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原湖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王治国,1923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3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王治国同志随部队南下湖南,先后在湘潭市、湘阴县、湘潭地区、省委、省政府、省顾问委员会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1992年12月,从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1995年1月,中央批准王治国离休。2004年2月,中央批准王治国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人物履历
王治国,1923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3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4月,以军分区宣传科长的身份随军南下。先是在岳阳整编训练国民党岳阳县自卫团。随着南下的部分军队干部转入地方,王治国被安排到湘潭地委办的建设学院工作,1950年3月调任湘潭县委委员兼城关区区长,建市后改任湘潭市市长、市委副书记。
1952年7月,任湘阴县委书记。
1954年,王治国任湖南省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南洞庭湖的指挥长。
1956年春,王治国接任湘潭地委书记
1957年,王治国列席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
1964年,湘潭地区分家划为湘潭、岳阳两个地区,王治国调回省委任省委农村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农林水办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1965年,大型水利灌溉工程——韶山灌区上马,王治国任副总指挥兼副政委及工程党委书记。
1969年秋,恢复工作,任湖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农村组副组长,后任省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省委农村领导小组组长。
1977年,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副省长
1983年,王治国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任省顾委副主任。
1992年12月,从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
1994年,王治国当之无愧地赢得了“袁隆平基金奖”。
1995年1月,中央批准王治国离休。
2014年2月19日6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人物事迹
王治国1923年出生于山西,在山西他度过了童年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1949年4月南下湖南后,他就一直在这片远离家乡的红土地上奋斗着、奉献着,把湖南当成了“第二故乡” 。王治国出身农家,三四岁开始认字,7岁进小学,“ 七七事变” 后投身抗日救亡洪流。在北方家乡的对敌斗争中,他是英勇的战斗员和出色的宣传员,长期担任党的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职务,参军后又任独立营副政委、教导员等职。而1949年来到湖南后,从县委书记干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田野始终是他的广阔的办公室,农民始终是他心头的牵挂。甚至在退居二线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时,仍然密切关注湖南农村的建设工作。他在回首往事时,感慨地说:“ 我在湖南的50年中,和湖南全省特别是湖南农村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疏理“ 生命线” ‚立足农业主阵地
王治国是以军分区宣传科长的身份随军南下的。进入湖南,他先是在岳阳整编训练国民党岳阳县自卫团。随着南下的部分军队干部转入地方,王治国被安排到湘潭地委办的建设学院工作,1950年3月调任湘潭县委委员兼城关区区长,建市后改任湘潭市市长、市委副书记,1952年7月任湘阴县委书记。
虽说当时王治国来湖南已有3年,但除了湘潭,他对湖南地形地貌知之甚少。打开地图一看,湘阴四周环水。想到要面对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景象,来自山西的“旱鸭子”心里着实紧张。可是越惧什么却越躲不过什么,王治国上任不到两个月,老天爷就试图给他一个“下马威”:9月24日,湘阴遭受大水灾,鼎新垸、民新垸等溃决,1600多人遇难。王治国立即带领县委一班人以及全县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组织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他根据湘阴一半湖区、一半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部署工作,较好地恢复了生产,度过了难关。
“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让洪水肆虐。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省、地委的领导下,王治国组织湘阴人民整修了南洞庭湖。天道酬勤,1953年湘阴获得了大丰收,超额完成征购任务,也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
不料,好景不长。1954年6月以后,长江流域洞庭湖区又遇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湘阴湖区只剩一个垸没淹,大部分堤垸漫溃,垸内一片汪洋,20多万湖区群众无处安身。怎么办?王治国将眼光移向了山区。将湖区灾民转移到山区是个好主意,可是山区与湖区素有的矛盾又使他感到棘手。
