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峰,字湘泰,号泳棠,别署铁竹斋、泉韵楼、金沙轩。1957年8月生,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
人物简介
王永峰,字湘泰,号泳棠,别署铁竹斋、泉韵楼、金沙轩。1957年8月生,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河南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河南省特级教师,新乡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新乡市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新乡市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新乡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参加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大展,第四届金鼎奖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金奖),全国第二届书画院作品联展(获百佳书画家称号),新神采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入围奖),第七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郑板桥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首届书圣杯国际书画大赛(银奖),全国监察系统书画展,全国教师书画展(优秀奖),河南省书画名家交流展(优秀奖),亚星杯首届河南省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书画大展(一等奖)。作品载入《中国书法选集》、《当代名人手札墨迹》、《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中国书协会员百人作品精选》、《中国书法精品大观》、《中国百位书画家精品集》等,并被多种书法专业报刑登载和介绍。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一、二、三、四届篆刻艺术展,入展西泠印社二届篆刻作品评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作品大展。入展第三、四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获全国明星杯书画大赛金奖,第二届国际肖形印大展国际大奖,《书法报》第二届“黄鹤奖”中青年组银奖,河南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银奖。篆刻作品编入《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印》集、《西泠印社篆刻联展精品集》、《印缘》等。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于各级刊物并入编各种书法专集。多件作品被政府部门和文化单位收藏,书法被黄河碑林、巩县神墨碑林、开封翰园碑林等多处景点和碑林采纳入刻石碑。作品收入《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多种大型作品集。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撰写篆刻札记——《雕虫心迹》于《篆刻》杂志连载,作品及传略于《书法》、《篆刻》等报刑及电视台专题介绍。出版于《中国篆刻百家-王永峰卷》和《王永峰篆刻集》。
社会评说
就艺术来说,从传统的土壤中长出来,通过优化乃至异化,凭着自己的个性张扬,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艺术界标新立异的效果,一直是近些年来艺界高扬、热吵并企盼的话题,同时也是当下一代艺术家们心知肚明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经济浪潮激荡出的浮躁心理,加之世俗如流的功利心诱惑,一些艺术家们,特别是一些年轻艺术家们,总是难以在当坚守处坚守,总是正道斜出。他们不能够静心敛气地深耕。以致造成艺界频频出现风急花落,可悲可叹的景象。一些本来很富有才情的艺术家,因急于求名获利,不甘寂寞之苦,草草选择舍本求末的歧途。而最终在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下,或畸型地疯长,或有形无神地蔫然萎靡。这种现象,实在是那些真实关心艺术事业前景的人们,心事沉沉并胸有茅塞。
最 近,读了王永峰先生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
无论永峰先生的书法作品,还是篆刻作品,睁眼就有一种熔铸古今,推陈出新的新鲜感。就其书法作品而言,先生的书路很宽,真、草、行、隶、篆,但又不是泛泛的皮毛之涉。无论其篆书、隶书,还是行书、草书,均能透露出很深的传统功力。即是借用现代的书法表现形式,也能让人读出其传统书法之实力和古韵。尤其是先生的篆书,既深得散氏盘的那种浑朴雄伟、敦厚圆润并凝重流畅之底蕴,同时在笔力、骨线上也承传了吴昌硕、
邓石如用笔之精要。因此,先生的篆书作品,营造出的整体效果是:涩而不滞,凝重端庄,底蕴丰厚,神韵具现。如先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政通人和”“品逸于梅,人淡如菊”等作品,乍一看,其根生散氏盘,尤其在用笔和结字上,但若仔细赏析,便可以发现它们同时熔铸了历代篆书大家之精粹。尤其是在章法把握上,不仅蕴含着吴昌硕作品中那一泻千里的酣畅之气,同时也把
邓石如的大家之风体现得十分到位,可以看出先生对那些彪炳千古的篆书大家书写艺术优长的借鉴,早已熟烂于心,并能够娴熟地借助于自已的思想,在一个自由奔放的空间,随意表现。那种自由表现的程度,已经到了心中所有,笔下尽现的地步。就其行书而言,仅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乏新颖、现代,但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读出二王之俊逸,米芾之机巧,王铎之险绝,吴昌硕之凝重,
沙孟海之霸悍。也就是说,永峰先生的精巧成熟,全是在他对古代大家书写艺术特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先生的书法,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有了自己的形式飞扬,笔法沉实、厚重之面貌。
与书法相比,永峰先生的篆刻艺术更为纯熟。追溯其创作印痕,我们不难发现,先生走过的是一条对传统熟练把握基础上的开拓与创新之路。据先生回忆,第三届全国篆刻展,他是以超常的汉印功夫打入的。能传统功夫,在一向以创新为突出主题的国展上崭露头角,足以说明了永峰先生的传统功力已经达到了令人眦目的地步。但永峰先生并没有因打入国展而陶醉。相反,正是这次国展使他有了空前的震撼和反思。他敏锐地观察到了篆刻界的最佳状态是正在以工整向豪放迈进。面对这种悄然兴起,却又是必然导致的新趋势。一种“变”的新理念,立刻主宰并统领了永峰的审美意识。然而,变,向何处变?高手如林的背景下,变何容易?他在不停地思考着这一问题。汉印的特点是:线条横平竖直,细润平滑,稳健骏逸;章法工整端庄,清雅秀丽;字与字之间,平分地盘,不忍不让;字体结构,均衡有度、无参差之变化,无疏密之悬殊。刀法上讲究和风细雨,不疾不厉。在如此基础上求变,无疑是一次审美意识上的颠覆。其中的困难,不言自喻。但这一切并不能改变王永峰的理念和信念。他开始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向自己选定的目标走!
