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素,宋朝酸枣(今
河南延津)人。不但学问渊博,博通“九经”,精研老庄、《诗经》和《易经》,其为人敦厚,不慕荣利,乐善好施。宋太祖希望王昭素可以留下来为官,但王昭素淡泊名利,志不在此。宋太祖于是授其为国子博士,赐茶药及钱二十万,让他回家养老。王昭素安享高寿八十九岁,卒于家中。
人物生平
德行化人心
王昭素的家中有一头驴子,有很多人都来向他借驴用。因此,王昭素要外出时,总是先问仆人:“外面有没有人来借驴呢?”如果仆人回答说:“没有。”王昭素才放心出去。因为他怕自己外出了,来借驴的人会找不到人。
王昭素每次买东西,从未与人讲价还价,也不争论
价格高下。县里人都说:“王先生购买东西从不还价,我们也不能向他要高价。”
有一回,王昭素整理所居住宅时,用有香气可供玩赏的橼木堆积在门中。晚上,有盗贼挑开门准备盗窃椽木,昭素发觉了,并没有作声,反而将椽木丢到门外。盗贼见此情景,非常惭愧的离去了,从此乡里再也没有了盗贼。
君民推崇
王昭素自小好学不愿做官,品行卓绝,受到乡里人所称赞。他常聚集四方学子,亲自教授他们。乡里人若发生争执,他们大都不去找官府理论,反而找王昭素来解决。由此可见,人们对王昭素的尊敬。
王昭素70多岁时,早已是德高望重之人。有一回,宋太祖赵匡胤便向王昭素请教治世养身之术,王昭素告诉他说:“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何以言之呢?盖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故治国之道,莫如爱民也。而欲为身之害,害少则身安。故养身之道,莫如寡欲也。而人主爱身,乃可以爱民;而安百姓,终可安其身也。
太祖爱他说得有理,便将这两句言语,书于屏风及几案上,以便时时警示反省不能遗忘也。这便是有名的“受言书屏”的故事。
后来,宋太祖希望王昭素可以留下来为官,但王昭素淡泊名利,志不在此。宋太祖于是授其为国子博士,赐茶药及钱二十万,让他回家养老。王昭素安享高寿八十九岁,卒于家中。
人物评价
讲到王昭素,还得说说他的为人。《玉壼清话》说他常常为别人着想,所以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行为还教育和感化了好多人。
他到市上买东西,从来不还价。有一次,做生意的人自已觉得不好意思,就老实告诉他说:“刚才我开价高了一点,东西不值这么多钱。”于是想退点钱给他。王昭素说:“你放心收下吧,我不愿意改变双方都已经同意的价钱,以免让人家说你做生意不老实。”他此举感动了很多做生意的商贩,大家都说“和先生做生意,我们千万不能乱要价。”
他家里有一些椽木,给小偷盯上了。有一天夜里,小偷来撬门偷椽木。他听到了,就起来把椽木全部扔出去,对小偷说:“赶快拿走吧!晚了巡夜的人来了,会抓你的。”小偷很惭愧地走了。从此村里再也没小偷偷东西了。
在《宋史》中还有一则记载。说王昭素家中有一头驴子。王昭素出门常常骑着驴子(在北宋年间,还没有脚踏车,更没有小汽车,驴子已经是不错的交通工具了)。但他出门以前,总得问仆人:“今天有人来借驴子吗?”如果没人借,他才安心骑着毛驴出去。
从上面点点滴滴的事例,可见王昭素的为人。他这种推己及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很宝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不等于学习这种举措。时代不同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千万不能傻乎乎地生搬硬套王昭素的做法。否则,你把东西送给了小偷,说不定有人还要来查你是否在怂恿和教唆坏人犯罪呢。
家族史略
王金发家族史略述
王金发是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自王铚始,王氏就在剡地繁衍生息,至近代辛亥革命风云人物,被称“东南一英杰”的王金发这一代已是740多年二十四五代了吧。王金发是辛亥革命时期功绩卓越的人物,他短短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性的事迹。他在战场上是英雄,在刑场上是好汉,称得上是“磊落妩媚,雄奇壮丽”。孙中山先生赞扬他是“东南一英杰”,黄兴则称他为“东南名士”。
