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在阳新县太子镇境内,坐落在父子山下,三面环山一条道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大革命时期理想的革命根据地。并且交通也较为方便,距大冶、氵韦源口、黄颡口均约十五公里,可直入长江乘轮上下。当年,官山村的王显德带领着七十余名热血男儿投身革命,却没有一人返回。为了纪念这些英烈,人们称官山村为烈士村。
发展历史
当年,王官山村的王贤德带领着七十余名热血男儿投身革命,却没有一人返回。为了纪念这些英烈,人们称王官山村为烈士村。
威震鄂东大地的烈士村------官山
在阳新县太子镇境内有一个名叫官山的村庄。村庄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通向村里。从军事角度来看,官山地形进可攻退可守,正因为如此,官山成为了大革命时期理想的革命根据地。昨日时值建党92周年,记者踏上了这块革命沃土,去看看当年那个曾散发着红色气息的村庄。
鄂东特委设在官山村
官山村是一个居住着一千余人的村庄。这里不但环境优美,而且村民的生活富足,多数房屋都是近年新修葺的。就在这一排排漂亮的小楼间,有一座房屋显得特别陈旧,从外观看,这所房子是一座古朴的徽派建筑,屋棱高高翘起,屋顶铺有青色的砖瓦,大门是木制的,门上油漆的颜色经过岁月洗礼早已褪去,门锁也已经布满了铁锈,显然这座房子已经很久没人住过了。
“你可不要小看这座房子,这里可是当年鄂东特委的指挥中心。”官山村村主任王功政说,革命年代,鄂东特委的许多重要指令就是从这里传达出去的。王功政告诉记者,1930年5月,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李立三找鄂东代表滕代远、何长工、吴致民、徐宁甲等人,专题研究成立鄂东特委的决定。6月29日,鄂东特委正式成立,组成由吴致民担任书记的十人领导班子,而特委机关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官山,领导大冶、阳新、鄂城、通山、黄梅、蕲春、蕲水、瑞昌、武宁、德安、星子、咸宁等地的革命。“官山村作为鄂东特委指挥中心的所在地实际上并非偶然。”78岁的官山村村民王能治老人说,从地理位置来看,官山在革命年代正好处于其他革命据点的正中心,所有周边的武装力量都会在官山聚集,为了方便部队的指挥调度,革命领导人就将鄂东特委指挥中心定在了这里。
在王功政的带领下,记者走入了这座老房子的大厅。因为年久失修,房屋的屋顶已经坍塌了一大部分,屋内杂草丛生,有一些杂物被村民随意摆放着。“这里曾给我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回忆。”王功政说,解放后,这里成了公屋,曾经开过党校,做过大队支部办公点,甚至还开过小工厂。不过,令王功政难忘的则是在这里度过的一段求学时光。王功政回忆,因为小时候没有教室,所以村里孩子都会被集中在这里上课。“那时的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会接受红色思想教育。”王功政说,每隔一段时间,这里都会迎来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述革命故事。为了让他们体会到革命时期的艰苦,长辈还会在这里架起四口大锅,添上柴加入水后将红薯和红薯叶一起煮,然后给每个学生盛一大碗吃。“这种苦我想现在的孩子肯定没有吃过。”王功政笑着说,后来村里面修起了学校,他们才从老房子里搬出去。
村庄走出许多英烈
王能治说,官山村是有名的烈士村。“小小官山湾,敢造封建反,户户闹革命、好似井冈山。”一时威震鄂东大地。解放前,虽然官山全村只有四百余人,但参加革命的就达近百人,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没能回来。
在官山村村民的眼里,烈士王显德绝对是全村人的骄傲,因为他凭着一腔热血,谱写了对革命的忠诚。王显德出生于1893年,父亲在他还没出生时便去世了,王显德只能和母亲一起,靠乞讨为生。
1906年,13岁的王显德进入煤矿当起矿工,十余年的矿工生活让他受尽了资本家的剥削。为和资本家作斗争,王显德加入了公会,投身到工人运动之中。然而,1927年6月,因工会遭到破坏,王显德被迫回乡。
回乡后,王显德又在别人的担保下进入了裕济煤矿公司当矿工。一到矿区,王显德就在工人中开展起革命活动。1927年12月,王显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裕济煤矿工会成立,王显德被推举为工会委员长。在他的带领下,一些工矿区相继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同年春,王显德受组织安排,前往金海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寻找流散在农村的部分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分子,恢复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农会组织,团聚革命力量,并发动武装斗争。
