭受危患时,不顾个人利害而毅然出山平倭的豪杰行为。但在已经改变了的现实面前,他最终却只能得到一个悲剧的结果,预示了士人不得不转变其人生态度的新的时代信息。
第四章、阳明心学与晚明士人心态。本章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风云变幻的晚明政局与阳明心学的历史命运。本节意在描绘出阳明心学在晚明社会中,随着政局的变幻而经过的数次变化,即在隆庆初因王学的解禁而大盛,然后又由于张居正的当权而遭禁止与控制,在张居正倒台后则再度风行一时,最后则随着晚明党争的加剧与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而走向自我适意与自我放任。其间也有人如刘宗周欲改造王学以挽救时代的危机,但却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节、李贽––阳明心学转折的标志。本节通过对晚明思想界的大怪杰李贽的研究,指出其在阳明心学从明中期到明晚期转变过程中的三种标志:一是欲做入世不朽与出世自适而兼得的独特圣人意识,其核心在于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二是其自适与真诚的理论内涵,其核心在于剔除阳明心学的伦理之善而归于自然真实;三是其追求真实自然的文学思想,体现了从心学的本色论到其童心说的转变。有此三点也奠定了李贽在明代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中介过渡位置。
第三节、阳明心学与晚明言情思潮。本节通过对汤显祖与冯梦龙两位文学家的研究,指出了其言情说的核心乃是阳明心学尤其是泰州学派所倡导的生生之仁的体现,从而使此二人均将情提高到万物本源与创生宇宙的哲学高度,同时也是他们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的真正人生支点。
第四节、阳明心学与追求性灵的士人心态。本节通过对公安派、竟陵派与陈继儒等晚明士人的研究,指出了公安派自适求乐人生观的心学渊源及其对其人格心态的影响,具体探讨了公安派在从心学良知到自我性灵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三种作用:一是从良知虚灵到审美超越;二是从良知灵明到慧心灵性;三是从自然童心到自然性灵。最后具体描绘了从公安派求乐自适的开放心态到竟陵派追求幽深孤峭的封闭心态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指出晚明士人的走向消极退隐乃是因时代的黑暗与党争的加剧这双重因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阳明心学也终于成了一种追求解脱的学说,这是迫不得已的,却又是必然的,而陈继儒则成了此种退隐人生模式的代表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明前期的历史境遇与士人人格心态的流变
第一节 道与势之纠缠:明代士人境遇的尴尬
一 方孝孺之死――士人的悲剧与尴尬命运的序曲
二 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与永乐士人的无奈
三 仁、宣士风与台阁体
四于谦之死――士人的尴尬与绝望
第二节 理学、八股与明代前期士风
一 八股科举制度的选择与理学意识形态的确立
二 科举与圣学:手段与目的的颠倒
三 理学流行中的士人人格与心态
第三节 白沙心学与明代士人人格心态的变异
一 江门心学的内转及其时代印痕
二 内在超越与江门心学的价值取向
三 受用与责任――陈献章的复杂矛盾心态
第二章 王阳明的心学品格与弘治、正德士人心态
第一节 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态与阳明心学发生的心理动机
一 弘治、正德二朝的士人境遇及其心态流变
二 “龙场悟道”的心理动机与王学产生的意义
第二节 良知说所体现的阳明心学境界
一 致良知与四句教之关系与阳明之学术风格
二 “无善无恶”与“致良知”所体现的人生境界
三 “致良知”说产生的时代原因与王阳明的人生实践
第三节 王阳明的求乐自适意识及其审美情趣
一 求乐与自得
二 王阳明的审美情趣
三 王阳明的归隐意识与明代士人生存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嘉靖士人心态与王学之流变
第一节 嘉靖朝政治与士风演变以及王学之遭遇
一 ”大礼议”对嘉靖士风之影响与王学所扮演之角色
二 世宗独裁与阳明心学之际遇
三 嘉靖晚期士风与王学的扩张变异
第二节 王民――儒家狂者的典型
一 “思出其位”的进取意识
二 守道尊身的人格设计及其对时代的回应
三 狂侠精神与泰州传统
第三节 罗洪先――归寂与自保的代表
一 “归寂”的原因及其所蕴含的人生追求
二 “彻悟仁体”与罗洪先的晚年心态
第四节 王畿――三教合一与士人心态的新变化
一 心学的内部学术对话与王畿的良知观
二 王畿心学理论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 王畿的人生实践与人格心态
第五节 唐顺之――从气节到中行的心学路径
一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学术思想
二 唐顺之的;心学思想与文学思想
三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晚年心态
第四章 阳明心学与晚明士人心态
第一节 风云变幻的晚明政局与阳明心学的历史命运
一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
二 晚明政局与阳明心学的历史走向
第二节 李贽――阳明心学转折的标志
一 李贽的心学因缘与其人格心态之特征
二 自适与真诚――李贽对心学理论的改造与超越
三 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一)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晚明言情思潮
一 汤显祖的心学渊源与其言情说的内涵
二 心学影响与佛学因缘――汤显祖人格心态演变轨迹描述
三 冯梦龙的人格特征与其情教说
第四节 阳明心学与追求性灵的士人心态
一 公安派的心学渊源与求乐自适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其人格心态
二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二)
三 从公安到竟陵――晚明士人由开放到封闭的心态转换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