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达,(1939年8月-2021年2月24日),本名王孝达,生于江苏苏州,1961年毕业于
天津大学机械系。先后在成都汽车配件厂、成都工程机械厂从事技术工作,1979年后任教于
成都大学,曾任《成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室主任、编审、
教授。1979年王晓达发表处女作科幻小说《波》,后陆续发表50多篇科幻小说及200多篇科昔、科学文艺作品,共约200多万字。有多篇作品被译为英、德、日和世界语在海外发行。曾先后获国家、部省级科学文艺、科普、文学奖五十多项。
人物生平
王晓达出生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在火柴厂当生产技术股长,母亲在中学教书,生活还算稳定。父母对第一个儿子十分珍爱,不满5岁就送上了教会小学读书,1950年考上东吴大学附中。
1953年,13岁的王孝达考上了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今
江苏省苏州中学)。
1979年,王晓达在《四川文学》上发表科幻处女作《波》。后来,他集中力量打“科幻小说”,在科幻界成为一家,被人誊为中国硬派科幻代表人物,
中国科幻的“四大天王”之一。
王晓达在大学任教期间,依然认为自己主业是材科、
热加工和
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工作,以教学科研成绩从讲师、副教授到晋升教授。即使这段时期他还写了两百多万字的科幻、科普作品,依然认为“科幻”只是自己的爱好,是副业。王孝达曾参加了新型装载机的设计、试制工作,因此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三等奖。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2021年2月24日晨,成都知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王晓达去世,享年82岁。
个人生活
祖父王怀琛是官派德国留学生,曾任重庆101厂厂长;
父亲王尚忠是化工工程师;妻子是李嘉慧。
艺术特点
王晓达的科幻作品以新奇的科幻构思和有趣的故事见长,20世纪80年代被海内外科幻评论界视为中国硬派科幻代表人物并誉为
中国科幻的“四大天王”之一。王晓达认为科幻小说是关于科技发展变化及对人、社会和世界影响作用的幻想为内容的小说,并认为这种幻想可以是符合当今“科学”以后有可能实现的,也可以是不符合当今“科学”的难以实现的奇思怪想。其科幻代表作有《波》、《太空幽灵岛》、《冰下的梦》、《诱惑·广告世界》、《复活节》、《莫名其妙》、《诱惑》、《电人历险记》、《黑色猛犸车》等。
代表作品
《波》
当初,王晓达写科幻小说《波》,是无奈的班主任的“劝学怪招”,颇有“功利”目的,并不像很多的“文学爱好者”是一展自己的文学才华。但是,《波》发表不久后引起的热烈反响,使王晓达对科幻的态度有了大大的提升。《波》发表的当月,就有报刊要求转载,出版社也来联系出书,接着外地报刊的约稿信也接踵而来,要求改编连环画、电影剧本的组稿约请也接连不断,“八一电影制片厂”更派编辑专程来谈改编电影剧本之事……
《波》发表后,王晓达得到
中国科幻界泰斗
郑文光的提携。王晓达是在1979年成都会议上认识郑公的,当时郑公在主席台上,王晓达是列席代表。当郑公知道在《
四川文学》发表科幻小说《波》的作者到会,专门约王晓达面谈,并对他说,“我看了你的《波》,很喜欢。你的路子对,你还要写,以后把稿子给我,我来推荐。”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予以极大的关怀和鼓励。接着又把王晓达介绍给《
人民文学》、上海少儿社、天津新蕾社和
肖建亨、叶永烈、
童恩正等人。嗣后,在接受香港《开卷》杂志主编杜渐采访时,又专门介绍四川新人王晓达,并在以后数篇科幻专稿中评介王晓达的作品。王晓达的《太空幽灵岛》、《冰下的梦》、《方寸乾坤》、《记忆犹新》等作品都是在郑公直接指导关怀下问世的。当
中国作家协会文革后第一次恢复发展会员时,是郑公直接在北京为王晓达填表介绍他入会的。王晓达去北京,郑公多次约他去和平里家中叙谈并留宿彻夜长谈。王晓达一直尊郑文光为恩师。
面对读者和社会的热烈反响,以及参加多次文学和科学文艺的会议时,前辈作家不断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使他加深了对科幻和文学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幻小说创作观。王晓达认为,科幻小说是宣扬“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以及幻想的科技发展变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在这种科幻创作观的指导下,他的创作更上了一层楼,在《波》发表几个月后他开始了“海陆空三部曲”的第二部《冰下的梦》的创作,嗣后是《太空幽灵岛》……
《
