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任(?-1688年),字宏宇,奉天人,清朝汉军正黄旗,
天聪八年(1634)举人(误,天聪八年举人实为王来用,非王来任)。清代康熙四年以副都御史巡抚广东。
王来任 ,中国
清朝官员,在逝世前不足一年,上任
广东巡抚一职。由于当地受到迁界令的影响,居民生活受到很严重的打击。于是他便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居民实际的影响情况,结果辛劳之下得到重病。他曾联同时任广东总督周有德,上疏康熙皇帝,极力请求复界,可惜疏书未及呈上便已病逝,幸于翌年(1669年)朝廷终允复界。
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广东巡抚王来任在巡视粤东海疆时,来到了新安,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民请命,冒死奋笔疾书,写下了向大清朝廷请求复界的《展界复乡疏》,直接上疏康熙皇帝。
康熙六年,
周有德升任两广总督,再次复呈王来任《展界复乡疏》,并随疏附信“广东沿海迁民,久失生业,今海口设兵防守,应速行安插,复其故业”,明确表示支持王来任的奏疏。
在迁海问题上,王巡抚因同情迁民,执行上司命令不力,康熙七年(1668)被罢官还京,不久病倒不起。然而,他挂记广东迁民之苦,冒死写下《展界复乡疏》,以劝清廷展界,让迁民回乡复业。他在奏疏中道:“微臣受恩深重,捐躯莫报,谨临危披沥,一得之愚仰祈睿鉴,臣死瞑目。”他直言粤迁界参事,数百万迁民流离失所,每年抛弃地丁粮银30余万两,又置重兵,驱使未迁之民筑墩台,树椿栅,乃劳民伤财之策。他巡抚广东两年多,从未听过郑成功大逆侵掠之事,所见的都是迁海之民被逼为盗。如展边界,这些为盗之迁民,会卖刀买犊了。他力陈建言:“将原迁之界悉施其禁,招来迁民复业耕种与煎晒盐斤”。王来任披肝沥胆之奏稿,被康熙皇帝诏许之。
清朝康熙八年,朝廷下诏,同意展界复乡。被迫离乡的边民们开始回迁,回到自己的家园。而王来任却因为操劳过度,不幸病逝了。西乡人民有感于王来任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恩德,于是自发捐建了这座“王大中丞祠”。
在深圳市
宝安区西乡真理街和巡抚街的交界处,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祠堂,又称巡抚庙,大门石额上书“王大中丞祠”五个大字,两侧刻有石联:“巡粤表孤忠,耿耿丹心,奏牍两章留史册;抚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讴思万载仰旌常。”300余年的王大中丞祠成了西乡人的“文化地标”,王来任“勤廉守正”的精神品格也激励着一代代的西乡人。年逾七旬的“老西乡人”黄泰昌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小时候就听长辈讲这段历史故事。退休后,黄泰昌义务守护这座祠堂,坚持每天六点到丞祠开门通风,打扫卫生。
1987年,王大中丞祠被列为宝安区第一批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王大中丞祠被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西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启动王大中丞祠修缮工程;2017年西乡街道进一步挖掘丞祠历史文化内涵,将王大中丞祠升级改造为“一中心两基地”,即王大中丞纪念中心、感恩文化教育基地、勤政为民教育基地。
清雍正《广东通志 名宦志 王来任列传》:“王来任,字宏宇,奉天人,天聪八年(1634)举人。康熙四年以副都御史巡抚广东。时粤地屡经盗寇,赋役未减,平靖两藩轻视民命,来任至,安集流亡,咨询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