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1916年7月—2014年4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开国少将,福建省
上杭县才溪乡人。
人物生平
1931年5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福建军区独立二团勤务员、宣传员,独立十师政治部宣传队组长,中央红军东南作战军二纵、红十九军三十六师、红十二军团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福建军区独立九团政治处干事、福建军区第二作战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闽西红军四支队总支书记、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四支队政治处主任,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处文书、交通总站站长,闽西红军一团四连政治指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
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四团组织股股长,二支队三团、四团政治处主任,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四十七团政委,苏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一纵队三支队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浙西、溧阳、高淳、天目山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六纵十六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副政委,十二纵队三十五旅政委,三十军八十九师政委等职。先后参加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临朐、鲁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1950年10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志愿军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上甘岭防御战等战役战斗。89师北上时,王直同志就意识到士兵穿着的单衣无法抵御接下来的严寒天气,便利用在沈阳站停留的一天时间,多方筹集,让战士们换上了高寒地区的棉衣。在棉帽、手套不足的情况下,让战士们将棉被里的棉花掏出一些,制作成御寒物品。在二次战役中,部队面临严重冻、饿等艰苦环境和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的双重考验,官兵思想比较混乱,作为师政委,王直亲临主攻团进行战前动员,一边稳定官兵思想情绪,一边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当在执行任务时率部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大部歼灭了美军一个营,缴获了3000张羊毛军毯后力排众议,把这3000条羊毛军毯剪成小方块,分给89师的所有士兵,让他们用来包手包脚包耳朵,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正是这个正确的做法,使得
长津湖战役后,89师冻伤减员仅为400多人,为全
兵团最少,出色完成了入朝首战任务,受到军、兵团首长的表扬,特别是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创新经验,战役结束后就提升任志愿军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回国后,王直历任三十一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州
公安军政委,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陆军二十八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王直受打击迫害,但始终相信党、相信组织、相信群众,旗帜鲜明地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抵制和斗争。
粉碎
四人帮后,王直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1978年,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12月至1988年1月,任福建省第五届和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2014年4月7日7时3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建省福州市
鼓楼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
主要作品
先后著有《从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弯弓射日》、《忠于信念》(三集)、《王直回忆录》、《王直国画集》、《王直将军九十华诞国画作品集戎马丹青》、《王直将军山水写生集》等书。是南京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顾问、海峡书画研究院特邀顾问、闽西和汀江书画院名誉院长。
所获荣誉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评价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王直转战大江南北,出生入死,英勇顽强,沉着果敢,骁勇善战,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王直的宣传漫画,“画得不错嘛”。
他一生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忠于和践行他的革命信念。“戎马当年伏鬼魔,而今华彩饰山河”,这是大家对王直将军一生的写照。(《
海峡都市报》评)
人生格言
“人生求真理,全心为人民”,是王直将军的人生格言。
家庭生活
母亲:余木娣(毛泽东主席在才溪乡调查时,称她是“生产能手”“军属模范”)
夫人:潘吟秋(新四军老战士,老干部;1941年11月,潘吟秋和王直在溧阳戴巷结婚)
儿子:王东炎(福建省武警指挥学校原副校长,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长)
儿子:王石炎(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原监察处处长、二级高级检察官,中共福建省纪委原纪检专员,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原会长)
儿子:王和炎(福建省民政厅优抚处原处长)
女儿:王梅平(医生,上海第七军医大学毕业)
女婿:刘云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首任馆长,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