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泰兴,岩石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27年6月27日,王德滋出生于江苏泰兴。1933年9月,进入泰兴襟江小学就读。
1938年7月,从泰兴襟江小学毕业。 9月,就读于泰兴私立沪光中学分校,念初一。1939年9月,转学到泰兴县立初级中学念初二。1940年春天,就读于泰兴私立“扬陋学塾”,直至初中毕业。
1941年9月,进入泰兴私立延令中学高中部学习。1944年7月,从泰兴延令中学毕业。 9月,考取
江苏教育学院数学系,仅就读一个学期,即自动退学,返回泰兴。
1945年2月,在泰兴城东小学任教兼教导主任。
1946年夏天,国立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并恢复招生,王德滋考取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
1947年5月,在国立中央大学进步思潮影响下,王德滋参与了
“五·二○”学生运动。
1949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央大学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员;4月参加“四一”爱国学生运动。
1950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留校担任李学清教授的助教,负责岩石学实验,兼地质系图书室管理员和南京大学工会秘书。
1952年秋天,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中的党员合建一个支部,王德滋担任支部书记。
1955年,王德滋由助教晋升为讲师。
1957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党总支成立,王德滋担任总支书记。同年担任岩石学俄文学习小组的业务指导。
1958年9月,南京大学拟创建地质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王德滋负责此专业筹建工作,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卸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后,担任系主任助理,协助系主任
徐克勤处理日常行政工作。
1959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成立放射地质专业,王德滋任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同年南京大学开展党内“反右倾”运动,因钻研业务和严重右倾,王德滋被作为“白专道路典型”受到重点批判。
1961年,王德滋任地质系副系主任,主管科研工作。
1963年9月,王德滋调任教务处副处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王德滋被当作“走资派”,关进“牛棚”,边劳动、边接受批斗。
1967年,王德滋作为教务处负责人,被认为是南京大学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实际执行者,接受了两场批斗。
1968年,王德滋在校内参加劳动(主要是割草),写交代材料。
1969年10月19日,王德滋徒步前往溧阳农场劳动,修水库。
1970年5月,王德滋由农场徒步返校参加清查“五一六分子”活动。 秋,再去溧阳农场劳动。
1971年,王德滋全年在农场劳动,主要从事插秧、施肥、收割、果树喷药、种蔬菜等劳动。
1972年夏,由农场调回学校,任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组副组长。
1977年,南京大学成立教学科研处,王德滋任处长。
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教师职称评审,王德滋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 担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科研处处长,直至1984年。
1984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主管科学研究工作。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0月5日,当选南京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年,王德滋卸去副校长职务,回到地球科学系继续指导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
1988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直至1991年。
1989年1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重大项目会二级课题“中国东部与中生代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的研究”。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任实验室主任。
1991年,南京大学成立地学院,王德滋担任院长,直至1993年。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一侵入杂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历时四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德滋确认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有广泛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区别在华南首次发现幔源型花岗岩,是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论证中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为后造山型花岗岩与拉张背景有关,划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为橄榄安粗岩系与高钾钙碱性岩系,研究其差别与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岗岩概念,并以时、空、源一致性作为火山-侵入杂岩的判别标志,与合作者在华南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了它们与锡、铀的成矿关系。
1956年秋,与孙鼐、董忠泉、于镇藩赴山东济南郊区考察研究辉长岩和碱性伟晶岩,历时两周。
1958年夏,受系主任徐克勤委派,与季寿元、胡奚到江西南部对加里东期花岗岩开展地质调查研究。1958年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徐克勤的科研团队,对“华南花岗岩”进行研究。
1960年,赴苏州考察花岗岩。1962年春,与涂绍雄合作研究宁芜盆地中生代火山岩,重点研究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岩石化学演化规律。夏,与刘昌实、
李应运赴安徽九华山考察复式花岗岩体。
1963年,与徐克勤(第一作者)等共同撰写的论文《华南多旋回花岗岩类的侵入时代、岩性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矿专属性的研究》在《地质学报》上发表。
1963年,与周新民合作在《南京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南京蒋庙碱性辉长岩和等色岩的成因》。与涂绍雄合作在《南京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宁芜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的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研究》。科研论文 Correlation between Caledonian and Yishanian Granites in Southern JIangxi(第二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
1964年夏,与林承毅、刘振声在江西弋阳慈竹考察加里东早期英云闪长岩,该岩体属于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的半原地型深熔花岗岩。
1973年,与凃绍雄合作,继续从事宁芜盆地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研究。
1979年,与陈克荣等在浙江莫干山考察“次火山花岗岩”。10月,与刘昌实、周金城在浙江桐庐火山断陷盆地研究次火山花岗岩。
