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生(1942—),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早年受教于黄乃源、刘蒙天、罗铭、石鲁等老师,由于深受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精神影响,坚持学习探索中国画数十年;其作品气象正大、厚重质朴,笔墨灵动润泽,意象融通,雅俗共赏。
人物简介
王宝生(又名
王保生),后
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1942年生于陕西
宝鸡市
长寿山,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
王宝生11岁被举荐到西安美院附中学习,早年受教于
黄乃源、
刘蒙天、罗铭、
方济众、
石鲁、
李可染等老师,1986年——1990年期间,三次婉拒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职务,隐居秦岭,致力于纯粹国画艺术研究;1987年与1988年应陕西省文化局邀请先后组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以及兰州大学艺术院系等,事遂身退,隐居终南山。其从事国画艺术六十年来,笔墨灵动润泽,意象融通,雅俗共赏。作品多被艺术院校和艺术馆收藏。
艺术风格
王宝生八十年代三次婉拒西安美院副院长院长职务,隐居大
秦岭七十二峪,淡泊心志,融入自然生活,从事山水写生及艺术创作,致力于纯粹国画艺术研究。
其从事国画艺术六十年来,足迹遍及祖国山川沟壑。他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追求高雅艺术的纯真表达,秉承
长安画派艺术技法,同时,又有独特创新,赋予现代
国画山水新的灵魂和时代感情。他独树一帜、潜心创作的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黄塬风情和西部山水作品受到国内外专业藏家的青睐,被誉为:大山深处的黄塬王。
“王宝生的山水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
长安画派各家中独树一帜。”
“黄塬王”
王宝生长期生活工作在基层,由于深受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精神影响,坚持学习探索中国画数十年。他坚持高雅的传统艺术风格不被现实社会所污染,坚持走专业的国画艺术创作道路。由以表现淳朴厚重的
黄土高原文化为主要特征,塑造黄原灵魂,抒发自然情感。他打破传统绘画的历史局限,继承
长安画派回归生活本源的传统,赋予传统人文绘画新的灵魂和时代感情,为中国绘画艺术和长安画派的传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在长安画派艺术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体系。
·
其表现大西北黄塬地区质朴厚重与雄浑气魄的山水画作品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独特的黄塬皴法与黄塬山水画开拓了中国山水画新的审美领域,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及专业藏家的青睐,被誉为:大山深处的黄塬王。
山水画
王宝生先生从事国画艺术六十年来,其作品笔墨灵动、润泽,意象融通,雅俗共赏。
零、气象正大、厚重、质朴;笔墨灵动、润泽;意象融通;雅俗共赏;
一、意象合一;
二、深厚浑重的造型功底,活化了
国画山水风格,予情感艺术化;
三、高视点型拓,画面恢宏大气,富有张力;
四、把西方光学原理引入到国画体系,凸显了
国画山水的生命力;
五、独特的皴、泼技术交相辉映,升华了艺术内涵;
六、驾驭淡、焦墨游刃有余,风采各异又和谐统一;
七、静谧、自然、纯粹的表现手法,凸显个人风格;
八、画近于世,惬意而不媚俗。
人物年表
1949年绘画天赋被
李子青发现,并跟随李子青启蒙学习书法国画。
1956年,因为极具艺术天赋,由李子青推荐给
安正中,并由安正中推荐到
西安美术学院(美专)附中学习,在附中学习期间勤奋刻苦、出类拔萃,各专业成绩均为年级拔尖,并深受长安画派精神影响。
1962年美院附中毕业,以优秀的成绩和特有的艺术天分(第一名)考入
西安美术学院,受教于
赵望云、
石鲁、罗铭、
方济众等诸位老师。
其在西安美院附中以及西安美院学习期间创作的所有作品全部被西安美院收藏。
文革后期,调往甘肃美术创作组,进行美术创作。
1986年——1990年期间,
西安美术学院(罗铭、
陈启南、
刘蒙天院长等)先后三次邀请王宝生回西安美院,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职务,王宝生三次均婉言谢绝了邀请,并从此隐居山野,淡泊心志,融入自然生活,游历山川,从事山水写生及艺术创作,隐居
秦岭,致力于纯粹国画艺术研究。
1987年,应陕西省
文化局及有关部门邀请,创建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婉拒学院职务,隐居秦岭。
1988年,应有关政府部门邀请,创办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美术系)。功遂身退,隐居终南山。
90年代,其作品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被国内外媒体及专业藏家誉为:大山深处的黄塬王。
作品赏析
读王宝生老师《峡江夕照图》有感:
在懒散的生活之余,总喜欢在夜里仰天数星,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难得有这份童年情趣,有谁能理解我这份心情?遐意其表却压力缠身,偷得一夜无眠,不尽释放茫然情怀。偶然邂逅《峡江夕照图》,俨然是得道的老者,仿佛是天意,在我愚钝的视野,高耸起生命之幡。是呼唤、是挑战、是昭示?是慈眉乐目的点化还是横眉冷对的索命,我的灵魂为之颤抖。我悟不出道长的玄机妙情,更读不懂翰墨纷飞情致,好一道灵光普照的圣旨!我虔诚的接过“圣旨”高呼“谢苍天有眼啊,让庶民解惑也” 良久良久,神志从
沧山红顶的
峡江夕照中回到现实,情愿让自己的灵魂亵渎在山水之间,情愿让老朽变成王宝生的画痴逍遥半世余光。(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