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文
水东军分区原副司令员
王广文(1915-1989),字子美,河南省睢县长岗镇杨楼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睢杞太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38年5月底,日本鬼子占领了唯县县城,在中共唯县县委书记张辑五直接领导下,在王广文的家乡长岗乡杨楼村成立了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王广文从这支队伍成立起,就在这支队伍里工作,直到1948年初离开水东。王广文历任队长、副营长、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志愿军后勒部车管部部长等职,在睢杞太根据地是个家喻户晓、威震敌胆的传奇人物。他先后荣获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等荣誉。曾任冀鲁豫十二军分区30团团长、水东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人物生平
王广文1915年生于河南睢县长岗乡后杨楼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925年,王广文入本村私塾读书,但因家境贫困而两次辍学。1935年考取商丘师资训练班,结业后,被委任为长岗镇联保主任,由于他为人正派、公道、真心为了乡亲好,又办事果断、利索,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形成,睢县人民在面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发扬大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投向抗日救亡的洪流。1938年2月,王广文经白辛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31日,日寇侵占睢县。中共睢县中心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积极武装民众,做好开展游击战争的准备工作。张辑五、王广文、姜朗山、王宏钩等人以抗日干部训练班学员为骨干,很快在王广文的家乡杨楼建立了睢县第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们在农村打麦场上开始了军事训练。
睢县抗日游击队成立不久就和杞县抗日武装合并成立睢杞抗日游击大队,简称睢杞大队,王广文任2中队队长。7月初,睢杞大队又和太康抗日游击队及其他武装组建了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简称3支队,王广文任2大队4中队队长。在此期间,无论是截击日寇征粮队,还是袭扰住在睢县县城的日寇,或者攻打长岗镇的伪军,聚歼投靠日寇的土匪,王广文都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1938年10月,彭雪枫率领的东进部队和吴芝圃肖望东分别率领的3支队、肖大队在西华杜岗会师,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随后,他们渡过新黄河,到达豫皖苏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1939年2月,王广文随部队到达观音堂,担任3团2营副营长。1940年夏,为加强睢杞太独立团,王广文被调回睢杞太独立团任1营营长。1940年12月,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即将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睢杞太根据地有可能受到日伪军和国民党部队的联合进攻。为保存实力,上级决定让独立团撤离睢杞太,到永城与八路军第4纵队会和。经再三考虑,王广文和2营教导员马玉堂决定带领部分战士留守睢杞太,坚持斗争的建议得到上级批准。王广文等人则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依靠当地老百姓,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躲,利用游击战术,伺机消灭敌人。
1941年2月,日寇纠集大批兵力,采取“铁壁合围”“闪电袭击”等战术,向睢杞太根据地进行多次大规模“扫荡”。在地委书记韩达生被俘,地方抗日武装连续损失,根据地日益缩小,多数党组织遭到破坏,独立营与豫皖苏区党委中断联系的严重局面下,党内、军内一些干部对坚持睢杞太地区抗战失去了信心,对能否坚持斗争产生了动摇;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吓破了胆,外地干部想回原籍活动等等。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地委宣传部长马一鸣、组织部长张剑石于3月初在杞南申纪村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马玉堂、马一鸣、张剑石、王广文等各县委负责人和军队连以上干部20多人。会议分析了抗战形势,存在困难和问题,坚定了信心,讨论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组织力量,坚持根据地抗战”的基本方针。会议决定重建地委和独立团,重建的地委称水东地委,在豫皖苏区党委未派人之前,推选马一鸣负责全面工作(不久任地委书记)、张剑石仍任组织部长。新成立的独立团称新四军水东独立团,公推马玉堂任团长、王广文任副团长、马一鸣任政委。申纪会议统一了思想,建立了新的地委和独立团,稳定了军心民心,对克服困难,坚持水东抗战起到了很大作用。
1943年6月,王广文在冀鲁豫边区学习结束后返回水东,仍任独立团副团长。此时日寇在睢县实行“治安强化”,汉奸孟昭华积极推行“保甲连坐”和“怀柔”“蚕食”政策,睢县的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王广文带独立团部分武装到睢县边界打击汉奸孟昭华部,铲除其坐地探、特务与爪牙,并采取闪电战术,拔除了后台岗、王行、英王等伪据点。与此同时,杞县大队也乘胜摧毁了姬芳李、西陵寺、潮庄等据点,粉碎了敌人将睢县建成“治安强化”模范县的阴谋。
1945年3月6日,水东地委在杞南板木村召开党政军民数千人大会,庆祝叶寨战斗的伟大胜利和军分区成立,总结经验,表彰战斗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会上宣布冀鲁豫军区第十二军分区成立,余克勤任司令员、地委书记袁振兼任军分区政委。军分区下辖7个县大队,原新四军4师水东独立团,改建为冀鲁豫军区30团,属军区建制,归十二军分区指挥,王广文任团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欣鼓舞,水东人民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王广文率领30团在军区15团、太康县大队的配合下于9月25日攻克太康县城,歼敌2200余人。
