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Wangfujing Street),是中国
北京市东城区境内道路,于
故宫博物院东侧,连接了长安街与五四大街。
历史沿革
元至元四年(1267年),丁字街始建。
明代初期,丁字街改称王府街,属南熏坊。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十王府在丁字街东侧修建,王府街改称十王府街。
清代时期,十王府街改称王府大街。
清宣统年间,王府大街改称王府井大街。
民国时期,王府井大街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称“王府井大街”。
民国4年(1915年),王府井大街定名。
民国16年(1927年)10月,王府井大街道路开始修铺。
民国17年(1928年),王府井大街柏油马路修筑完成。
1965年,八面槽并入王府井大街,统称王府大街。
“文化大革命”中,王府大街更名为人民路。
1975年,人民路更名为王府井大街。
1992年,王府井大街全面改造。
1998年5月,王府井大街整治改造一期工程启动。
1999年9月11日,王府井大街中段改为步行街。
2000年3月,王府井大街整治改造二期工程启动。
2019年12月20日,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至灯市口大街段改为步行街。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王府井大街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于故宫博物院东侧,南起长安街,北至五四大街。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王府井大街全长1818米,从南至北共分为四段。长安街至东单三条段,长度为280米;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长度为548米;金鱼胡同至灯市口大街段,长度为344米;灯市口大街至五四大街段,长度为646米。
设备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4年10月,王府井大街路侧王府井apm商场设有地下停车场。
配套设施
截至2024年10月,王府井大街在乐天银泰百货北门和新东安市场东路设有两个出租车停靠站点,可同时停放20多辆出租车。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10月,王府井大街东单三条至灯市口大街段为步行街,免费开放;长安街至东单三条段、灯市口大街至五四大街段为城市次干路,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2017年4月18日起,禁止机动车(公交车除外)于王府井大街南口由东向北、由南向北方向驶入王府井大街。
截至2024年10月,王府井大街东单三条至灯市口大街段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停车。
建设成果
2022年3月,王府井大街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文化特色
沿线建筑
王府井大街沿线有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国照相馆、王府井工美大厦、东安市场、王府井百货大楼等主要建筑。
王府井新华书店于1949年2月10日创立;于1994年11月14日停业扩建;于2000年9月重新开业。王府井新华书店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看书、购书的心仪场所与接触知识的渠道,见证了新中国与首都北京的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照相馆于1937年在上海创立;于1956年7月由上海迁至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于1988年迁至王府井大街307号;于1999年9月迁至王府井大街路东;于2002年转为民营。中国照相馆曾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拍摄标准像,其中《周恩来总理标准像》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王府井工美大厦成立于1954年,原名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王府井工美大厦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是全国经营工艺美术品最早、经营面积和市场规模最大、国礼规格最高、最具中国文化特色和认知度的“中国工艺美术第一店”。
东安市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于1956年调整改建;于1993年兴建新东安市场大厦;于1998年1月在新东安市场大厦对外营业;于2005年、2014年进行两次改造;于2020年12月12日闭店改造;于2022年1月19日重新开业。东安市场因邻近皇城东安门而得名,是北京最早出现的百货商场。
王府井百货大楼于1955年9月25日建成开业。王府井百货大楼是由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投资建设、自主经营的第一座大型国营百货商场,既见证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也承载了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物古迹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王府井大街
东方广场下,于1996年12月14日发现。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是继周口店遗址之后,北京地区又一远古人类遗存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如此久远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东堂位于王府井大街74号,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南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也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东堂于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博场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位于王府井大街22号,于2007年6月12日开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展示话剧艺术的博物馆,收藏的道具、戏单、信件、手稿等文物讲述着1952年北京人艺建院以来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它们的来由、匠心和温度,也折射着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发展流脉。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位于王府井大街36号,于2023年2月11日开馆。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展出面积400余平方米,展线长200余米,以700余幅图片和7万余字的文字以及各时期重要出版物、历史文献、1920年代上海宝山路商务总部建筑群模型、“四部丛刊”书柜等文物还原商务印书馆126年的企业史及文化出版史。
知名地标
王府井牌匾于1999年9月11日揭幕;于2010年9月6日重新亮相。王府井牌匾长21米,分为三个部分,上下两部分用浮雕手法刻绘了王府井百货大楼、王府井工美大厦以及王府井最具盛名的十余家老字号,中间部分使用金箔贴金工艺呈现“王府井”三个大字。“王府井”铜匾是王府井大街的标志性作品。
张秉贵雕像位于王府井百货大楼前,于1988年9月17日落成。张秉贵雕像上部为王府井百货大楼售货员
张秉贵半身塑像,下部为黑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题写的鎏金大字“‘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命名由来
王府井大街因明代十王府而得名。十王府于明初建立,于明永乐年间在北京紧邻皇宫之处建造。据《酌中志》推测,十王府位于东安门外以南,南起今北京饭店,北至今大甜水井,东临今王府井大街,西临玉河。大街因西临王府,又在北端西便道上有一口水井,得名王府井大街。
特色美食
王府井大街沿线有
全聚德、
东来顺、
丰泽园等老字号美食。
“全聚德”创始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用名“德聚全”,后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更名为“全聚德”。全聚德烤鸭以北京填鸭为原料,采用外烤内煮的方法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包括制坯、晾坯、烤制、片制等环节数十道工序。全聚德除挂炉烤鸭外,还经营鸭膀、鸭掌、鸭心、鸭肝、鸭胗等各种冷热菜肴。2008年6月7日,
烤鸭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来顺(王府井店)位于王府井大街198号。“东来顺”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有着120多年历史。东来顺早年由店主
丁德山经营,主营豆汁、凉粉等大众吃食,时名“丁家粥铺”,后取“来自京东、生意顺利”之意更名为“东来顺”。东来顺清真火锅具有选料精、加工细、火力旺、佐料全等特色。2023年1月29日,东来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提名”。
相关作品
价值意义
王府井大街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有着百年悠久历史,在北京有“金街”的美誉。(人民网 评)
王府井大街位于京城商业版图的中心,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商业创新的气度,向世界敞开中国发展和文化自信的窗口。(《北京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