随着宋高宗由汴京迁都临安(杭州),大批士族纷纷南下,许多名人高士仰慕剡地山水,或居或游。王铚也就在这个时候涌入“南归”的潮流中。剡溪王氏宗谱(嵊州)八卷曰:始迁祖:“铚,字性之,号雪溪居士,南宋时自安徽汝阴县迁居浙江嵊县灵芝乡王舍村。”由此,王铚成为王金发家族的始迁祖,王金发家族史可以追溯至王铚及其王铚五世祖王昭素。
王铚五世祖王昭素
王铚五世祖王昭素(904~982),宋开封酸枣(今延津县)人。是北宋初著名的易学大师,著有《易论》。通诸经,兼老、庄之学,尤精《诗》、《易》,著有《易论》二十三篇。宋太祖曾召问《易经》及养生治世之道,拜国子博士。其为人敦厚善良,乐于助人,清心寡欲。王昭素自小好学不愿做官,品行卓绝,受到乡里人所称赞。他常聚集四方学子,亲自教授他们。乡里人发生争执,很多并不去找官府理论,反而会去找王昭素解决。由此可见,王昭素的学问和德行在民间的声誉很高。宋太祖赵匡胤曾专门向王昭素请教治理天下与养身的道理,王昭素告诉他说:“治天下,莫如爱恤百姓;养身体,莫如寡少嗜欲。”宋太祖于是将“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书于屏风和几案上,希望可以时时警省自己,不致遗忘。宋太祖希望王昭素可以留下来为官,但王昭素淡泊名利,志不在此。宋太祖于是授其为国子博士(最高学府国子学中的教授官),赐茶药及钱二十万,让他回家养老。王昭素安享高寿八十九岁,卒于家中。
王铚父亲王莘
王铚父亲王莘,字子野,后改字乐道。王莘少从欧阳修学文,从王安石、王回、常秩等学经,治平四年(1068)曾举进士,初任安州应城尉。王铚《四六话序》:“先君子少居汝阴乡里,而游学四方,学文于欧阳文忠公,而授经于王荆公、王深父、常夷父。既仕,从滕元发、郑毅夫论作赋与四六,其学皆极先民之渊蕴。”王明清《挥麈录后录》曰:“公不但仆之交游,实师友焉。”绍圣初(1094)王莘为工部郎中;大观元年(1107)任江州知府,大观末(1110)受代回京任职。王莘平日代人表启,世多传诵。苏东坡文集中,有王莘载文。元祐末,坐党籍谪官湖外,乃于安州(今湖北安陆)卜筑;为久居计,王莘常于斯半居。政和中(1115)退居汝阴(今安徽阜阳);宣和四年(1123)前卒。有二子,长佚名,次王铚。
王金发始迁祖王铚
王铚少而博学,善持论,强记闻。据说他读书能五行俱下,别人才三、四行,他已尽一纸。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很推崇王铚,在《老学庵笔记》载:“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后生有投贽者,且观且卷,俄顷即置之。以此人疑其轻薄,遂多谤毁,其实工拙皆能记也。”“王性之记问该洽,尤长于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说动数百千言,退而质之,无一语缪。予自少至老,惟见一人。”能使陆游如此倾倒,叹为“自少至老,惟见一人”,王铚之才智可想而知。王铚对北宋一代的历史有着很深的造诣。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他曾经编修过《祖宗兵制》、《七朝国史》、《哲宗皇帝元佑八年补录》、《太玄经义解》、《国老谈苑》等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铚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多矣”。此书多记北宋遗闻轶事,可补正史之缺。很明显,如果没有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深刻研究,要编撰数量这样多、份量这样大的历史著作是断然不可能的。
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之后,王铚避居山阴剡地。面对剡地“山川环拱,气象雄张”;历代志士“以德行道艺教养,成就其才”,王铚动情动容,欣然撰文铭碑。《剡中金石记》有王铚《修学碑》:“嵊西南隅,群峰之麓,下临剡溪,山川环拱,气象雄张,有学焉。……晋南渡,王、谢、孙、李、支、许之伦,初过浙江,为剡中山水清放之游,一时称高,曾不知邑东余姚,有诸冯之地,舜所生也。其北会稽之地,禹所没也。舜、禹功被万世,而有见于遗俗。亦闻圣人之至德乎?范侯俊明高爽,健于立事;姜侯刚明廉肃,政在急吏宽民,人大化服,郁郁然洙泗之风矣!儒学为吏师,政事出经术,戎马之间,力兴学校,知急所先所立,卓矣!俾刻于石,知所劝焉!”