冰下的梦》是王晓达科幻小说“陆海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l980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太空幽灵岛》1981年由黑龙江科技社出版。王晓达以《波》“一鸣惊人”踏上科幻之路,接着在两年内推出《冰下的梦》和《太空幽灵岛》,以“陆海空三部曲”奠定了他在科幻界的“新秀”地位。嗣后,他在三四年内陆续发表了《莫名其妙》、《复活节》、《无中生有》、《记忆犹新》、《艺术电脑》、《捕风捉影》、《方寸乾坤》、《无线电光》、《黑色猛犸车》、《电人埃里曼》等十多篇科幻小说,成为当时科幻界的“风云人物”。也就是在这段时期,王晓达被海内外科幻评论界与叶永烈、
童恩正、萧建亨并称为
中国科幻“四大天王”。
后来,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场“清理精神污染运动”和科普界的内讧,科幻进入“冬季”,王晓达的科幻创作也开始“冬眠”,直至20世纪90年代,伴随“科学春天”再次降临,科幻开始复苏,王晓达又以《诱惑--广告世界》、《神秘的五号楼》、《猩猩岛奇遇》等科幻作品“重出江湖”。其实,他的科幻创作“冬眠”,笔也没闲着,那段时期除了写论文、编教材写了200多万字外,还写了近百篇科学小品和科普文章,给晚报写的科学小品屡屡获奖,被晚报的老总戏称为“获奖专业户”。王晓达科幻没写,科学文艺没丢,所以春风再度,他又从容挥笔上阵。据“内部消息”,他正着手一部“大片式”的科幻新作,我们翘首以侍,期望再次的惊喜。
王晓达的科幻小说创作观
王晓达的科幻小说创作观在他的《科幻小说与科学技术》有详尽述说,笔者不再饶舌了,得王晓达特许,全文录后:
科幻小说与科学技术
一科技进步是科幻小说发生发展的源泉
回顾世界和我国科幻发展历史,我们发现科幻的发生发展,和其他的文学艺术和各种文化现象一样,并不是理论概念先行,而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科幻小说的发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休戚相关,科幻小说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文学反映。
儒勒·凡尔纳(1828-1905),英国的
威尔斯(1866-1946),
史蒂文森(1850-1894),
柯南道尔 《波》中的文学和科学
科幻小说是王晓达的处女作,发表于《四川文学》1979年4月号,在此之前,年已四十的他没发表过任何文学作品。《波》也是王晓达的成名作,可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发表后竟然造成了“全国影响”,一时好评如潮,多家报刊转载,被改编为连环画、评书、故事、广播剧、电影剧本,第二年获“四川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继
童恩正1978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珊瑚岛上的死光》,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科幻小说又一重大突破。若称《珊瑚岛上的死光》把科幻小说从传统的少儿文学和科普的领域引领到文学“正堂”,《波》的出现正进一步显示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另类”完全可以“登堂入室”,以及读者、社会和文学对科幻小说的承认和欢迎。说明一直被看作“小儿科”的科幻小说,不仅少年儿童喜欢,青年、成人和文学爱好者也喜欢。
在1979年6月海洋出版社出版并发行20万册的科学幻想作品集《科幻海洋》第一卷中,《波》名列首篇,主编铙忠华、林耀琛在序言中对《波》有如下评语:
“王晓达的短篇
科学幻想小说《波》,是一篇幻想构思惊人的作品。主人翁--一位军事科学记者在某地看到入侵敌机的失常行为,了解到这正是他所要采访的科研项目--由信息波造成的虚幻目标,使驾驶员受尽愚弄而自投罗网。但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在记者访问波防御系统的设计者王教授的时候,不意却陷入险境,遭到派遣敌特的暗算,在教授同他一起跟敌特的巧妙周旋中,记者看到实验室中的种种奇特的现象,如在听觉、视觉上都如同真实的虚幻景物,以及同时出现十几个模样完全相同的教授等等,直到最后智擒敌特。作者通过一个个情节高潮,极力渲染了波的奇妙效应,情节紧张而紧凑,小说描写是成功的。但这篇作品的主要特色,还在于科学幻想不落常套而出奇制胜,这是它高人一筹的地方。这也是优秀作品的可贵之处。如果科学幻想构思一般化,是大家都能想象得到的东西,甚至只是现实中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尽管在文学小论构思上颇有造诣,仍不能说是优秀的科幻小说。当然,作为
科学幻想小说,它的文学小说构思也应当是好的。《波》的成功,就在于它的科学幻想构思与文学小说构思都比较新颖,并且相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故事每深入一层,悬念也增加一层,科学的内容也更深入一层,直到最后才揭示了信息波的巧妙,情节设计得环环相接,扣人心弦。当读者拍案叫绝的时候,一半是赞叹故事的离奇,一半是赞叹幻想的高超。《波》可以说是近半年作品中两种构思结合得较为成功的一篇。”
