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华,1935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考古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7月至新疆,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1987年获评研究员。1989年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两次获新疆“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概况
1935年3月25日,王炳华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育工作者,坚信“教育救国”的理念,一心办教育,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基础教育事业。母亲是大家闺秀,外祖父是当地很有名的中医。凭借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受到良好的教育,自然重视教育的家风,也为年幼的王炳华更好成长提供了难得的保障。
1955年,王炳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在友人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历史专业。195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当时,政府和学界均意识到新疆考古的重要价值与文化意义,但苦于没有专业人才,诸多具体工作无法展开实施。1960年,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的王炳华听说后,当即决定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新疆这个地方,跟我的性格很像,那里安静,是一个可以安心做研究的地方。新疆考古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那里可能我会有所发现。”就这样,1960年9月王炳华正式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走上了新疆考古路。
1960年,在刚刚步入新疆考古事业之时,王炳华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同仁最初选定吐鲁番作为工作对象。由于新疆博物馆筹备组已经在吐鲁番有所动作,经过协调,王炳华等人便决定放弃吐鲁番,转而去北疆开拓新天地。
1976年,在结束了文物出版社的工作之后,王炳华返回新疆。当时穿越天山峡谷的南疆铁路正在修建,沿途发现了众多文物。消息传到乌鲁木齐,王炳华随即决定前往阿拉沟。位于新疆南天山之中的阿拉沟,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地势险峻,最窄处仅能通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在吐鲁番托克逊县西南,位于托克逊、乌鲁木齐、和静三地之间。
1979年底,王炳华率队进入位于罗布泊西北的孔雀河河谷进行考察。他们根据马兰基地官兵的提示发现了古墓沟墓地,正是在这里发现了楼兰古尸,让其在几千年后完好无损地重现天日。
1989年起,王炳华开始接手考古所所长工作,自然成为中日合作尼雅考察的学术队长。1995年,王炳华率队在沙漠中前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段胡杨棺木,尼雅一号墓地由此现世。
2000年,王炳华正式退休。“如今,我们都已进入迟暮之年。虽然早已退休,但还真是‘退而不休’,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老王他早年长期辛劳奔波在戈壁沙漠从事考古发掘,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并享誉世界,时不时地飞越在世界几个国家之间从事着国际学术交流……”。退休后的王炳华,多次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讲学,甚至走出国门,给韩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介绍新疆文物考古与西域文明。
2013年4月,王炳华组织召开“吐火罗问题”学术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邀请考古、历史、语言、体质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就国内外学界流布的新疆早期居民是来自欧洲的“吐火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014年冬,王炳华借参加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佉卢文世俗文书国际研讨会的契机,与北京大学教授段晴及国内外知名语言学家等人再次来到尼雅遗址。
科研项目
先后参与并主持过
吐鲁番阿斯塔那、
鄯善鲁克沁、
伊犁河流域乌孙古墓、
阿勒泰克尔木齐、
帕米尔葱岭守捉城、盐湖元墓、
天山阿拉沟、
哈密五堡、
巴里坤兰州湾子、罗布淖尔古墓沟、天山
呼图壁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的调查、发掘。主持了与
日本学者在
尼雅遗址的调查、发掘,与
早稻田大学历史考古学者对
丝绸之路新疆地段的调查及交河沟西晋唐墓地的发掘,组织了与
法国科研中心315研究组在
克里雅河流域,与
韩国高丽大学学者对丝绸之路的调查,足迹及于天山南北、沙漠内外。先后出访过法国、
日本、
阿富汗、
瑞典、
奥地利及
印度和香港地区等,进行考古文化交流,扩大了新疆文物考古事业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关于罗布淖尔古墓为墓地、呼图壁
生殖崇拜岩画、哈密五堡、阿拉沟及
尼雅精绝国上层统治集团墓地的发掘,为历史考古界所关注。
研究方向
新疆考古学研究、西域古代文明、丝绸之路考古文化
个人作品
主要著作有《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天山生殖崇拜岩画》、《吐鲁番的古代文明》。合著有《新疆历史文物》、《乌孙研究》;主编《法国西域敦煌名著译丛》、《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主要论文有《塞人历史文化钩沉》、《罗布淖尔古墓为发掘及其研究》、《唐安西拓撅关考》等近百篇。提出了塞、乌孙、沙漠考古文化新概念。是新疆文物考古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