王铚之子廉清、明清
王铚有子二人,长子廉清字仲信,次子明清字仲言,俱高才敏思,能世其学。
王廉清生于宣和七年(1125),虽然天才高迈,却命运坎坷,屡次不第,郁郁以终。王廉清著有《京都岁时记》、《广古今同姓名录》、《补定水陆章句》、《新乾曜真形图》等。廉清除精于词赋外,还擅书画,与陆游交好,绍兴三十年(1161),陆游《
题王仲信画水石横幅》诗感叹云:“王郎书逼杨风子,画亦凭陵蜀两孙。岂是天公憎绝艺,一生憔悴向衡门。”廉清卒于乾道三年或四年之间,壮年而逝,时人多有感叹。
王明清生于建炎元年(1127)。绍兴十年(1141),方总角,侍亲居山阴。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外舅方滋帅淮西,侍行至建康,见张孝祥。孝宗即位,得补官。乾道初,奉祠居山阴,撰《挥麈录》。淳熙四年,至临安,获登李焘之门。淳熙十二年(1186),以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绍熙三年(1193),为杂买务买场提辖官。居临安七宝山,撰《挥麈录后录》。绍熙四年,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绍熙五年,添差通判泰州,撰《挥麈第三录》。庆元(1195)年间,寓居嘉禾。嘉泰初,为浙西参议官。陆游《老学庵笔记》:“(铚)既卒,秦熺方恃其父(秦桧)气焰熏灼,手书移郡,将欲取其所藏书,且许以官其子。长子仲信,名廉清,苦学有守,号泣拒之曰:‘愿守此书以死,不愿官也。’郡将以祸福诱胁之,皆不听。熺亦不能夺而止。”《挥麈录后录》:“明清忧患之初,年幼力弱,秦伯阳遣浙漕吴彦猷渡江攘取太半”,藏书大半仍被秦所得。王明清著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清林诗话》等。
王铚后裔王胜三
到了南宋末年,王铚后裔中有一位叫做王胜三,是研究经学的,很有做官的才能。宋亡之后,有人推荐他当元朝的官,先提名为婺州提领,后来又荐为江西提举,都被王胜三以“世为宋臣,耻食元禄”一口拒绝。
王金发十二代祖王三台
又隔了若干代,到了明末,便有一位叫王三台的,人称“衡南先生”。《嵊县民国志·人物志》中有关于“衡南先生”的记载:“王三台字思位,居东隅,少孤,母知书明大义,三台禀母训,弱冠补诸生,师事海门(周汝登),随事体验,谓圣贤之。绪不外家,庭遂专意。奉母每日所言,所行必以告曰:吾无不可对母言之事,无不可对母言之心。痛父不及养终身,蔬食祭必备物,泪涔涔作,竟日哀笃,名士婺之,赵鸣嵚、赵鸣峰邑之。卢鸣玉其尤也。九试棘闱不偶,卜居林墅,以稼穑代食,年七十余卒。著有《天泄谷》,吟子师孔,字则学有文名,天启甲子乡闱拟元,以小误抑置副车,著有《琴伶蛾术》等篇。”“王三台师从于王阳明再传弟子称‘海门先生’的周汝登,周汝登曾予很大的肯定:“学问之途千蹊万径,而良知指授得入最上一门,远近友朋不知凡几,而心术行谊具推思位为最。”;并推崇王三台能以“闲邪存诚,动率以礼”的正贞之学尊亲寿亲。周汝登死后,王三台恐师道不传,著书立说,传道授徒,世称‘衡南先生’,著有《四书附注》、《诗经附注》、《衡门文集》、《正学堂诗微》。”
《民国嵊县志》载有王三台诗“三悬潭”、“画图山”。《三悬潭》诗曰:“三潭悬绝险,丹壁耸危台。古洞龙常卧,深山云不开。凌空奔白浪,坠峡吼狂雷。片石浮千顷,飞身照胆来。”《画图山》诗曰:“林峦秀削俯溪流,盛境天教恣览游。日暮烟寒看不尽,扁舟载月宿溪头。”
1984年,王舍村的村民基建,发现一处古墓,掘得会稽章正宸所撰的砖志一方,上题“明德衡南王先生墓志铭”:“衡南王先生,盖东越巨儒也,讳三台,字思位,能文,补诸生,师事海门周侍郎,讲求性命之学,一切言视动听,悉衷以礼,贫而能乐,即弊裘疏水,皆饶佳趣,开门受徒,不下五百余人。”
王金发十三代祖王禹佐