在国民党调集重兵抢夺胜利果实之际,水东陷入紧张的困境,王广文和军分区负责人团结一致,率领广大指战员,与10倍的敌人艰苦奋战,前后粉碎了敌人3次“围剿”。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1945年10月,王广文率部突袭杞县马庄寨,毙敌百余人,俘敌营长以下2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此仗,稳定了人心,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增强了坚持水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著名的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他遵照军分区的命令,同政委苗丕一携手并肩,浴血奋战。同时,军区派潘焱参谋长率领独立旅增援水东。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由防御到反攻,由内线作战到外线出击,夺圉镇、取柘城,歼敌1个总部、正规军一部和3个保安团,共经大小战斗47次,30团1个月打28仗,还是小月,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倍受赞誉。总计歼敌8个团,达6000余人,其中毙敌900人、伤1000人、俘敌4000人,缴获重机枪2挺、炮6门、轻机枪30余挺、长短枪3000余支,其它军事物资甚多,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46年12月8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分局、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将水东第六军分区和华中军区八军分区合并扩建为豫皖苏军区。同年12月16日,在睢县平岗建立豫皖苏军区,张国华任司令员、吴芝圃任政委。为了向豫皖苏军区成立献礼,王广文率领30团配合军区警卫团围攻驻杞南刘寨之敌190团,大获全胜,并缴获战防枪1挺。
豫皖苏军区成立后,30团、34团、35团,升编为军区独立旅,原冀鲁豫军区六军分区改为豫皖苏军区一军分区,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王广文任副司令员、郑华任副政委。王广文为提高部队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他协同王其梅率部打击了土顽,解放了通许、杞县、太康和睢县。为了配合野战军作战,几次组织群众,破击陇海路,切断敌人交通,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挥师南下,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大反攻的序幕。为了保证刘邓大军顺利南下,王广文率领军分区部队400余人,破袭平汉路长葛县和尚桥一段,切断了敌人在中原的军事动脉。
刘邓大军南下后,华东野战军经常到水东地区活动。1947年9月,华野8纵队转战豫东,国民党邱清泉的新5军也来到此地。王广文奉命带一个营随8纵行动,担任向导,提供情报,搞好后勤,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工作。同年11月,为阻挡新5军西进,王广文带领部队破坏陇海路民权至内黄段长达里许。这年的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水东开展了急性土改,军分区派他带部队支援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底,组织上决定派他到华北中央局军政大学学习深造。1948年1月,王广文到军大之后,初编入上干(营团级干部)队学习,1个月后担任了上干队队长,年底毕业。后又升入高干(师军级干部)队,并兼任生活队长。
1949年底,王广文从军大毕业。1950年1月,王广文被分配到西南军区,任62军185师副师长兼雅安军分区副司令员。1952年2月,王广文以参观学习的身份参加入朝参观学习团到了朝鲜,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2师副师长(无正师长)。9月,他被调任西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11月任油料部副部长。
1953年初,为了加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工作,王广文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运输部部长,重赴朝鲜。1954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王广文与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合影留念。1956年1月,王广文从朝鲜回国,到解放军后勤学院高干队学习。次年8月,他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后大同汽车拖拉机管理学校校长。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61年5月,组织上准备派他到青藏办事处任主任,去前进行体检,确诊有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他在医院治疗一段后,又返回汽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66年2月离休。
“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强加于王广文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使他精神上受到刺激,肉体上受到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垮台后,他仍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革命情操。他还抓紧时间写了许多文章,特别是《武装斗争10年》一文,对总结水东历史经验有很重要的价值。
王广文多病缠身,1989年4月7日夜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郑州病逝。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7: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