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群,原名王景存,字览丰,号铁山人,博艺轩主,孟子故里邹城人。师承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现为中国名句印章馆馆长、中外酒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济宁市残疾人书画家协会顾问等职。先后为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己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肖像外交家袁熙坤以及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等国内外名人治印百余方,其単刀边款也因风格独特而广受好评,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
艺术特色
王景群的篆刻艺术主要体现在秦汉印风上,玺印其它较少,冲切并用,以平正光洁之姿出之,方圆兼备,又显得挺拔犀利,朱文高于白文;在浙皖两派之间,加之黄、邓影响,形成了收放自如、遒丽古拙的风貌;边款篆隶草真皆有,单刀边款最具特点及功力。曾遍临颜柳,参以褚意,又上溯魏晋,深得二王笔意,形成了疏朗俊美的书风。
主要作品
著有《中国名句印谱》、《中国名家闲章印谱》和《洪丕谟书名印谱》(与华政教授
丁建顺合作);《王景群书法篆刻选》、《博艺轩书画印文选》正在整理中。曾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张延龄手抄孟子》、《沉香收藏》,连环画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等三十余部书籍封底篆刻;偶发散文。作品和事迹曾在
中国书画报、
新民晚报、
齐鲁晚报、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上转载报道。
人生经历
王景群在认真的篆刻印章 晋森 摄
王景群是邹城市北宿镇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小患有
小儿麻痹症的他,在一次赶集时偶然接触到了篆刻,从此痴迷上这门艺术。2012年底,王景群获得中国“兰亭杯”大赛三等奖,并相继给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瑞典诺贝尔终身评委马悦然等国内外名人篆刻印章。
“赶集”让他迷上篆刻
50岁的王景群出生于邹城市北宿镇大贾后村的农民家庭。在他四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尽管积极治疗还是落下了走路跛足的后遗症。初中毕业后,王景群一次在北宿镇赶集时,偶然看到了一个在集市上篆刻的人,他蹲下看得入了迷,并决定自己也要做篆刻。回家后,他先从学习临摹,开始了自己的自学生涯,“但自学进步比较慢,所以我想拜师学艺。”王景群说。
1984年,王景群进邹城拜当地有名的孔佩先生为师学习刻字,但不幸的是,孔佩先生二十六天后突发心脏病去世。“我当时说服师傅的家人,把师傅的店铺先接了过来,让我在城里有了个立脚之地。”王景群告诉记者,不服输的他又开始遍访名师,继续提高自己的篆刻水平。
1992年前后,王景群到北京拜访著名书法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先生。不料介绍人中途退出,加上刘炳森比较忙,王景群连续等待三天都没有见到。“当时想不见到人我就不回去。”王景群告诉记者,几经挫折后,王景群终于见到了久仰大名的刘炳森。王景群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后以及他的真诚,让刘炳森深受感动,并当场表示想给王景群写一幅字。王景群回忆说:“我说了四个字,‘室静兰香’,他连声说好,这也正是他喜欢的内容。”从此以后,王景群和刘炳森结下了缘分。
“刘炳森老师实现了我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给我带来动力,让我终生难忘。”王景群很有感触地说。近些年来,不满足于现状的王景群又游艺于京、沪等地,先后求教于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著名篆刻家熊伯齐、刘一闻诸先生,并得到他们的指点。
先后为多位名人刻章
王景群在篆刻上曾摹刻了数百方秦汉古玺,又潜心研究明清流派印艺,篆刻艺术主要体现在秦汉印风上,朱文高于白文;在浙皖两派之间,加之黄、邓影响,形成了收放自如、遒丽古拙的风貌。王景群对篆刻的痴迷和坚持,让他获得了成功,现为中国名句印章馆馆长、济宁市残联书画家协会顾问等。