科幻小说作为小说,其文学性,主要通过故事、人物和语言来体现。
《波》的故事是围绕“波”展开的,而对于属于科幻的“波”,读者并不像对“宝藏”、“珍贵文物”、“军事情报”、“密码”“遗产”等那样容易理解和感兴趣。作者并没有急于直白地去解释那神奇的“波”,而是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的事件设置悬念先展开故事,随着情节发展,再一步一步从不同角度揭示“波”的神奇效应,有层次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最后故事结束,读者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作者巧妙地把容易令人一头雾水的“波”这科幻构思揉合到故事情节之中,读者对“波”的疑问也是故事发展的悬念,好奇和兴趣不断被引发并加深,因而“引人入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波》中的科幻构思已是小说故事中不可缺少、不可替换的有机组成。不像有的“科幻小说”中,科幻构思只是“道具”“背景”和“调料”,匕首代替激光枪;月球公园改成颐和园;磁悬浮车换成摩托……故事依然没什么变化。而“波”在《波》中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抽掉“波”,故事就没有了。小说的故事讲究情节、细节,《波》中的情节跌宕走伏、曲折离奇却没有更多的节外生枝,细节也都紧扣“波”,因而故事紧凑、紧张而使读者“欲罢不能”。这也是《波》的高妙和成功之处。
文学小说不能“见事不见人”,刻划塑造立体、生动有“个性”的人,是小说文学性的重要标志,科幻小说的文学性亦然。虽然很多科幻小说,由于在人物塑造上的简单化、模式化、符号化等欠缺,只能算作“科幻故事”,而《波》无疑在这方面也有了突破。作者并没有对主人公军事科技记者张长弓进行很多的外形描述,但在小说中,他的言行举止是“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作为军人,他恪守“警报就是命令”,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发现敌特危害教授,奋不顾身进行博斗。作为年轻人,做事易激动,还有点冒失;见到姑娘会尴尬脸红……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职业军人跃然纸上。而王教授的沉稳刚直、玲妹的机敏、活泼和温情、洪青的阴险狡猾……作者以不多的笔墨却也都刻划得生动、形象,因而给读者留下了富有个性的形象。
《波》的语言较为朴实,没有很多的华丽词藻,但对人物、场景的描绘恰注意个性化和意境,特别是关于技术性很强的科幻构思“波”的描述,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有趣,使人如身临其境。全篇语言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毫无故作深沉的“刻意”,像是朋友相聚讲故事,使人感到“清爽”、亲切。
《波》的文学性,若以文学小说而论,其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文字而言,可称中上。而作为科幻小说而言,当称优秀。并非科幻小说的文学性应“降格以求”,因为科幻小说的特色--“科幻构思”的文学表达实是件难事,能把两者结合好确实难能可贵。《波》把科幻构思和文学表达精妙结合,情节波澜起伏、引入人胜,特别是冲破了“少儿化、科普化”的禁锢,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波》的科幻构思是读者和评论家极为赞赏的,作者从科幻小说“俗套”---外星人、机器人、星球大战、怪兽等窝臼中跳出来,别出蹊径在“高技术”领域展开幻想。作者令人信服地把他的“信息波”娓娓道来,使你真以为那神奇的“信息波”变化无穷、威力无穷,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其至可以摸,而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事实上并不真正存在。这种“感觉”确实奇妙、有趣,而且很有“科学依据”,怎么会不令人兴奋和好奇?作者通过“波”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描述了幻想中的科技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描绘了幻想中的科技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影响作用。读者既从曲折离奇的小说故事中得到了愉悦,又从中领略了科技发展幻变的魅力。由于《波》令人信服的科幻魅力,甚至有一位沈阳的大学生读者因此立志专攻“信息波”。