1930年3月,在阳新县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上,王显德当选为县总工会委员长。同年5月,阳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阳新县苏维埃政府,王显德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1月,王显德当选为阳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王显德带领的县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繁荣苏区经济。
1932年4月1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省修水县上杉召开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推选王显德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任职期间,王显德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土地、财政、经济政策、地方武装、文化卫生、司法裁判、行政区域划分、建立根据地等方面的工作及相关条例通令、训令政策作了决议,并建立了检查和报告制度。
1934年4月12日,王显德因叛徒告密,在突围的过程中牺牲。
村民希望复原旧址
“这里是阳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果荒废掉确实可惜了。”王功政说,以前革命遗址保存得很完整,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革命老屋慢慢空了下来,村里也没有派专人去保护遗址,老屋内一些革命文物也被小偷盗走。后来因为下大雨,大部分的革命遗址逐渐倒塌了。
“看着这样的结果,我很痛心。”王能治老人一句话讲出了全村人的内心感受,他说,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就这样消失了确实很可惜。全村村民曾谋划将这些革命旧址修缮一遍,但希望县里有关部门能给予一些经济和政策支持。“县里不是提出红色旅游的概念吗?如果将鄂东特委指挥中心的旧址进行复原,那对红色旅游也会起到了促进作用。”王能治说。
地理环境
王官山在阳新县太子镇境内,坐落在夫子山下,三面环山一条道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区域优越,交通便利。从王官山村出发,步行经过半山董到达官路村只要半小时,乘坐汽车40分钟即可到达大冶和黄石。
行政区划
3个大队:王官山 官山村 王赞阳
社会
乡村尊老爱幼,团结一致。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创业,只留有小孩、妇女和老人在家。每逢春节大部分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都会回来和家人团聚。现在农闲时都大部分在家打牌、聊天等活动,农忙时大家相互帮忙。
经济
通过农民不断辛勤耕耘,现在基本家家都有余粮,加上在外工作者,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文化
大革命时期,王贤德、王义和、王惠德等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就在官山开展秘密活动。1927年,阳新发生二二七惨案,反动头目夏斗寅奉命于6月6日窜到阳新疯狂镇压革命人民,后敌十九军胡宗铎、川军郭汝栋部来大冶、阳新进行血腥大杀戮。与此同时,敌视共产党的国外敌人把军舰开到阳新半壁山江边,12月底万耀煌部队千余人进攻鄂东特委,阳新、大冶及金海地区之民团、清乡团土豪劣绅相互配合,对革命进行破坏。然而官山共产党人毫无畏惧,坚持斗争,勇斗诸敌,开展秘密串联活动。尤其是王贤德、王义和、王惠德等优秀党员,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王义和(党支部书记)在本村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农民协会和赤卫队的积极性,进行反剥削、反压迫、反封建斗争,组织“四抗”(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活动。王显德在港湖窑、金海地区等开展活动,成立工会,组织工人罢工,向不法资本家和封建把头进行宣战,以达到不打骂工人、缩短工时、增加工资等目的。两人一个在农村武装农民,一个在工矿发动工人,配合得很好,时人称为“二虎”闹革命。
“小小官山土弯,敢造封建反;户户闹革命、好似井冈山。”官山的革命活动一时威震鄂东大地,引起了省委巡视员吴致民的重视。他三上武汉,三下官山,了解考察革命发展情况。1930年5月,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李立三找鄂东代表滕代远、何长工、吴致民、徐宁甲等人,专题研究在党中央领导下,成立鄂东特委。6月29日,鄂东特委正式成立,书记吴致民,王显德当选为鄂东特委委员。而特委机关就设在官山,领导大冶、阳新、鄂城、通山、黄梅、蕲春、蕲水、瑞昌、武宁、德安、星子、咸宁等地的革命。
