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门墙将正殿与南屋分成南北两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东西长、南北窄。正殿前,院内四角栽有4棵粗壮高大的柏树,树冠遮天,树皮沟纹均呈螺旋式上升状,令人称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准确年代虽无从考察,但据《
王氏族谱》有关记载,可知初建的时间大致在明代。
1369年(明洪武二年)王姓迁居张相公庄后,自三世王秀陆续出现人才。五世王景,儒学生,明正统年间“充吏通许县县丞”;王官“少入黉宫,长复充吏”;王鼐国子监生;六世王延寿岁贡监生,先任东昌府清平县教渝,后升任河南陈留县知县。最早的王家家庙约在此时建成。初落成时,南北大街尚未形成,王家家庙处王氏老墓田以东,祠堂大门向南,规模尚小。 此后,王氏人丁兴旺,清代又出现一批秀才、举人,康熙、雍正年间王世睿、王尔藩先后考中进士。为宣扬王姓昌盛,在雍正年间由王世睿主持重修王氏家祠,规模扩大,大门改向面东。施工后在殿前立有碑碣,碑阴镌刻有王世睿诗一首: 无义之财火上冰, 来时有影去无踪。 只要正义守公道, 自有神明暗视中。 1852年(清咸丰二年),王氏宗祠再次扩建,出现了后来的规模。据《王氏族谱》载,“其珍、字待聘,监生,举乡饮大宾”,“公与众族公议,鸠工庇材,捐资倡修筑家祠,未及年余而家祠焕然一新告竣矣。”自清末民初起,庄人在祠内办学、办公。建国后一度做粮所仓库,后又为向阳小学校址,今为一村幼儿园址。原来的建筑已经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