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临证医案》,医案著作,4卷。清代王泰林(旭高)原著,后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方仁渊整理编排而问世。本书依类编次,计分为26门,主要有暑邪、伏暑、痢疾、中风、肝风痰火、虚劳、吐血、鼓胀水肿、脘腹痛、噎膈反胃、痰饮、妇产、外疡等门。书中所选案例资料较完备,病例中有复诊者颇多,前后推究,便于考其得失。王氏脉案记叙详细,案后有方氏所加按语,且于每门结尾之处附有方氏撰写的综述结语,点明该病证治疗大法,以资学者参考。王氏医案分析病证见识超群,处方灵变而有规矩,并非高深莫测,因而易于学步。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外感及妇幼病证亦备。王氏治学博采众长,上承《内经》《难经》《伤寒论》之旨,下参金元后诸家之言,于张景岳、叶桂之论尤多贯通,每持卓识,发微钩玄。其论治湿热病,以叶桂为宗,善用辛凉透泄、甘寒养胃、凉营香开等法,尝谓的“救阴不在肾,而在生胃津;去湿不可燥,而在通小便”;“盖汗生于津,津充汗出而热解”;“小肠为心之府,小便通利心火降而神清”,洵为名言,对后世医界有重要影响。王氏认为损伤脾土,宜分营、气,明确指出:“思虑伤脾之营,劳碌耗脾之气。归脾汤补脾之营也,补中益气汤补脾之气也。”议论精细,善于比较,其治学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作者简介
王泰林(1798~1862)清代医学家。字旭高,行五故小名五官,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少业儒,后改习医。从舅高锦庭学医,精研医经奥旨,旁及疡科诸书,尽得其传。初业外科,后专力于内科,审证用药甚精。以贫病者多实证与重病,故应诊时常先贫后富。撰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王旭高临证医案》四卷、《环溪草堂医案》三卷(收入柳宝诒所编《柳选四家医案》)。尝谓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故有治肝三十法之论,以肝气、肝风、肝火三者条分缕析,详其治法。又其论治脾胃诸法,亦颇周详。其时温病学说盛行,乃博览诸家论著,归纳温病治法。所著《医学刍言》(原名《医门要诀》)详载风温、湿温、温热诸证辨证、选药法,兼及内、妇科杂症。著述甚丰,后世将其《退思集类方歌注》(与《伤寒一百十三方歌诀》多有相同处)、《医方证治汇编歌括》(或疑即其家谱所记《医方歌诀串解》 《选方约注》)、《医方歌括》、《医方歌诀》、《薛氏湿热论歌诀》,连同《西溪书屋夜话录》,合刊为《王旭高医书六种》。又有《退思集首集》(《运气证治歌诀》)、《外科证治秘要》、《温疫论歌诀》、《温疫明辨歌诀》、《十药神书歌诀》等多种。门生甚众,弟子方仁渊辑有《王旭高临证医案》。
流传版本
现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方氏倚云轩刻本,196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铅印本。
校注、整理
清朝光绪年间常熟方仁渊(耕霞)旧藏有《王旭高方案》二卷,后又得刘石香氏(旭高侄婿)《王氏医案》十卷,合而选之,去其重复,依类编次,凡四卷,分二十六门,每门附有方氏评论。
书评、序言
临证医案,非古也。古人视病不立案语,但书方药。自宋设医学科命题考试医生,取其学问高等者,入太医局。自后医生诊病,相沿先立案语,后书方药,但随作随弃,无有辑之者。如宋之许知可、张季明,明之薛立斋、陈维宜、孙文垣,以及国初喻嘉言、徐大椿辈,虽有医案类,皆因治疗效验,笔诸于书,其文乃记事,非临证也。良以病多转变,方难一定,恐泥学人眼目,故作者恝置之。然余谓医之有方案,犹名法家之有例案,文章家之有试牍。对病书方,因题立义,相对斯须,人之性命系焉,己之得失亦系焉。虽不足为根柢之学,而病者之情形,医者之学识心思,尽在于是。苟能溯其脉证,观其变化,奚啻与病者医者一堂共语,不大可触发手眼哉!故叶氏《临证指南》,海内风行。然叶案语意高深,方多平淡,学人践其迹,未必入其室。因叶负一时重名,所视者非富贵膏粱,即病深气竭,贫贱初病者寥寥焉。盖气体不同,方法即异,读其书而得其用者鲜矣!余旧得无锡王泰林旭高先生方案二卷,爱而藏之,以篇页无多,未梓。更求二十余年,不可得。客春游梁溪访老友刘君石香,石香出十卷示余,云新得于李氏者。亟假归读之,其心思之敏,见识之超,清华而不高深,灵变而有矩 ,视叶案易于学步。且复诊甚多,前后推究,考其得失,尤足以资助学人。因并余所藏者,去其重复,合而选之。间有字句冗沓率意处,略为删整,根据类编次,分二十六门。每门附以拙论,略见大意。其有精警与未惬意者,复随案指出,正之有道,非敢有意毁誉也。原书十卷,约得五六,厘为四卷,命儿辈录出,不敢自私,付之梓人,以公同学焉。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孟春耕霞方氏序于倚云吟馆
章节目录
卷之一
温邪门
暑邪门
伏暑门
疟疾门
痢疾门
黄疸门
卷之二
中风门
肝风痰火门
虚劳门
吐血门
臌胀水肿门
卷之三
积聚门(附虫积)
脘腹痛门
噎膈反胃门
三消门
痰饮门
痰喘门
卷之四
咳嗽门
疝气门
遗精淋浊门
痉厥门
杂病门
妇人门
产后门
幼科门
外疡门
影响评价
方仁渊评价说:“其心思之敏,见识之超,清华而不高深,灵变而有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