《波》完稿于1978年,1979年正式发表,距今已二十五年,但今日重读,其科幻构思“信息波”依然不失新奇,依然令人神往。而其“科学性”似乎更令人信服,其“虚幻性”因全息照相、网络、多媒体合成而日见“真实”。二十多年来,一直有人问作者,你的“波”能实现吗?几十年来,很多人也以“科学幻想”能否实现来衡量科幻小说的“科学性”。有人评介科幻之父凡尔纳时,就以凡尔纳当年科幻小说中的“奔月”、“潜艇”如今实现而大加赞赏,当“科学幻想”成为“科学预言”时,就印证了“科幻”的“科学性”,这种“科幻”就十分“伟大”。若以“能否实现”作为“科学性”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科学的科幻”必须是“科学预言”,以此标准来衡量《波》,能说“波”科学吗?至少二十五年前不能说,今天不能说,可能几十年后也不能说。那末“波”不科学,甚至反科学、伪科学?乖乖!按这标准来衡量要求科幻显然要把自己绕进去,要走进死胡同。看来这条标准也不科学。凡尔纳诸多“幻想”,有的实现了,科学!伟大!更多的没有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如用大炮轰人奔月等),也伟大!科学!因为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要告诉我们的是:“知识就是力量”,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可以让人上天、下海,科技变化无穷、威力无穷。他的“科幻”并不就是上天、下海的技术模式,而是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让人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人敢于幻想、敢于突破、敢于创新,这才是这位科幻之父真正伟大之所在。若要按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理论”和“技术”去做,潜艇可能永远沉在海底,而登月将粉身碎骨……
所以,我们来衡量《波》的科学性时,切莫以“可能实现”或“已在实现”来衡量褒贬。《波》中涉及了无线电、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科技,这是作者“科幻”的基础和出发点,说明“波”是关于这些科技的综合性“科幻”,通过作者的形象思维和幻想(不是推想、预言),形成“波”这一科幻构思,可以给人启示,但并不是真正的技术模式,能否实现作者是难以回答的,能实现最好,不能实现也无妨。不能要求科幻小说变成设计说明书。
《波》给人的科学启示,还是落脚到“科技变化无穷、科技威力无穷。”小范围讲是“无线电、信息技术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其科学意义还是重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上的。
《冰下的梦》
在王晓达的科幻作品中,《波》虽然“一鸣惊人”,堪称优秀之作,但影响最大的当是《冰下的梦》。且不说《冰下的梦》被多次转载、多次再版、重印,多次入选优秀科幻作品集……今日“网络”还可作证,键入“王晓达”,搜出的上百条“信息”,大部分都与《冰下的梦》有关联。
《冰下的梦》写的是
南极冰下神秘世界的故事,主人公依然是《波》中的军科社记者张长弓。但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文学都比《波》更胜一筹,其科幻构思也更为丰富宽广。无论从文学性还是“科幻性”来说,都“更上一层楼”。《波》主要是展示了“科技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王晓达曾说过,写《波》的初衷是无奈的班主任对不想读书的学生进行“劝学”,而《冰下的梦》不仅展示了“科技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还更多的关注了“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显然扩延了《波》的“劝学”作用而具有更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有一位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把读了《冰下的梦》写的“读后感”送给王晓达看,令他大吃一惊。原以为中、小学生读科幻,大部分都只是对“发展、变化和威力”感兴趣,如“变形金刚”、“阿童木飞天”、“太空怪兽”等等,而对于“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似乎难以理解。不料这位初一学生竟然写道:“我很喜欢王晓达的科幻小说,科学幻想新奇,故事逻辑性强,而且告诉了我很多知识和道理。这次暑假读了《冰下的梦》,使我想得很多,原来以为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和社会的,没想别有用心的人可以用科学技术来做那么多坏事。我不能太天真了……”这位学生是因为开学要交假期读书感想的作文而写的,给他看是向他“致意”,没有要发表或其他的意思。但王晓达读后,对科幻小说影响作用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这也是《冰下的梦》影响力的一个典型反响。
