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风出生在皖南茶乡、黄山脚下的文化名城歙县,新中国茶叶事业的见证人。
电影《集结号》的海报上有句话“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个人的牺牲,对整体的局势无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也正因为有了一个个无畏的牺牲,才有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茶界,同样也有这样一大批人,他们一个个忘我地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却通过辛勤的工作让中国的茶业事业改变了模样。老茶人王郁风就是这样一个一生事茶,见证了中国茶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人。
王郁风出生在皖南茶乡、黄山脚下的文化名城歙县。他5岁丧父、12岁丧母,14岁就离开家乡,和历史上的徽商一样,坐上小船,来到苏州打工。来到苏州后,王郁风进了一家茶场,开始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学会了茶叶加工的各项技术。
抗战胜利后,王郁风又来到了上海郊区一家茶叶店,学起了茶叶经营生意来。除了早年在家里读过两年私塾外,王郁风一直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他所掌握的所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商业技巧完全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凭着实践所学,1950年,王郁风投考了贸易部干部学校,并被顺利录取。从此,他就来到了位于北京的中茶总公司,公司的隶属关系几经调整,王郁风也随之不断调整。
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两国签订了好几个协定,其中有一条就是苏联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中国则用包括茶叶在内的物资进行偿还。王郁风说,那时候,我国的茶叶年产量才42000吨,上市的只有33000吨,为配合国家建设,偿还贷款,作为直接执行这项任务的单位,当时的中茶公司担负着发展茶叶生产,提高产量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吴觉农先生的领导下,全国各茶区掀起了大生产的高潮。王郁风作为中茶公司的员工,也直接担负起了公司分配的任务。他先后跑了10几个产茶省市,参与建设了160多个茶厂,参与建立了中国制茶工业,为发展茶叶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54年,随着短穗扦插
无性繁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全国性、群众性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茶叶良种的普及。1956年起担任技术员的王郁风又开始为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发挥着一个茶人应当发挥的作用。
作为新中国茶叶事业发展的见证人,王郁风最不愿回首的就是从1958年开始直到文革结束的那段岁月,因为在这期间,茶叶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作为技术人员,他和他的同事们却毫无办法。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茶叶生产终于又逐渐恢复,并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作为技术人员,王郁风再一次活跃在了生产、科研的第一线。1981年开始,为试验进口制茶机器的加工性能,他被安排到广西百色,试用一批进口自英国、印度和肯尼亚等国的红茶加工机器,在那里一待就是近两年的时间。之后,他又前往西非国家和斯里兰卡、印度等国考察当地茶叶生产情况,全身心投入到茶叶生产中去。
虽然已经退休多年,王郁风仍然能清楚地记得,1985年在茶叶生产上是一个具有分界线意义的年份,在这之前,茶叶销售还明确分为边销、内销和外销,政策上是保证边销,扩大外销,内销往往供不应求,买茶还需要工业券;而在1985年之后,随着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茶叶内销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
1989年退休后,王郁风还是不肯停下,他又克服困难参与组建了中华茶人联谊会,创办了《中华茶人》杂志。
和大多数同龄老茶人一样,王郁风并不愿说自己对茶叶事业做出了多少贡献,他只说,自己是新中国茶叶事业的见证人。然而,恰恰是在这一代“见证人”的努力下,中国茶叶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