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山区群众长期过着不算富裕但还稳定的生活,而湖区饱受洪涝侵害,“十年九不收,一年狗吃粥”。贫富差异导致两边的群众矛盾重重,连山里人到湖区去帮助扮禾也要遭受欺辱。看来,要顺利安置湖区灾民,先得做好山区与湖区两边群众的工作。他和县委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天下农民是一家,有难大家帮。”湖区有了难,动员山区群众主动来帮忙,团结抗灾,团结度荒,并创造了“借鸡生蛋”的救灾办法,也就是湖区灾民被安置在山区群众家后,借山区群众收完一季稻的“冬闲田”生产自救。这样,很快把灾民安置了下来,并加强了山区与湖区农民的团结。
防汛抢险、修堤治湖,王治国始终战斗在第一线。1954年灾后省委决定治理洞庭湖,设立了全省整治洞庭湖指挥部,下辖西洞庭、南洞庭两个分指挥部。王治国任省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南洞庭湖的指挥长,他在湘潭地委支持下,带领湘潭地区、宁乡、望城、湘阴、岳阳等地的干部、民工、技术人员展开了治湖战斗,指挥部就设在湘阴临资口镇。
灾后的冬天似乎特别长,也格外冷。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在王治国的印象中,那一年的冰天雪地仍令他刻骨铭心。战天斗地、与严寒抗争就是那个寒冬的全部内容。本来就缺衣少被,还得注意工地安全问题,规定工棚里不准生火,冻得民工受不住。不想冻死吗?那就干脆出工吧。劳动成了御寒的好办法。
“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事业,英雄的人民治理洞庭湖。”工地提出的抗冰抗冻、战胜困难的口号鼓动着不会被冰冻吓倒的工地指战员,6万多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战胜严寒和施工中的各种困难,提前完成了治湖任务。从1954年冬到1955年春,3个多月时间,修建4道新堤,总计堤长500里,花费土石方680多万方,堵住7个溃口。这一年的整修卓有成效,为南洞庭湖区抗洪抗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亲身感受了湖南的水灾之患,王治国深知兴修水利之重要。1956年春王治国接任湘潭地委书记后,大办水利成了他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1957、1958、1959,连续3年大办水利,攸县酒埠江水库、醴陵官庄水库、岳阳铁山水库、宁乡黄材水库、湘潭花石水库……这些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的水利设施,都是在王治国直接领导下建设的。
1964年湘潭地区分家划为湘潭、岳阳两个地区,王治国调回省委任省委农村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农林水办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1965年,大型水利灌溉工程——韶山灌区上马,华国锋任总指挥兼政委,王治国任副总指挥兼副政委及工程党委书记,具体负责建设施工。10万民工上阵,1年建成通水,圆满完成了任务,为此王治国深感欣慰。那之后,对省里其他水电工程,如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黔阳小水电、欧阳海灌区、大圳灌区、六都寨灌区、青山水轮泵以及全省水利配套工程,他都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因为他深切地体会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啊!此外,他对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开发丘陵、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全省学洛塔、学野鸡坪的决定,就是他起草的。
支持袁隆平,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
20年前,对于是否推广杂交稻还存有对立的两种意见,王治国属积极支持推广派。当时,他无法料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甚至会在国际上引起第二次“绿色革命”。
王治国一贯重视湖南的粮食生产,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吃饭是第一位的大问题。饿殍载道的景象触目惊心,挨饿的滋味痛心入骨。湖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责任挑起粮食增产的大梁。
有句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王治国笃信。他在当湘潭的地方官时,就重视抓肥料建设,积极推广醴陵集绿肥、挖凼子的办法,每年大搞一次积农家肥运动,叫“四勤八有”。1957年,王治国列席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就“醴陵企石农业社狠抓肥料建设,实现亩产过千斤”作了专题汇报。
王治国从事农村工作的时间很长。1969年秋,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王治国恢复了工作,任湖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农村组副组长,后任省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省委农村领导小组组长,1977年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副省长,都是分管农村工作。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参与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具体领导和组织工作,关注和支持了这项重大农业新科技的试验。
对于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有人曾产生怀疑:“空壳率高,能推广吗?”王治国说:“事实胜于雄辩。1976年至1981年,全省累计杂交稻种植面积8550多万亩,其中杂交晚稻7000多万亩,共增产稻谷90亿斤左右,平均亩产比常规稻要高100多斤。杂交稻的推广迅速地改变了晚稻低产的面貌。1975年全省晚稻亩产平均只有351斤,1981年上升到537斤,其中杂交晚稻平均亩产650斤,有5个地市33个县亩产700斤以上。省、地、县农业部门联合在湖区搞的7个百亩丰产示范田,杂交晚稻平均亩产784斤。”