王金发的第十三代祖王禹佐名气更大。王禹佐幼小读书鹿山,躬行实践之学,于天启元年领恩贡,选拔获头筹,任保定通判,驻守居庸关。据《明史·列传》载:“(崇祯)九年七月,大清兵入喜峰口,肇坤激众往御,不敌,退保昌平。被围,与守陵太监王希忠,总兵官巢丕昌,户部主事王一桂、赵悦,摄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分门守。有降丁二千为内应,城遂破,肇坤被四矢两刃而死。丕昌出降。一桂、悦、禹佐、希忠及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学正解怀亮、训导常时光、守备咸贞吉皆死之。禹佐子亦从父死。”公元1636年,皇太极建国大清,命阿济格率清兵入塞,侵犯京畿,在这场发生在昌平的抗清保卫战中,王禹佐与其子王国宣守城不屈,双双殉难,可歌可泣。明朝廷赠光禄寺丞,谥“忠襄”,祀名宦祠,赐祭葬出生地嵊县峨峤山南,乾隆四十一年追谥“节愍”,后来族人在其出生地县城猫耳岭建专祠祭祀,清代嵊县人魏敦廉有“王节愍公祠记”以记事。不累子孙,是古人做人的一个原则,王禹佐亦有文才,著有《莅关集》二卷,生前常书写一副对联以自勉:“愿持白节酬君父,莫玷污名累子孙”。
董郎岗的王氏家族
王禹佐有七个儿子,幼子理斋义不帝清,毅然从城里搬到了嵊西董郎岗。王理斋便是王金发家族在董郎岗的始祖。
从王理斋往后传,一个叫王景风的人就是王金发的祖父。祖父死的时候,王金发已经22岁了,他请人为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曾简洁地介绍说:“其为人也,大类余。”意思是:“我爷爷这人,脾气和性格,都和我差不多。”董郎岗的《王氏家谱》记载王景风:“少豪侠,爱交游而嗜饮,日常招致宾朋满座。尤好学技击,习戎马,有整军经武之志,以非其时,不敢发也。辛酉之岁,太平军入浙,欲有所展布,毅然从之,得为偏稗,率队驻宁波,已而太平军败,知事不济,乃散归,恣饮以终其身。”
父亲启孝,幼喜读书,并精技击,耻事清廷,未入仕途,中年即卒。母亲徐氏很能干,平日对金发管束很严,特请塾师在家教金发读书。但金发生性顽梗,不喜欢读书,有时受到塾师呵斥,即愤而将书本摔到地上。喜与群儿殴斗,群儿均畏之,称他为“儿大王”,有一次发怒,将后园的墙壁都推倒了。王氏—脉,三世单丁,金发也是独养子,其母管之虽严,爱之亦深,衣服鞋袜经常换新的。惟事母则孝,当其在外与群儿殴斗时,闻母呼立即奔回听受母训,不过屡诫不悛,训后顽梗如故。母亲不识字,为了帮助金发革命,特地学着写“花”字,为卖田画押之用。金发出生时,尚有田地100余亩,其后家产都被金发为革命花光,还欠债1000余元,至金发任绍兴分府都督时才还清。
王氏家族深具先天遗传优势,且后天博览群书,努力好学。这个家族兼有超凡的天赋,以惊人的记忆力自负,虽然科举不利,沉沦下僚,但家族名声赖以不坠,数世博学皆有著述。王金发也像他祖先一样,在特定的时代里,焕发出不同凡响的光芒。
史料记载
王昭素,开封酸枣人。少笃学不仕,有至行,为乡里所称。常聚徒教授以自给,李穆与弟肃及李恽皆常师事焉。乡人争讼,不诣官府,多就昭素决之。
昭素博通《九经》,兼究《庄》、《老》,尤精《诗》、《易》,以为王、韩注《易》及孔、马疏义或未尽是,乃著《易论》二十三篇。
开宝中,穆荐之朝,诏召赴阙,见于便殿,时年七十七,精神不衰。太祖问曰:「何以不求仕进,致相见之晚?」对曰:「臣草野蠢愚,无以裨圣化。」赐坐,令讲《易·乾卦》,召宰相薛居正等观之,至「飞龙在天」,上曰:「此书岂可令常人见?」昭素对曰:「此书非圣人出不能合其象。」因访以民间事,昭素所言诚实无隐,上嘉之。以衰老求归乡里,拜国子博士致仕,赐茶药及钱二十万,留月余,遣之。年八十九,卒于家。
昭素颇有人伦鉴。初,李穆兄弟从昭素学《易》,常谓穆曰:「子所谓精理,往往出吾意表。」又语人曰:「穆兄弟皆令器,穆尤沈厚,他日必至廊庙。」后果参知政事。
昭素每市物,随所言而还直,未尝论高下。县人相告曰:「王先生市物,无得高取其价也。」治所居室,有椽木积门中,夜有盗者抉门将入,昭素觉之,即自门中潜掷椽于外,盗者惭而去,由是里中无盗。家有一驴,人多来假,将出,先问僮奴曰:「外无假驴者乎?」对云「无」,然后出。其为纯质若此。
子仁著,亦有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