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则,1925年5月24日出生在
府谷县清水镇冯家塔村,1936年,王怀则老人全家迁到
黄甫镇西王寨胡燕咀村定居,1949年3月参加革命,任清水区魏寨村民兵小队长,同年5月由王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参加榆林干校培训学习,历任过清水粮站仓库保管员、哈镇区农经主任副区长、海则庙乡党委书记、府谷城关镇(后更名
府谷镇)镇长、清水人民公社社长、古城人民公社革委会主任、府谷县农产品公司总经理兼支部书记,府谷县防疫站站长等职。1979年离休。
人物履历
王怀则是一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1925年5月24日,他出生在府谷县清水乡冯家塔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那兵荒马乱、缺吃少穿的年代,年仅8岁的他就给本村财主家放牛干杂活,过着管饭没工钱的生活。1936年,迫于糊口活命,11岁的他随父辈迁居胡燕咀寄宿在破窑洞中,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勉强度日,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难地度过了十三个年头。
1948年,家乡解放,土改后,家里也分得了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土地。1949年3月,他青年有志,不甘平庸,怀揣梦想,毅然参加革命,任清水区魏寨村民兵小队长,同年5月由王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五十年代初,他与童养媳成婚,担负起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重任。虽然生活困苦,吞糠咽菜,但夫妻俩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到了六十年代,由于他在外忙于公事,无暇顾家,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精神压力导致妻子精神失常,但父亲以惊人的毅力与母亲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终于度过了为老人赡老送终,为妻子治病,培养子女成家立业的繁重艰难地岁月。
从1948年工作到1979年离休的三十多年间,他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从一个目不识字的文盲变成一个能书写文字,读报宣传的文人,从一个揽工放羊娃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领导干部。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他多次参加榆林干校培训学习,从扫盲识字到理论学习再到能力提高,工作内容涉及行政、商业、粮食农产品、卫生防疫等诸多领域。
1952年,在榆林学习近两年时间的王怀则,被派往哈镇农经社工作,次年担任了农经主任。
历任过清水粮站仓库保管员、哈镇区农经主任、哈镇区委副区长、海则庙乡党委书记、府谷城关镇(后更名
府谷镇)镇长、清水人民公社社长、古城人民公社革委会主任、府谷县农产品公司总经理兼支部书记,府谷县防疫站站长等职。
2019年2月7日,王怀则老人不幸离开人世。
人物事件
在王老离开后,他的儿子为老人交了最后一笔党费,完成了一个老党员遗愿。
王怀则老人的儿子,将5000元党费交到工作人员手中,为他父亲缴纳了最后一笔党费。
听说这是一名离休老前辈的遗愿,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人物评价
听说王文礼要为父亲补交五千元党费,亲友们都说他傻。王文礼却认为,那是父亲的信仰。正是由于这种信仰,父亲的一生才昂扬向上,走端行正,气壮身强。“人应该有信仰,信仰比钱重要。”王文礼说,“这种信仰融入了家风家教中,是父亲留给最宝贵的遗产,要当成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中共府谷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里,老干局的工作人员交上老人补交的五千元党费。听说这是一名离休老前辈的遗愿,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来源:陕西文明网)
多年的工作,养成了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即使在十年动乱中,受到内人党,地方黑组织的围攻凌辱,甚至挂牌批斗,他依然意志如铁,坚信党坚信政府。打倒“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加在他头上的莫须有的罪名得到了平反昭雪,他被官复原职。他在余生的不多的日子里,一再叮嘱儿女们不忘初心,铭记党恩。在弥留之际,他从微薄的积蓄中拿出五千元作为最后的党费上缴党组织,以表寸心。(来源:中共榆林市委老干部局网站、作者:府谷老干部局 淡艳梅)
家庭成员
2018年冬天,王怀则88岁的老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