看准了的事就抓紧干。在应用推广杂交稻方面,王治国下大力抓全省组织协调工作,为争取时间,组织大量人力、财力到海南、云南等地制种,把试验、示范、推广联成一体,使农业科研、院所校和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上下左右统一起来,一条心、一股劲做好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他经常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湘南、湘中、湘北分类指导。由于杂优水稻的迅速推广,很快实现了晚稻超早稻的多年愿望,为调整农业布局和耕作制度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技术改革,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使湖南省粮食生产连续登上新台阶。
王治国亲率省农业厅、省科委的领导同志几次三番奔波在北京,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广为宣传,又参加了全国杂交稻授奖大会。为了表彰袁隆平的巨大贡献,国务院决定对杂交水稻研究设立特等奖,奖金10万元。这次大会确立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地位。1994年,王治国当之无愧地赢得了“袁隆平基金奖”。
1983年,王治国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任省顾委副主任。他仍然密切关注湖南农业和经济发展。用他的话说,就是:“长期做农村工作的同志,对农业、对农民、对农村工作有深厚的感情。农业的兴与衰、农民的喜与忧,一直萦绕在大家的心头。农业丰收,大家都高兴;农业徘徊,大家忧虑;农业减产,大家都焦急。”
襟怀坦荡,做一个朴实正直的人
“王治国是个待人诚恳,工作作风朴实的好领导。”与他共过事的同志都这么说。
王治国刚到湘阴时,正赶上“三反”“五反”运动。他在县里主持全面工作,高臣堂则在湖区领导抗洪防汛。在运动中,王治国感到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中有一定的对立情绪,他想,既要让领导靠近群众,澄清事实,又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即“下楼洗澡、轻装上阵”。因此,王治国强调,一方面,县委要统一思想,进行党内教育,局长、科长、区委书记等各级领导要严于律己,深刻反省,开展自我批评,以期得到群众的了解与谅解。他自己还在《新湖南报》上就1951年结婚时买了一箩筐瓜子花生糖果招待客人一事公开检讨,虽然并未请客办酒,但相比别人,还是“奢侈”了点。另一方面,他又号召在群众中做工作:“搞运动是帮助党整风呢?还是借机整人呢?还是团结起来,帮助领导下楼好。”
王治国性情率直,作风民主,同志们和他极易相处。当时的湘潭地委班子成员至今记得王治国那时候的一句口头禅:“我们是大哥二哥麻子哥。”他那意思是说,班子成员水平不相上下,鼓励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共同商讨搞好工作。因而在讨论工作时,一班人都敢于讲真话、提出不同意见,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打椅也是常有的事。王治国襟怀坦荡,从不计较,事后决不会给人“穿小鞋”,工作上该支持的一定支持,生活上该关心一如既往地关心。
王治国对人对己很少有私心杂念,在他的心目中始终有一杆秤,那就是他恪守的党的原则。违背原则的事,不管是为谁,他坚决不做,因此免不了要得罪人。王治国有一个比他小五岁的外甥,从小玩闹在一起,以后参加革命又同在一个部队,打游击、搞宣传,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只是1949年王治国南下了,外甥留在山西老家继续从事党的工作。1979年,外甥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王治国家,一番叙旧问候之后,王治国弄明白了他们此行的另一个打算:想在湖南找个工作。王治国很干脆地一口回绝。外甥不相信那么深的亲情感动不了王治国,很有耐心地住下来磨,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从此,再没有亲戚找他求职。
王治国当领导这么多年,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就是实事求是,下基层,调查研究。当湘阴县委书记时,他检查工作会跑到乡村、大队、生产队,那时候洞庭围8个队他跑了个遍;在湘潭地委工作时,他曾定下这么个规矩:地委领导只留一个人在机关,其余统统下基层,先下去,再回来研究工作,第二步要抓什么,再下去;当了主管农业的副书记、副省长,王治国还是保持着这么一股实干精神。
他坐办公室的时间很少,经常下乡,轻车简从,常常就是和秘书、司机三人行。他那车常常是车轮上裹卷着粘粘的泥土,车身上蒙着厚厚的灰尘。他从不摆什么架子,下基层有县城招待所不住,偏偏要住乡政府或干脆就住农民家。晚上,就着煤油灯昏暗的亮光,他找来乡干部、村干部、农民座谈。他说这样才能了解最真实的实际情况。下基层的路线,他也尽挑小路走,还自有他的道理:大路旁的“花架子”随处可见,走小路才能看到实际情况。
这么不辞辛苦地奔波在基层,了解实情,为他制定决策或是出谋划策提供了底蕴。张家界的开发,某种程度上王治国也有一定的功劳。张家界本是林业厅所辖的一个林场,当时林业局要栽树,森工局要砍树,发生了矛盾,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王治国来到张家界林场,听林场一个技术人员介绍了张家界的美景,再亲自爬山一看:“嘿,真不愧为大自然的瑰宝!要保护,不能再砍林了,否则,要贻误子孙的啊。”回到长沙,他便四处游说,广为宣传,引得一个个省领导慕名而去,张家界的保护、旅游开发工作便一步步展开了。
人物评价
王治国同志对党忠心耿耿,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定不移,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严峻考验。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工作兢兢业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参考资料
王治国同志逝世.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16 19:37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