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
王广基,1953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苏扬州,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3年4月26日,王广基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73年9月—1977年9月,就读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2年11月—1984年9月,赴英国剑桥及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学习药物代谢动力学,回国后任讲师。
1991年4月—1993年7月,就读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毕业并获得药学博士学位。
1993年8月—1995年10月,在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2013年,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职务任免
2024年11月15日晚间,联环药业发布公告称,王广基先生提请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2024年12月30日,恩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独立董事王广基院士递交的辞职报告,因需执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管理办法》有关兼职管理的规定,王广基院士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等相关职务,王广基院士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广基为“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在中国国内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体系,成为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促进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中国中药新药研发现代化与中药国际化进程。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广基先后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42篇,SCI他引5423次。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广基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人才培养
2008年,王广基指导的博士生郝海平的博士论文《丹参酮IIA的体内外处置与作用靶点发现》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3年,王广基作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他也是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唯一)。
王广基主编出版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研究生用书。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王广基为学科发展、创新药物研发、先导化合物成药性评价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药科大学人事处评)
王广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推动药代动力学研究从“单成分”向“多成分”、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广基教授为人谦和,治学严谨。他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了祖国药学事业,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勤奋躬耕,锐意进取。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提携后学。(何梁何利基金评)
人物影响
2008年,王广基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获奖金全部用于资助南京市一中春蕾班的20名女高中生,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之梦,被评为南京市“春蕾圆梦工程”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01-08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6 12: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职务任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