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斋(1896-1972),原名子豫,
回族,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文化街人。
人物生平
王毅斋原名子豫,河南杞县人。1896年出生于杞县城内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906年上小学,教师孙子纯系同盟会会员,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9年(时年十岁),一次在题为“何以救中国”的作文中,王有“非民主不足以救中国”之句,作文本被人拿走,说这是反对清朝,要向县里告发,经家中托人用钱疏通把作文本收回烧毁,才免了一场灾祸。年十四,进入开封中学读书,未毕业又插班到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当时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家任家庭教师教德文和数学。1916年辞去。1917年至1919年先后在长葛县中学(一年)和开封一中任教。1920年赋闲在家。1921年至1922年在陕西省长公署(刘镇华任省长)任译电室副主任。时封建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压迫,使中国国势不振,民生日整,他感到要改变中国现状,必须从政治经济上进行改革决定出国学习政治经济学。得到舅交资助旅费,于1923年至1928年,先后赴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留学用费,除地方教育经费的补助外,还要靠自己业余做翻译的收入来维持。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刘任蒋介石系统之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不到三个月,他便被撤职。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毅斋挥笔写下悲壮感人的《泣告河南大学同学书》,号召青年学生成立“抗日救国敢死团”。河南大学学生纷纷响应,“抗日救国、勇赴国难”的正义呼声在河大校园日益高涨。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王毅斋积极捐款、捐物,慰劳上海抗日军民,并在河大进步学生中组织“反帝读书会”,以“青年应向何处去”为论题,抨击不抵抗主义。与此同时,他还出资在家乡杞县创办了有名的大同中学,聘请河大进步师生(多数为中共地下党员)到大同中学执教,使这所学校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豫东的一个红色堡垒,培养抗日干部的革命摇篮。1933年,他又在河南大学创办《今日》半月刊,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的罪行。1935年暑假,河南省政府胁迫河南大学以王毅斋思想“左倾”为借口,将他解聘。
被解聘之后,王毅斋亲自担任大同中学校长,大力倡导陶行知的“小先生教授法”,让学生订阅革命书刊,在学校广泛开展大众语文运动。在他聘请的教师中,中共地下党员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王毅斋经常给全校师生做抗日救国的演讲,还亲自带领师生进行街头宣传和游行示威。1936年到1938年,大同中学学生成批开赴抗日前线,不少学生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沟。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大同中学学生就达370人。大同中学学生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是和校长王毅斋的辛勤培育分不开的。
1940年,王毅斋应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嵇文甫之约,再次回到河南大学,并被聘任为经济系主任。在河南大学四处搬迁条件异常简陋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建起经济系资料室,捐资购买近1000册书刊。他鼓励进步学生广泛传阅《资本论》,辅导高年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
1947年3月,王毅斋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并担任负责人。5月,全国“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运动爆发,王毅斋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南京请愿,并因此再次被解聘。1948年6月开封首次解放,王毅斋和河大进步师生三百八十余人率先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延安新华社称这一壮举是“文武两支大军在战略要地中原的胜利会师”,号召全国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任命王毅斋为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他与陈毅、嵇文甫一起为创办中原解放区的这所人民革命大学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封第二次解放后,他重回河南大学,任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他为河南大学的振兴、为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和统战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1957年5月“反右”前,他历任中原大学教员、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中苏友协副会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从1950年11月闻民盟河南省支部筹委会成立至第一、第二届委员会(1957年5月“反右”斗争以前)期间,他负责河南民盟的领导工作。每逢会议,他总是亲自主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他外貌严肃,实则平易近人,从来没有领导的架子。大家尊敬他、亲近他,都以“王先生”称之,而不称职务。他在领导民盟工作中,举凡重大问题,都及时同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联系,交换意见,他常说:“党之所好则好之,党之所恶则恶之。”他常对盟员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民盟;我们热爱盟,更应该热爱党。”对机关党、团员干部也很尊重,遇到具体问题,他总要先与党、团员干部交换意见,形成了机关的良好民主作风。
他服鹰马克思主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理论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在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中,他带头“下水”作检查,并在省、市(开封)盟员大会上作自我检查报告。1954年全国第一一次实行征兵制,他带头让儿子王虎去参军。他是以省民盟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欢送子弟兵的大会的。会上他说:“我以家长身份来说话,我仅有一个儿子,我最爱我的儿子,我更爱我的祖国,所以我把我最爱的儿子贡献给祖国。”
他对共产党交给的工作,总是欣然应命,尽力完成。1951年五月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检查“三大运动”在农村开展的情况。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河南分团任副团长,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回国后,广泛进行传达,并在《河南日报》发表文章《最可爱的人和最可爱的事》。1954年,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他带头认购。从1953年到1956年,河南农村多次遭受自然灾害,他以年近七旬的高龄,多次率领慰问团,深入农村,进行视察、慰问,跋山涉水,亲到田间、农舍,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还带头捐款捐物,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每次回来,都要把自己了解的问题和群众的要求及时向省里主要负责人汇报。1957年元月,省里组织慰问团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其时大雪封山,寒风刺骨,他不顾自己患气管炎,带病参加慰问。五月间,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王毅斋为人刚毅廉直,胸无成府,有时不免过于自信,吟名节,喜议论,容易给人以口实。
王毅斋被错划“右派”后,撤销了盟内外主要职务,仅保留河南省政协委员和民盟河南省委员会委员,被送到新乡师范学院图书馆监督劳动。在十年动乱中,受到迫害,情况更惨。1969年随同新乡师院师生下到封丘县农村劳动。王毅斋被错划“右派”后二十多年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他始终坚持他不反党,并说:“我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弄清楚。”1970年7月他写了一首题叫《病中怀念党》的诗:“人皆有母我独无,以泪洗面歌当哭。少壮原欲显身手,老大婴罪合伶孤祖国向无兹伟大,同胞唯有今幸福。一切光荣归于党,万岁万岁振臂呼。”临终时还对夫人穆镜涵说:我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我还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又说,他很怀念中共河南省委几位领导同志。
人物逝世
1972年9月,他随间学校回到新乡,因患肺炎于九月十四日含冤逝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中共河南省委于1979年7月为王毅斋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于七月五日隆重举行了追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