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邈达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原顾问
王邈达(1878-1968),名孝检,号若园、盎叟、覆船山农,浙江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人。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尊父命弃儒从医,遍读家藏医籍。27岁在家乡行医,后至沪、杭,医名渐著。1919年,在嵊县开办芷湘医院,自任院长。1945年后,与史沛棠等合办杭州六通中医疗养院,自任院长兼中医部主任。解放后,为浙江省中医研究所顾问。是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3年,书面向卫生部提出振兴中医事业的建议,并将所藏医书1692册献给国家。“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代表作有《汉方简义》、《伤寒论讲义》、《学医十步骤》,详校补订高学山《伤寒药论辨似》与《金匮注》。
人物生平
王邈达,名孝检,号若园、盎叟、覆船山农,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人。博通经史,尤精《周易》。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尊父命弃儒从医,遍读家藏医籍。27岁在家乡行医,后至沪、杭,医名渐著。1919年,在嵊县开办芷湘医院,自任院长。1924年,因在杭以处方一剂治愈富商沈某重病而被誉为“王一帖”,朝鲜著名汉医也来函求教。1945年后,与史沛棠等合办杭州六通中医疗养院,自任院长兼中医部主任。解放后,为浙江省中医研究所顾问。是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3年,书面向卫生部提出振兴中医事业的建议,并将所藏医书1692册献给国家。 
行医60余年,擅内、妇科。在学术上力主医易相通观点,运用易理解释阴阳之道和生理、病理、方剂诸方面。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研究,辨伪存真,补阙考订,有独特见解。“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代表作有《汉方简义》、《伤寒论讲义》、《学医十步骤》,详校补订高学山《伤寒药论辨似》与《金匮注》,1955年由新医书局出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5 18:5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