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思考自己,另一方面又把目光投向许多老师,分析和借鉴他们的章法、刀法。历经数年的努力,他的辛智终于得到了第四届全国篆刻展的认可。认可的显著标志是:他的作品无论从章法、刀法,还是边款设计上,都有了深层次的飞跃和革命性的突破。就章法上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丁敬之钦、卧游千里、十钟山记、佛家禅宗等面貌全新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章法上打破了传统汉印的结构,同时,在刻画的走势和刀法的运用上多了许多玄妙和变化。如“卧游千里”这块印章的特点,“卧游二字不仅整体上大,就二者之间,也是变化多多。字形上卧小游大,卧左密右疏,游字的三滴水不仅呈三竖下冲状,且在冲的过程中微微倾斜,有收有放。千里二字,千小里大,卧千之间较大的留白,与游字三滴水下边的空白,形成呼应。加上刀法上冲、切并用,整幅作品显得疏密有致,扑拙灵动;大起大合,气势恢宏。另一幅作品“十钟山记”,除章法上更加大胆地张扬外,用刀上显得更为娴熟。如十字和钟字的比例几乎是六比一,山字和记字的设置更为绝妙,山活像一块大石头,记犹如一幅行将砸开的架子,加之流畅轻巧的刀法,左边五刀,轻中见重,右边弯弓处似断又牵。这种刻意,让人不难想到艺术家是在一种激情飞扬,而又百般抑制的状态下,完成本作品的。“佛家禅宗”给人的感觉更是炉火纯青。章法运用上,显出了纯情下的理性,刻画走势上更加讲究内在呼应。如佛字的两竖和宗字下边的三竖,相向取势,对照呼应,自然为整幅作品增加了动感。宗字下边的三竖,故意让刀法留下斑剥之痕,使整幅作品显得古朴刚健。永峰先生的边款更让他的才情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于自然中求变化,于洒脱中求工整,于形式中求内容。或于瞬间刻下一片洋洋洒洒落雪般的文字,或即兴构勒小景,配以妙趣横生的小画。如他把郑板桥的一首小诗“四十年来画竹枝……”图文并茂地搞出来,图夹中间,文具两侧,几根如线样的小竹,虽率意入画,却依节而立,诗意物情同在,风情风趣均得。找到了这一切后,永峰先生像是打开了一扇多年紧闭的天窗,他如龙入渊般跳了起来。接下来他又顺势找到了以性情入印,以情传神的新感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以肖象印为选择载体,一口气刻了上百方。到了1998年,他又开始了专项的以古文化入印,开启了他以增强印章的古朴厚重感为目的的探索历程。这项选择,自然离不开楚典。于是,他从楚典里择珠般择出:半边天。马、玉环、月如钩、长安古钟等上百个精练词句,并一口气刻了个痛快。
永峰是个有心人,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他用札记形式,记述了他的每一个艺术脚印。
功夫加思想,再加功夫再加思想,这自然使永峰先生摆脱了不成功的道理。
汗水浸出了谷子,汗水浸出了艺术,任何一位成功者脚下的台阶,都是汗水铸就的。永峰先生也如是!
作品赏析
王永峰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