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然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王斐然(1904— 1994年),生于阜平县广安村。1925 年9月,他在北平中法大学读书时就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不久,又参加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家乡做“动委会”工作,之后,在阜平县政府任财政科长,在涞源县和易县任县长,在察南雁北办事处任主任。1938年1月15 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时,王斐然被选举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侯补委员、司法处处长,后任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务。1948 年秋,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他当选为华北法院审判委员会副审判长。北京解放后,他担任北京市第一任人民法院院长,后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58 年,王斐然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首都图书馆工作,身处逆境仍然编写《全唐书》索引,完成近百万字的书稿。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为他平反昭雪。1979年,他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办理大案、要案,经常自己起草报告,撰写文章;深入基层检查工作,积极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组织宣布恢复他的党籍后,他补交了20余年的党费。在整党后期党员登记阶段,他以86岁高龄,拄着拐杖,拖着病弱的躯体,坚持到机关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并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进行个人总结。晚年,他曾多次出钱资助他人,拿出2000多元赞助亚运会,并多次赞助少儿基金会、少儿图书馆等公共福利事业。他在生命垂危时,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献给首都图书馆。1994年病逝
人物生平
王斐然(1904-1994)阜平广安村人。1925 年考入北京中法大学。求学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后又参加农民运动、工人运动。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广安村任抗日动委会主任,后任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察南雁北办事处主任。1938年10月至1939年8月,任冀西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先后兼任涞源县和易县杭日民主政府县长。期间,在大龙华战斗中,组织易县人民开展慰劳、募捐活动,筹集大量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战斗。1939年易县大水灾,他积极组织赈灾,发放救灾款物,使全县人民度过饥荒。1939 年9月始,历任察南雁北办事处主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候补委员、司法处处长、边区高等法院院长。
1948年秋,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王斐然当选为华北法院审判委员会副审判长。北京解放后,担任北京市第一任人民法院院长,后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为北京市人民法院的建设,特别是基层法院的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1958年敏错划为右派,下放到首都图书馆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办理大案、要案,起草报告,撰写文章,深入基层检查工作,积极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组织宣布恢复他的党籍后,补交了20余年的党费。在整党后期党员登记阶段,他80多岁高龄,拄着拐杖,坚持到机关参加党组织活动,并按要求认真进行个人总结。晚年,曾多次出钱资助他人,并多次赞助少儿基金会、少儿图书馆等公共福利事业。在生命垂危时,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献给首都图书馆。1994年8月7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事迹
1939年9月,为准备反顽斗争,晋察冀边委会决定组建察南雁北办事处,调任王斐然为办事处主任。王斐然上任后,领导全区各抗日县政府,立即投入了直接关乎根据地抗日政权生死存亡的反顽斗争。他针对白志沂加紧反共夺权的企图,迅速召开办事处会议,作出决定:要求各县县政府拒绝向白志沂顽固派交印;抵制白顽军的征粮、征税、征兵;禁止使用晋钞。其后,在与白志沂顽固军的生死较量中,他果断地决策、指挥,使根据地避免了重大损失。10月下旬,白顽军悍然武装包围灵丘县政府,非法抢夺县印,王斐然为防止引发更大事端,迅速调来雁北支队保卫县政府。当白顽军不听劝说,首先开枪进攻我军之时,王斐然与地委副书记刘达,立即指挥雁北支队和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二营,一举歼灭了灵丘县境内的白顽军,保卫了灵丘县抗日政权。11月,在白顽军与日军的疯狂进攻下,浑源县县、区政府南撤到了灵丘县。王斐然在灵丘县新庄村发现这一情况后, 当即给以严肃的批评,并命令所有南撤干部立即返回浑源,在反顽斗争中发挥核心作用。南撤干部遂迅速返回浑源县。与此同时,浑源县委书记穆岳进行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快地消除了全县干部和群众的恐慌情绪。在白顽军及其他反动顽固武装被全部消灭后,王斐然又按照上级指示,领导全区迅速建立健全了各级抗日民主政府,从此结束了根据地内共产党、国民党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为认真吸取反顽斗争的经验教训,王斐然亲自主持创办了《警钟报》, 号召人们警钟长鸣,坚持抗日、团结和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1939 年底,他又领导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了建立和完善“三三制”政权制度、实施民主政治的伟大斗争。
1939年秋,全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王斐然立即抽调并率领机关干部,深入各县、区,在层层进行动员、稳定群众情绪的同时,一方面组织群众排洪、扶植庄稼、整修农田,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大量挖野菜、采树叶、摘野果,收集所有能吃的东西,以度灾荒。1940 年一开春,王斐然就及时主持召开了雁北办事处全体委员会议,作决定、定措施,积极应对“春荒”和搞好春耕生产。他并提出和发起了“节约一两米运动”,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每天每人节约一两粮食,以支援灾民。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终于战胜了灾荒,并为秋季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此中,王斐然功不可没。
1940年4月他调离察南雁北办事处后,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司法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华北人民法院副审判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市人民法院院长、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3 18:0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