1983年,在中国国内较早发现“自碎次火山岩”,这是一种独特的火山碎屑岩类型,对于指导找矿具有积极意义。在内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 Subvolcanic Granite)理念,并在《中国地质》发表了论文。
1986年秋,与周新民、
杜杨松前往浙江北雁荡山地区考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剖面。
1988年秋,与刘昌实、沈渭洲、陈繁荣在江西相山考察火山岩与铀矿,在中国国内首次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其与铀矿的关系。冬,与周新民、
徐夕生等在安徽歙县考察元古代蛇绿岩套。
1989年7月,与徐克勤、
张祖还、俞剑华等赴庐山进行地质考察。10月,根据金矿重大研究项目的需要,与任启江、邱检生在山东沂沭断裂带考察橄榄安粗岩与金矿的关系;研中国大部“大火山岩省”的格局,在苏、鲁、皖地区圈出“橄榄安粗岩省。
1994年6月,与
赵广涛在山东崂山考察I型与A型复合花岗岩体。秋,与彭亚鸣、
邱检生在浙江普陀山考察A型花岗岩。
1997年10月,与邱检生在福建永泰考察碱性流纹岩。
2001年9月,与
舒良树、
于津海、楼法生在江西武山考察变质核杂岩。
截至2016年6月,王德滋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部,在中国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1957年5月20日,参加在“五二O”校庆举行的第三届科学讨论会,和孙鼐教授共同报告“济南辉长岩的研究”。
1963年秋,参加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区域变质研经验交流会”。会后,赴山东新泰雁翎关地区考察泰山群变质岩。
1979年9月,应浙江省地质学会邀请,赴杭州作“中生代火山岩与成矿关系”学术报告。
1982年3月,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邀请,南京大学教师代表团赴美考察任副团长,先后访问了霍普金斯、哈佛、耶鲁、加州伯克利等十四所大学,进行考察和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历时六周。
198年10月26-30日,南京大学主办“花岗岩地质与成矿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任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来自美、英、法、日、澳、希腊等国的二十几位专家和中国国内百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由中国高校主办的首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5年3月,代表南京大学参加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1987年5月,受教育部委托,率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二十二所大学,签订中澳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
1991年11月,岩石学教学委员会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召开,应邀参加会议。
1993年4月,与周金城、邱检生在浙江考察双峰式火山岩。
1996年8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与蟹泽聪史共同主持火山岩分会。
1999年参加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地学博士后学术会议。
2011年4月20日,参加第四届全国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2011年9月6-7日,参加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南岭地区花岗岩与成矿学术研讨会”。
2014年4月23日,参加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次“石话石说”学术论坛。
人才培养
1953年9月,王德滋为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讲授《岩石学》课程。1956年9月,为地球化学专业学生讲授《光性矿物学》《晶体光学》等专业课程。1957年9月,为地球化学专业与地质学专业学生讲授《晶体光学》课程。1960年9月,为放射地质专业的学生讲授专业课程《铀的地球化学》。1975年在江苏盐城地区农村开门办学,讲授《农村电工》课程。1976年6月,在江西宜春为二机部举办的《地球化学应用讲座会》讲课。 10月在甘肃天水为二机部207工程指挥部举办的《地球化学应用讲习班》讲课。
1986年9月,赴日本名古屋大学讲学,时间一个月。讲学内容侧重两方面:一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与成矿关系”;二是“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与成矿关系”。。
王德滋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旺盛期是在25岁至45岁间,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将不断趋于衰退。而当时我已经过了古稀之年,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经过思考他作出人生道路上的第四次抉择,从学术的第一线向学术的第二线转移。确定了六字方针:伯乐,教练,参谋。”做“伯乐”就是要发现年轻人才,发现千里马,推荐、评选学科带头人。“从事地质科学几十年,对中国国内外的科研动态比较了解,可以为年轻人开展科研工作做一些方向指引,这就是‘教练’工作。”“继续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一直到失去工作能力为止。”
2005年7月,王德滋赴南京浦口进行生态考察,撰写《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浦口》调查报告,刊登在南京市委办公厅《内参》上。9月,在江苏泰州市作《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报告。10月,在江苏大丰实验中学(南京大学教育实验基地)作《自然、资源与人》科普报告。
2010年10月,应泰兴市科协的邀请,向泰兴市科技教育界作《自然、资源与人》科普报告。
2012年5月,在母校襟江小学为全校师生作《中观赏石一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科普报告。9月19日,为在南京高校新入学研究生做科学道德教育报告。
2014年9月10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为2014级三千多名本科新生作入学教育报告,题目为《科学人生六十年》。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王德滋的父亲王心楼毕业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王德滋8岁那年母亲去世,二年后父亲又离开人世,当时年仅仅18岁的姐姐王蔼如带着王德滋艰辛度日。
1951年7月至1952年8月,王德滋因病休养。1952年9月,病愈恢复工作。
1953年11月,王德滋与洪奉青结婚。1954年12月,大女儿王卫平出生。1955年6月,夫人洪奉青调入南京大学工作。1958年10月,二女儿王小超出生。2013年8月22日,夫人洪奉青病逝。
人物评价
王德滋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次火山花岗岩”新理念,结束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将火山岩和花岗岩人为割裂的倾向。率先在中国国内发现了S型火山岩,破除了国外同行认为不存在S型火山岩的片面观点。(《泰州晚报》评)
王德滋在南京大学长达七十个年头中,无论在助教、讲师、教授、博导、院士等学术性岗位上,还是在支部书记、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总支书记、教务处长、副教务长和副校长乃至于后来的地学院首任院长等管理性岗位上,他都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才干,为系、院和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为中国地质学科及研究生制度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山石磊落自成岩(王德滋传)》序言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