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盾,男,教授,出生于1951年,198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中文系。曾在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以及韩国汉阳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校任教。
1982年在复旦大学获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王运熙教授;1985年在
扬州师范学院获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博士学位,导师
任中敏(二北、半塘)教授。自1985年12月起任教于
上海师范大学,于1988年、1991年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从1993年起,任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科带头人。2006年起任教于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起任教于
温州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自1993年起,担任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先后指导了近三十名博士生。这些博士生在汉民族文学与其他文学艺术的比较研究、文学传播和文体变迁研究、音乐文献研究、《乐府诗集》研究、越南汉文学研究等专业方向上,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王小盾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音乐文学研究,著有《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1990)、《汉唐音乐文化论集》(1991)、《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1993)、《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1996)、《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2002)、《词曲研究》(2003)等书;二是中国早期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播研究,著有《
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1989)、《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1998)、《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2003)、《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2003)、《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2007)等书。这些成果曾获得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著作三等奖等奖励。
代表作品有《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汉唐音乐文化论集》(台北学艺出版社,1991)、《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等。其中以“燕乐歌辞”为题的两书分别是关于中古音乐文学的史料学成果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前者收录歌辞作品五千多首,对其出处、本事、流传经过和表演方式作了详尽考订;后者则以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各种史实为背景,通过对音乐体裁和相关文学形式之关系的分析,论证了各种文学新品种、新样式、新风格的来源。另外两部书属于专题研究。前者由30篇学术论文组成,讨论了魏晋大曲、唐大曲、琴大曲、敦煌令舞、中古呗赞、唱导、佛曲、道曲、道教科仪、敦煌讲唱文学的音曲符号等一系列事物的内涵和成因;后者则在详细描写唐代酒令艺术及其音乐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较完满地解决了两大学术疑难问题──词的起源问题和敦煌舞谱的释读问题。
代表作有《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等。前一书从原始信仰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系统解释了古代神话的文化内涵。后一书收录十八篇较长的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资料与方法,在神话与艺术考古、文学的发生与传播、宗教音乐系统的形成、民族文化的起源等领域,提纲挈领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观点和思路。先后指导了二十多名博、硕士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范围涉及“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西周诗史”、“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楚文化与两汉文学”、“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敦煌维摩诘文学研究”、“在中亚传承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研究”等领域。所主持的科研课题则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汉民族文学艺术与周边文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播方式和中国诗体的变迁》、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中国原始艺术及思想研究》、教育部古委会项目《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等。在这些工作中,他通过学科交叉,倡导了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开放姿态的学术风格。
1994年,《唐代酒令与词》(载《汉唐音乐文化论集》)获上海市1986-1993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著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