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信俗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民俗
王爷信俗,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民俗,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池府王爷信俗流行于闽台地区一带。地处厦门市翔安区马巷街上的元威殿,别名元威堂,俗称“池王宫”,是闽台奉祀池王爷的祖庙,俗称“正炉”“祖炉”或“总炉”。元威殿于明万历年间始建于马巷五谷市榕树下,明天启二年(1622)迁至现址。据民间相传,池王爷姓池名然,为南京人。池王爷作为治国安民、济困扶危的象征,膜拜的人很多,池王宫也香火鼎盛。尤其在农历六月十八日神诞前后,进香团此进彼出,十分热闹。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池王信仰传入宝岛及东南亚一带,元威殿成为了闽台地区池王爷信仰的开基祖庙。池王信仰流行在闽台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就有1000余座分炉。
民俗内容
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池王爷神诞日前后,元威殿都要举行各种传统祭祀盛典活动。是时,闽台两岸成千上万的信徒汇聚而来。其间,有赛马演戏、搭锦棚唱南曲、攻炮城、燃放火狮等民俗活动,尤其进香请火等祭典,更具地方色彩,历久不衰。
池王爷生诞祭祀盛典按其顺序大致如下:神诞前夕做敬(又称做醮),道士在摆满各种祭品桌子的前后做醮。神诞日时,有祝嘏大典仪式、请火、游境等活动程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池王信仰成为连结两岸“神缘”的纽带。厦门池王宫是池府王爷信俗发祥地,在闽南各地及海外新、马、泰等地有一千余座分炉,每年还有逾四千名台湾同胞来此进香谒祖,是厦门与台湾宗教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民间信仰场所。
保护措施
2001年,马巷元威殿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2013年,翔安区马巷元威殿入选首批10个“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之一。
社会影响
主要活动
1988年以来,台湾各地每年都有上千名信徒信众组团回马巷元威殿谒祖进香。
文化交流
2019年10月27日,首届2019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论坛暨池王爷信仰文化两岸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文化轶事
据传,池府王爷俗名池然,明朝南京人。传说其文中举人、武中进士,奉派到漳州任官,路经小盈岭,在旅馆中邂逅一位差官。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酒醉之时,差官透露:“我是瘟疫使者,奉命前往漳州散布瘟疫,兄台请暂缓赴任,以免遭遇不测。”池然心想,自己上任伊始,漳民即将遭殃,决心以己身代万民,于是假意说:“请不要乱开玩笑。”差官为取信于池然,便从怀中取出瘟药,池然趁机抢到,迅速吞服,随即化身于马巷。瘟疫使者禀奏天庭,玉帝为之感动,敕封为神,以彰其节。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2 07:1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民俗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