在篆刻界有了名气之后,王景群先后为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恩师刘炳森,肖像外交家袁熙坤以及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等国内外名人治印百余方,其单刀边款也因风格独特而广受好评,书法篆刻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给李肇星部长前后刻了两次,都是姓名章,第一次刻得比较小,可能李肇星部长看到我写的比较好,又让我刻了一次,让他比较满意。”王景群表示,“下一步把篆刻完成的百方中国名句印章,筹备成印章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国学和书法篆刻艺术,再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做一点贡献。”
谈起成功,王景群很低调,“作为一名肢体残疾患者,我深深地明白身体的残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给我至亲的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和负担。但我坚信,我们残疾人的生命,依然可以灿烂如花,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王景群坚定地说。 (来源:
齐鲁晚报)
洪丕谟书名印谱创作记
在
洪丕谟先生仙逝近五周年之际,全套99方的《洪丕谟书名印谱》创刻完成。
洪丕谟先生生前有“江南才子”、“上海滩上一枝笔”之称。他一生编著创作出版了125种著作,其“洪体”书法亦为世人所称道。有感于成为洪先生的入室弟子后,我有幸在书艺研习和学术研究上得先生亲炙,获益匪浅,这为我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想自己研究中国传统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史成果颇丰,三本学术论著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且奠定了我在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地位;中篇小说发表多部,有六篇被《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碉堡》还被选入
人民文学出版社权威的年度选本《21世纪年度小说选·2008中篇小说》,且引起了海内外的热评。更为可喜的是,我创作的50万字的长篇小说《收藏家》在2008年被列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在2009年又被列为
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小说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书法上也大有收获,形成了自己的书风,企业家和书画爱好者纷纷购藏我的书作,仅去年夏天就由画廊售出数百件……
常言说学生是老师的作品。我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自己勤奋工作和方法正确,更与当初洪先生的指导和他的精神鼓励密不可分。为感谢恩师的栽培,在我完成《金石千秋——中国古代篆刻审美评说》一书时,自然而然想到要用金石篆刻这一载体为老师做件事情。前贤钱君陶曾创刻《鲁迅笔名印谱》,当代刘一闻创刻《心经》套印,想洪先生生前出版125种著作,而我又收齐了这些著作的所有版本,可以为先生创刻一套《洪丕谟书名印谱》,唯洪先生才享得此殊荣。见贤思齐,于是马上动手运作。我计划在洪先生著作中选出96本较重要的刻96方印章,再刻一方“洪丕谟书名印谱”和“蒲斋珍藏”、“蒲斋墨汇”,以应九九之数,寓意传之久远。
感谢明云四宝堂主人曹民福的鼎力相助。
曹民福先生得知我要为洪先生创刻一套印谱后,先为我收集了150方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等上好印石,后又为我引荐篆刻家王景群先生。人际交往讲究一个缘字。待王景群先生创刻了十来方印章,我细细品鉴觉得不错。为慎重计,我又将印章让姜玉珍先生过目。待得到了姜先生的认可,我才选出品质、印钮、色彩和造型俱佳的印石请王景群刻制。
感谢王景群先生的倾心创刻。
王景群字览丰,号铁山人,为山东邹县亚圣孟子故里人氏。1963年生,自幼学书习印。曾遍临颜柳,参以褚意,又上溯魏晋,深得二王笔意。在篆刻上曾摹刻了数百方秦汉古玺,又潜心研究明清流派印艺。成年后的王景群前往北京学艺,拜书法名家刘炳森先生为师。在刘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王景群刻苦研习,于书艺印艺大有收获,逐步形成了疏朗俊美的书风,亦形成了亦刚亦柔,收放自如,于方寸间显现万千气象的印风。王景群先后为其恩师刘炳森、外交家李肇星、雕塑家袁熙坤、美国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蔡楚天等各界名人治印百余方,其单刀边款也因风格独特而广受好评。