《冰下的梦》在故事结构上,运用的文学技巧比《波》更为成熟。《波》采用了“抽丝剥茧”层次递进,一步步设置悬念展开情节,虽然起伏曲折而“引人入胜”,但故事线索比较单纯,作为短篇小说是完全可以的。用音乐欣赏来比拟,《波》是一首优美的科幻咏叹调,而《冰下的梦》更像华丽的交响诗。篇幅较长的《冰下的梦》,作者除了继承《波》的成功经验“抽丝剥茧”逐步展开外,还巧妙地运用倒叙、插叙和故事套故事来设置悬念、营造氛围,把故事情节在跳跃的时空和更为宽阔的场景中展开,使读者开卷阅读就欲罢不能。据说,很多读者都是熬更守夜手不释卷,耽误了“好梦”而读完《冰下的梦》的。
一开头,主人公张长弓在
鼓浪屿疗养院望海兴叹,自己在南极冰岸九死一生被救,而在诉说一个多月离奇的历险经历时,却无人相信,反而被视为“精神不正常”而被遣送回国疗养……把读者的兴趣提起来了:张长弓怎么会躺在南极的冰岸?金质维纳斯雕像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什么不能令人相信的离奇经历?究竟他正常不正常?把一连串的疑问推出来后,再“从头说起”。在“引子”的悬念、疑问中,并没有特别的“科幻”味道。但随着张长弓支援北非联合共和国遇险,换上钛合金头盖骨……故事一步步推进,“科幻”不动声色地开始揉入情节,也为后面的“主体故事”埋下了伏笔。在南极千米冰层下现代化王国“RD中心”展开的故事,是《冰下的梦》的主体故事,也是全篇的社会意义主题所在。作者并没有正面宣讲任何观点和主张,而是通过“RD中心”中的人物--信奉尼采“超人哲学”、“希特勒主义”的雷诺长官、技术精深又情迷心窍的斯坦利总工程师、美丽的“复仇女神”维纳斯、术有专攻而唯唯喏喏、丧失“个性”的“Boys”,当然还有“双重思想”的张长弓……以及他们的错综复杂关系和活动,来展开故事表达主题。故事中的“洗脑”、“当面告密”、“统治世界、号令天下”以及“Boys”的卑劣,无疑是现实社会的折射。作者的喜恶褒贬让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来表达,让读者自己去领悟。科幻小说关注“科技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无疑是其文学性表现的深化,《冰下的梦》在这方面有了可喜的建树。 《冰下的梦》的语言文字,比《波》更具文学色彩,更有感染力。且看这一段:“蓝色的海洋一望无际,“风帆号”在海面耘出一道泛着白色泡沫的航迹。在有的人看来,可能单调乏味、平淡无奇,可是你仔细看看那波涛浪花,难道不比陆地上的奇花异葩更加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你能找出象浪花那样用流畅奔放的线条勾画、用神奇变幻的色彩装铈的花朵吗?你看那充满着生气活力、永不倦怠的波涛,那么气势磅礴、顽强勇敢、宽广开阔!假如你有什么愁闷烦恼,那么我要说,‘到海上去吧!’,在大海宽厚的胸脯上,你仔细去看看浪花波涛,那么一切愁闷烦恼都会消失而换得心旷神怡。”词藻并不华丽,但丰涵感情而极具感染力。也许作者自幼的“大海情结”在《冰下的梦》中得以释解,真的船造不成,就在“科幻”中姿情缔造那“冰船”特混舰队。语言文字含情就生动,就有感染力。王晓达对大海情有独钟,所以《冰下的梦》写得很美。
《冰下的梦》的科幻构思,确实新奇而丰富多彩:北非联合共和国的能源系统--水和液氢;太阳黑子爆发引发能源系统事故;钛合金头盖骨;“冰船”特混舰队;冰下“RD中心”;“脑信息攫取仪”;“BoyS”……作者绘声绘色描述得像真的一样令人信服,但这一切都是“纯属幻想”。为什么读者会对这些“纯属幻想”信以为真,而且愿意“手不释卷”地读下去呢?作者的文笔描绘、故事情节发展的吸引是一方面,而小说中丰富的科技知识以通俗、科普的介绍,为读者引导进入“科幻”创造了必要的概念和科学基础,是《冰下的梦》成功的重要一面。作者的这种手法,在《波》中已见成效,令人莫名其妙的“波”在作者娓娓道来的“科普”中逐渐被认识和承认了,读者在往下看时不再有“科技”或“科幻”的“硬核”阻塞。在《冰下的梦》中,“科幻构思”并不突兀而来强迫读者先得“认可”,而是从神奇的现象和已有的科技逐步引入,读者读着读着就认识、承认了,心悦诚服又兴高采烈地随着主人公去经历那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惊险历程,不会为“科幻”的莫名其妙而分心,乃至掩卷而去。而这些引导性的科技知识本身的普及,也是科幻小说的一个良性副作用。当然,过分强调这副作用,必然会影响科幻小说的基本功能,不能倡导。但与“科幻构思”密切有关的科技知识,已是科幻的必要有机组成,不必回避,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不能成为“知识硬块”而讨人嫌。
《冰下的梦》是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当称优秀之作。但一口气读完后还觉得“意犹未尽”,似乎作者和读者急于读完一样,也急于写完,有一些仓促的感觉。仔细想想,《冰下的梦》后半部,即在“RD中心”展开的故事,显得叙述多于描述,很多精彩、惊险的情节似乎没有充分展开。因此有“欲知详情”而“不得其解”的些微遗憾。若这是作者的“故意”,也不应强求,毕竟给你上了一桌好菜不能再挑三拣四的。而若确是作者主客观原因而“紧凑、压缩”或精简了,倒期望能充实补充。因为《冰下的梦》若能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会是一部精彩的
中国科幻大片,到时这“后半部”一定要充分展开以飨读者,不,以飨观众。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