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国,男,
汉族,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
漳州市,安徽省
合肥市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野战外科学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5年12月12日,王正国出生于
福建省漳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人。
1950年—1956年,被分配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军医系学习,后毕业。
1956年—1962年,被分配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作军事医学研究工作,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3年—1983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3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外语考试,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学习,在费城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被该校任命为医学院教授会成员。
1984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0年—200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学部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70年,王正国被安排负责冲击波损伤研究这一课题,他8次出没核爆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反复对冲击波的杀伤效应、量效关系、安全标准进行考察和试验,利用外出学习和出国考察的机会,观察各种爆炸物的伤害现象,王正国还在地震的瓦砾废墟中,在燃烧的阵地上,探求冲击伤发生的规律和机理,王正国首次在世界上创造了“监视条件下充分输液”的方法,降低了重症冲击伤病人的死亡率。
1984年,王正国带领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通力合作,经过3年攻关,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生物激波管,它和以后又相继研制成功的中小型生物激波管组成了一个生物激波管系列,可以模拟任何条件下、任何当量级的爆炸物所产生的冲击波。
20世纪90年代后,王正国和他的博士生们很快研制出了系列生物撞击机,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模型、量效关系、致伤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1998年,王正国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深入研究的领域:把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引入创伤救治,他又开始了中国“分子创伤学”的研究。
据2020年4月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王正国主编专著39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60余篇。
截至2015年12月,王正国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
人才培养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王正国培养博士生50余名。
王正国是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是该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
2010年5月11日,王正国来到
湘雅医院讲学,作了一场题为《青年医师成才之路》的讲座。
2015年12月3日下午,王正国为
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学院4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一场题为《青年人的成长与成才之路》的讲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王正国的带领下,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率先在中国国内开展了交通医学研究,先后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交通医学研究所、第一个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
2003年,王正国担任实验室主任的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成为全军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正国在谈到如何培养科研素质时,将其归纳为兴趣、创新、求实、勤奋和毅力,认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取得成功;王正国还提倡青年医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爱国观念,善待他人,谦虚谨慎;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金钱观”, 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王正国强调,在人生成长路上应按照自己的兴趣做选择,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金钱观”,同时要善待他人,形成谦虚谨慎的作风。在谈到如何培养科研素质时,王正国将其归纳为五个基本要素:兴趣、创新、求实、勤奋和毅力,不过分追求个人名利,不弄虚作假;在讲到自我修养时,王正国以不同人对M的不同联想引导师生树立“爱我中华”的理念,“对于M,有人关心的是money,有人关心的是motherland”。
王正国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具有知识和科学的探求精神,如果不具备这些,那就是真正的“无产者”;要想做学问,就要甘于清贫,不怕寂寞,乐于奉献。王正国时常鼓励学生要有雄心,敢于超过老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王正国兼任国际交通医学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医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副主席,国际《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杂志副主编,《
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总编辑,《解放军卫勤杂志》编委会名誉主委,《
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编委,
中华医学基金会常务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等职。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王正国的父亲是一位军医,母亲是小学教员。1936年5月,由于时局的变化,父亲将母亲、姐姐和王正国送到安徽滁州外祖父家。
王正国的外祖父是一位机关小职员,家有薄田数亩,因家庭人口多,故生活颇为拮据。王正国的母亲依靠小学教师的微薄收入维持着生活。
1945年抗日胜利后,王正国的母亲打听到父亲住在北京,并已再婚。经与亲友们商量,母亲决定,只身北上,母亲到北京后,父亲躲着不见,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返回滁州,回来后卧床不起达一月余。母亲多次泪流满面地对王正国的姐姐和王正国说:“父亲已把我们抛弃,你们今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勤奋读书,好好做人,只有这样,将来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此后,母亲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对他们的培养上。她要他们和家境贫寒而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交朋友,让他们担水、扫地,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平时穿的是带有补丁的衣服,粗茶淡饭,同时,还教育他们做人要诚实,人要有骨气,不要做势利小人,对于给过自己恩惠的人,要永志不忘,给予回报,所有这些,对王正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正国很节省、很“抠门”,生活非常俭朴。穿衣服从来不讲究品牌,大方得体合身就行;饮食上从不挑剔,吃饱、营养跟上就可以。就连王正国办公桌上的笔筒子,也是用过的茶叶盒;平时写文稿,总是用打印过的废纸,连一张白纸都舍不得浪费。
人物评价
王正国为推动中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
王正国是中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武汉市汉阳医院评)
正是因为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王正国才开拓了中国冲击伤学、创伤弹道学和交通医学研究,引领创伤医学发展,始终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创造了诸多中国和世界“第一”。(
科学网评)
王正国以其睿智和坚毅,不断地跟进世界军事医学的最新发展,使中国的冲击伤研究、创伤弹道学以及交通事故伤研究接连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网评)
人物影响
1996年以来,王正国和妻子朱佩芳先后捐资200万元设立“院士青年科学研究基金”,专门用于扶持青年科研骨干的成长成才。
2001年,王正国和妻子朱佩芳捐资50万元,为安徽省滁州市贫困山区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2007年5月23日,位于重庆边远山区的开县兴业小学遭受雷击,王正国和妻子朱佩芳捐款50万元用于校舍重建。
2012年3月30日,王正国和妻子朱佩芳捐款50万元用于筹建重庆巫山县南峰小学科技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