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凡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癌症生物学家
王小凡,美国国籍,1955年出生于中国乌鲁木齐,癌症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人物经历
1955年,王小凡出生于中国乌鲁木齐。“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没有毕业就进入工厂,做了8年的工人。
1978年,通过自学,考入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
1981年底,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读研究生,同时在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2年,赴美留学。
1986年,获加州大学落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2年,成为杜克大学药理和分子癌症系助理教授。
1998年,成为终身教授。
2003年,成为正教授。
科研成就
科研成就
王小凡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肿瘤微环境等多个癌症相关的领域均有重要发现。他首先克隆了在癌症发生和生物发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TGF-βIII型和II型受体,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Cell》杂志上,是TGF-β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发现,对TGF-β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TGF-β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多个重要的调控因子及其相关机制,包括近期发现特定的 microRNA分子和分泌蛋白作为TGF-β信号转导的中间载体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
据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王小凡先后发表了130多篇论文,其中在《Cell》、《Nature》、《Science》、《PNA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20 余篇,总被引用16000余次。
人才培养
王小凡认为,中国国内培养的人才应该通过短期访学等形式出去看看,这会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的动力。要鼓励学生提问和挑战,而不是让他们背很多东西,这要从更初级的教育,比如小学、中学的教育就开始来做。
王小凡还认为,中国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反过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为中国所用。
2008年,王小凡作为发起人,同其他5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一道致信时任总理温家宝,呼吁国家尽快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并得到政府的回应:2010年开始全国博士生的月收入平均提高了2~3倍。他还多次致信及面见国家主要领导人,分管领导人,及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卫计委、中国科学院、基金委等部门,对科研体制(课题立项、评审制度、监督评估、经费使用,科学诚信教育与管理等)、医疗卫生和人才培养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并得到采纳。
2008年,王小凡开始组织国际专家团队,对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十多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基础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评估,推动了中国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
荣誉表彰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12月21日,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2021年4月,荣获2020年度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
社会任职
2006年,王小凡担任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编。
2007年,他被聘请为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0年,他被聘任为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成员。
2012至2013年,他担任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主席。
人物评价
王小凡为推动中国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进步。(中国科学院评)
王小凡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癌症转移分子机制、肿瘤微环境等多个领域均有重要学术贡献。(南湖新闻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2:3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科研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