王景群曾为多本著作刻制封面或封底印章,他的篆刻与书法作品在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这次王景群先生接受礼聘为洪丕谟先生书名创刻套印,他自知意义重大,一者是我作为弟子奉献给恩师洪丕谟先生仙逝五周年的祭礼,二者他也欲在篆刻艺术上有一番突破和创新。王景群苦思冥想多时,暑期返回邹县老家,花两个月设计出了全部印稿。金秋时节,王景群重返上海,一鼓作气创刻毕99方印章。他又反复捡视斟酌,将不如意者重刻,历时一年总算大功告成,此举亦得到姜玉珍先生的高度赞赏。
观赏如秦皇陵兵马俑一般排列的印章阵,我和王景群感叹良多。有人曾怀疑我有否定力主持完成这项工作,亦有人怀疑王景群有否能力创刻出这套印谱。常言说事在人为,有此心有此能力又有此定力,创刻完成的《洪丕谟书名印谱》比预想的还要好些,足以告慰洪先生的在天之灵。
99方印章静静陈列于蒲斋书案。印花和边款已经精拓完成,愿此凝聚了我、王景群和曹民福三人不少心血的《洪丕谟书名印谱》能顺利出版。
2010年元月3日于蒲斋
图书序言
庚寅仲冬,丁建顺引王景群携《历代名家闲章印谱》来得涧楼请我作序。丁建顺是我多年朋友,著述颇丰,除研究中国艺术史外,小说创作亦取得不俗成就。写作大都在电脑上击键输入,但仍然是件累人且持久的工作。可丁建顺于写作之余陶冶金石篆刻,出版了《金石千秋》一书,同时辑录其师洪丕谟先生著作96种,延聘印家刻制成《洪丕谟书名印谱》,接着又策划摹刻了这套《历代名家闲章印谱》。而丁建顺延聘的印家则是我的山东老乡,来自孟子故里——邹城的王景群先生。
我和王景群缘结篆刻。据王景群自述,数年前他参观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内的刘一闻艺术馆时,他对展厅内那些各具风貌的篆刻、书法、墨竹和壁龛中陈列着的反映我艺术创作和学术状况的二十余种著作极为敬佩,继而萌发出来上海拜访我,当面聆听我诠释篆刻艺术的想法。
王景群自幼因患
脊髓灰质炎而跛右足。虽行走不便,然其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圭臬,经数十年浸淫,练就了一手娴熟的技艺。检阅其摹刻的《历代名家闲章印谱》,除了得益于秦汉古玺,还可以感觉到他对明清以降的流派印艺所下的功夫。此印集收入的96方闲章大都为历代名家所创刻的闲章佳作,而将下限宽展至现当代,也足以显露了其不薄今人的审美取向。以此法对中国篆刻史作一番系统的温习和回顾,也不失为篆刻艺术的借鉴传承之道。欣赏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可以得窥王景群融南北刀法与篆刻理念于一体的功力所在。
考察中国篆刻史,举凡获得成功者,无论是上溯秦汉还是师从明清流派,篆刻之道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和探索创新。
我曾经说过,当篆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你就会对从属于法度的若干关系,重新作一番的思考。艺术创作必须具有法度,这是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先决条件。然而对法度可以有比较宽泛的理解,即法度是前人定下的一种必须遵守的程式,此其一;也可以是把握传统的精确内涵后,所创的新的游戏规则,此其二。从前者看,法度是难以改变的。而从后者看,法度则是开放的,有生命力的,我倾向于后者。
初入门者,以第一种法度为要旨。当进行到第二层次时,后一种法度开始显现其作用。此式即为技进乎道。所以,我认为对法度的理解至关重要。有的人十分勤奋,创作状况也可以,但思想观念对法度理解不透,所以拘泥于某种程式,不敢逾前人设置的雷池半步,结果只能亦步亦趋于前人。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不乏其例,像吴琚、钱南园等就如此。
我想所谓的法度是对传统内质的把握,而不是对某些条条框框的拘泥。正是从这一点上看,率逸不一定无法度,而整饬不一定就有法度,而创作的形象因此也会具有独特的内涵。所以,在这里我以为法度是一个前提。法度不是如何去破,而是如何去理解。历史上那些创作成功的名家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有不少热爱篆刻艺术者曾向我提出,在具备了一定的创作功力之后,是崇效工一路刻印风格还是放一路的刻印风格为好?要我说,这两种风格都好,关键在于要按每个人的基础来决定。这个基础,首先包括审美高度、功力深度和理解角度,当然还要揉进作者的性格特点来作考虑。在逐渐步入自己的创作状态之后,对于前代作者作品的借鉴和风格取舍,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王景群做得较好。他具有长期治印的经验积累,具有开放性接受各派篆刻理论的态度。在完成了《洪丕谟书名印谱》和《历代名家闲章印谱》后,还计划创刻一套《历代名家格言印谱》。
我以为,有着对篆刻艺术的热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有着有见识的朋友的砥励,有着持之以恒的精神,王景群欲登上篆刻艺术的大雅之堂,便是可以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