在当时的《中共鄂东特委所辖区域示范略图》上,鄂东有四个地区上标有红旗和五星,一个是龙港镇红三军团留守处,一个是大冶刘仁八红三军团成立地,一个是黄梅考田镇红十五军成立地,一个是太子镇官山村,而官山是四地之中心。
1930年10月5日,鄂东第一次代表会在官山召开,出席大会人员3000人,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土地法》、《苏维埃区域》、《红色军事组织大纲》、《宣言》等决议,正式成立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曹玉阶为主席。
1930年7月,红十五军军长蔡升熙从蕲春过渡到黄颡口,步行抵达官山,与吴致民共商扩军之大计,并在官山住了三个月,于10月上旬奔赴黄梅成立了红十五军。
1931年1月,王贤德任阳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鄂东特委及其所属政权、军事、群团、医院、学校、药店等机关单位共48个云集阳新龙港镇,使之成为鄂东南(鄂东鄂南改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王显德的领导下,阳新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被群众称为“提包政府”。阳新县苏维埃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阳新苏区连续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开创了苏区的全新局面。
1932年4月1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省修水县上杉召开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改组苏维埃政府,会议推选王贤德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任职期间,他签署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对全省选民工作报告》、《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关于湘鄂赣省第一次执委对部分人选的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通知(红字第一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训令(第一号)》等重要文件,并主持召开省苏维埃政府执委扩大会议,对土地、财政、经济政策、地方武装、文化卫生、司法裁判、行政区域划分、建立根据地等方面的工作及相关条例通令、训令政策作了决议,并建立了检查制度与报告制度。
1934年4月12日,因叛徒告密,王贤德在九龙宫突围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2岁。
一唱雄鸡天下白,解放了的新中国,人民重新作了主人。党没有忘记官山人民,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央南方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同阳新县委县政府到官山村慰问,发了慰问金和铜质纪念章,赞誉烈士村的人民为大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并鼓励村民以烈士为榜样,大搞农业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60年代初,县委关心烈士村的建设,大搞农业生产,兴建水库,官山从此结束了几年来“望天收”的历史。如今的官山人民,正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农村建设。
历史名人 王贤德
王贤德(1893~1934),阳新县金海区王官山村人。遗腹子,靠母亲乞讨养大。
1906年,进桐子包煤矿当童工。1923年转源华煤矿,后加入煤矿工会,投身工人运动。1927年6月,工会遭破坏,被迫回阳新北乡小煤矿做工,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冬,任煤矿工会委员长,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遵党组织指示,在韦源口、太子庙一带从事农业工作,发展基层党组织。1929年春,任金海区第七乡农民协会主席。6月,率金海地区数千农民赤卫队手持土铳、大刀、梭标,攻打大冶风暴港。后率部在长乐源、龙港、燕夏等地打游击。1930年1月,当选阳新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6月,当选中共鄂东特委委员。10月,被选为鄂东工农委员会委员。
