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之
收藏家
先生出身于淮安一个土大夫家庭里,2012年已届八十二岁高龄。
个人经历
早年,在淮安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十分喜爱字画古玩。他记得,他曾请过朱雀桥的翰林徐钟恂、南门口的优贡何子久、大鱼市口的周钧翰林、河下的王鸿翔翰林等人画过扇面,题过诗词,写过条幅。他曾将这些人的字画一直珍藏,可惜,一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使这些遗物荡然殆尽。1924年王洁之十八岁,为了谋业,他离开淮安,在淮安人周作民开办的金城银行汉口分行当职员。随后,他在光华火油公司、诚孚信托公司、恒源纱厂、北洋纱厂等处任会计主任、总会计师、稽核、副经理、代经理等职,最后,曾任金城银行总行的专员,直至离休。
1937年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我国大片疆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不但对我中华进行武力侵略,同时,也进行了文化掳夺,一些日本文化商人乘机在我国以极低的价格收买古玩,运回日本。王洁之深知我国古瓷在国际上素负盛誉,为各国博物馆和收藏家觊觎。眼看我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艺术及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一件件被侵略者劫掳,流落异邦,他疾首痛心,因此,他决定凭借自己有限的财力,尽可能地收购一些精美的古瓷精品,为保存祖国国粹尽心费力。有时,他为了购得一件上乘的古瓷,不惜变卖财产,倾力购之。王洁之收购古瓷,完全是以收藏为本,绝不转售求利。他在工作之余将购之的古瓷细细品玩,慢慢欣赏,深入研究,终于由爱好而渐成瘾癖,从而成为一位有很高造诣的古玩鉴赏家、收藏家。
获得荣誉
粉碎“四人帮”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王洁之将他珍藏几十年的宋哥窑六角葵花笔洗、明宣德青花白龙大盘、明宣德牡丹花大盘、明宣德青花大盘、明宣德青花把杯、清康熙鱼藻盘、清雍正斗彩高足杯、清雍正粉彩八仙桃盘、清乾隆青釉长方水盂等九件精美古瓷品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为了表彰王洁之先生的爱国热忱,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褒奖状”,并给予他优厚的奖金。上海博物馆授予他“博物馆之友”的荣誉称号。 王洁之先生告诉笔者,他捐献的九件(据《上海民革》报称,王洁之先生后又捐献六件明朝瓷器给国家)古瓷中,尤以两件异常珍贵。一件是明宣德青花白龙大盘,其直径大,图案精美,色彩绚丽,造型别致,据知,全国现仅存二只。另一件是宋朝哥窑六角葵花笔洗。哥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产品制作精致,一向为朝廷专用。其特点是器物通体布满裂纹,称为“开片”。所谓开片,原是因坯体与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烧制过程中造成的缺陷,陶瓷工人有意识的再加以利用,成为独特的装饰手法。王洁之先生捐献的宋哥窑六角葵花笔洗,通体布满匀称的裂纹,虽已问世传递一千余年,但仍完整无损,博物馆的行家说,这只珍品,在国内实为罕见。
现在职位
王洁之先生现是民革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文物之友”社理事,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为祖国四化建设出谋献策。最近,他随刘靖基、张承宗等参加接见了老友——香港中华商会会长王宽诚、香港工商界著名实业家唐翔千等人。王老还告诉我,他曾于1963年、1982年两次回到故乡淮安。谈到家乡小吃,至今,他还对文楼的汤包、黄二的饺子念念不忘、。他说,如有机会,他还想回故乡去看看,再次领略故乡的风土人情。当然,如果能为家乡尽些绵薄之力,那更是他愿意和高兴的事情。
参考资料
记上海文史馆馆员王洁之先生.淮安区政府网.2012-07-09
记上海文史馆馆员王洁之先生.政协淮安市楚州区委员会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9 09:34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