1932年4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改组,王任委员和主席团成员。8月17日,参加湘鄂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9月,被补选为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二届委员。任省苏维埃主席期间,签署《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对全省选民工作报告》、《湘鄂赣省苏维埃执委会关于湘鄂赣省第一次执委对部分人选的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通知(红字第一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训令(第一号)》等重要文件。
1933年秋,受“左”倾路线影响,王被撤职。不久,返回鄂东南任中共阳新县委书记。1934年,率部坚持游击战争。4月,在鄂赣边界九龙宫开会时,因叛徒告密被敌军包围,突围时牺牲。
交通
2007年响应温家宝总理修路到村到家的政策,现在的马路已经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修成。现在外出方便,到黄石只要1小时,到武汉只要三小时。2013年5月份太子镇正式被黄石市接管,王官山村正式成为大冶湖生态新区的一部分,修建横跨大冶湖的大桥将在十二五之前修成,到时候从王官山出发到黄石只要半小时左右了。
旅游
父子山
站立远处,隐约可见一个形似妇人蓬头向南探望的山峰,这就是父子山。父子山高耸入云,巍峨挺拔,位于阳新县太子镇境内。
关于父子山名字的来历,还得从那个探头眺望的妇人说起。 相传很早以前,山脚下住着一对以打柴为生的夫妇。中年得子,夫妇俩喜出望外,取名贵儿。
转眼间,贵儿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眉清目秀,腰圆脖粗。老两口想抱孙子,暗地里与贵儿说媒提亲。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两老暗中操持之时,老妇人得了一种怪病,先是双脚浮肿,紧接着半身不遂,卧床不起。
不到一年功夫,家中所有积蓄,为老妇人治病消耗一空。现在,别说给贵儿提亲,就算能揭开锅盖,也是一件乐事了。
不论是土法,还是便方,该试的都试了,老妇人的病还是无一丝好转。老头儿暗地里以泪洗面,贵儿成日忧心忡忡。
就在老头儿失去信心时,一游医来至山脚,看了老妇人的病后,胸有成竹地说:“治好此病不难,但有一味药难求。”游医把话说到半中间就打住了,用神秘的眼光打量了老头儿后,说:“现在,就看你有治病的决心没有?”老头抢过游医的话说:“只要能治好老伴的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有这个决心,就不怕病治不好了!”游医笑着说。游医说的这味药,叫幽深草,长在深洞里,终年不见阳光。据游医判断,只有对面山顶的一个深山洞里才有此草。只要采来幽深草,妇人的病就有救了。游医还说,他来这里多日了,就是想从洞内采出幽深草。怎奈山洞奇深莫测,无从下去,才暂时作罢。
在这里落户已有好几代人,老头儿可从未听说有人进入山洞过。大暑天在山顶上打柴,歇息在山洞边,只觉有一股凉气从洞内袭来,不稍一刻,人身上的汗立马就没了。有人曾往洞内扔石头,只听到一串串响声连绵不断地从洞内传出,就是没个底儿。但只要有一线希望,老头儿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谢了游医,吃罢午饭,老头儿就动身了,贵儿死活跟着去了,说是有个照应。
一路辛苦,自不必说。临到洞口,贵儿要下去,这次,老头儿说什么也不让,吩咐贵儿说:“爹这一去可能性命难保,如果起不来了,你就速转身回去,好生待养娘。”贵儿含泪点头。老头儿腰系柴刀,布护双膝,手戴套子,身轻如燕般地下了洞口。开始,老头儿手攀洞壁,脚蹬孔眼,很顺利地往下去。可后来,贵儿在上面再也听不到洞内发出声响了。无论贵儿嘶声裂肺地呼喊,就是听不到老头儿的回应之声。救爹心切,贵儿忘了爹刚下洞时的忠告,竟擅自下了洞口,想救出老爹,不料,这一下就再也没有上来。
天已渐黑,老妇人不见父子俩归来,喊来邻里。邻里来至洞口,果真看出沿洞口的四壁有人留过的痕迹。怎奈洞口幽深,邻里在声声哀叹中,只好无果而返。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日之间,痛失两位亲人,妇人受不了如此打击,待邻里散去,滚下床来,使出平生的力气,手脚并用向对面山顶爬去。
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瘫痪的病人是凭借什么力量爬上山顶的。可能是过分的悲痛,对着深不可测的洞口,老妇人只喊了一句“我的夫啊,我的儿!”就气绝身亡了。几日后,邻里寻来的时候,老妇人已化作山形,立于山顶之中,蓬头垢面,向南张望,(南与男谐音)意在盼男(指儿子和丈夫)早归。为救父,儿子不顾个人的安危,舍身亡命,儿子的孝行感动了当地人。当地人为了让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就把这座最高的山取名父子山。
名山禅寺
每逢月头月尾和节假日这里都会云集四方信客来这里还愿、祈祷,这里风景秀丽,这里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