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鸣,字鼎庵,清惠北仙塘铺沙格乡(今
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生卒年不详,据县志及族谱中有关记载推算,约生活于明天启至清康熙前期(1621-1675年)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一作顺治五年)因族叔
王忠孝扶助
郑成功抗清之故,为了避嫌,王钟鸣以
南安籍生员身份参加乡试,中陈圣泰榜举人,曾任甘肃
庄浪知县达十年之久。
人物生平
王钟鸣系清
雍正朝御史王璋生父。王钟鸣另两个儿子王原威与王际慧,稍后于
王璋先后中举,分别任过浦城教谕和龙海教谕,为当时惠北的名门望族。
清初,由于王忠孝追随郑成功,沙格村以及整个惠北屡遭清兵洗劫,其中顺治十三年(1656年),最为惨烈,“杀伤受掳者无数”。1661年,清廷强行“迁界”和“封海”,沿海百姓被迫内迁三十里,流离失所,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王钟鸣家同样生计维艰。1683年台湾郑氏政权降清,清廷敕令“复界”,继而取消“海禁”后,王钟鸣的儿子王璋王际慧等随族人东渡台湾,入籍于台湾府台南县凤山。不久后,两位儿子先后回闽乡试中举,均在大陆为官。
王钟鸣于顺治八年中举后,应会试不第,便在吏部登记注册(清代远省举人一次会试不第后,便可到吏部注册候选),于康熙二年(1663年)被选授甘肃省庄浪县知县,直至康熙十一年(1672年)辞官回籍。
人物功绩
庄浪位于甘肃东部,地处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边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军曾于此同农民起义军对峙。王钟鸣到任时,庄浪已是城池残破,百姓流亡,田地荒芜。志书上这样记述当时庄浪县的景状,“其人多鹑衣鸠面,贫莫举火者;其村落皆穴居野外,寥寥不数家;其土皆服耕陇亩,不甚诗书礼让;其田连阡荒芜;其户口逃亡;其事繁冗。”王钟鸣因此感叹道:此地人何不幸而至于此!但他毫不气馁,立即派员四处招徕流民,给原籍百姓恢复田产户籍,对外地流民也给予妥善安置。同时,他鼓励百姓开荒垦地,植草种树;倡导采用南方的先进生产工艺。除了采取上述一系列恢复农耕的措施外,他还不辞辛劳,常常是单人匹马,四处劝导流民定居立业。因此,庄浪一改昔日的荒凉,广袤的原野上见不着一块抛荒的田地。庄浪县的民生很快得到改善,社会也就安定下来。
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同时,王钟鸣极为重视教化。社会稍为安定后,他便着手“倡修学宫,兴建义学”,募集士人执教,并常常亲往学宫讲解经典要义。庄浪县的文教之风自此日盛,面貌焕然。
庄浪县的西北面皆是高山。山麓平旷处河流不畅,一遇大雨,山洪暴发便要淹没田园冲毁房舍,百姓深受其苦。于是王钟鸣便发动吏民疏浚河道,修筑长堤以抵挡洪水,使侵扰百姓多年的水患得以治理。
王钟鸣善于化解民间纠纷,判断公正。当时庄浪民间不靖,他总能注重教化,劝解百姓相互礼让,使讼务锐减。
庄浪县以往没有县志,待社会稍为安定,王钟鸣便着手编纂。他亲自踏勘庄浪的关隘山川,查阅搜集资料。历经两年时间,终于编成庄浪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县志。
王钟鸣连任庄浪县令的最后一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庄浪大旱,农耕无收,饥荒遍于城乡。王钟鸣立即上报请求赈灾。他没有坐等上司批复,立即打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县衙属吏们都劝他万万不可因私放官粮而获罪,以致贻误前程——当时他已接获朝廷“内调”他上京任职的圣旨,私启官仓对他极为不利。王钟鸣却慷慨激昂地说:“俟报而后发,是索吾民于枯鱼之肆,吾岂以一官易民命哉!”意思是:坐等上司批复尔后发粮赈济灾民,等于把百姓当作捞上水的鱼搁在店铺里。我哪能用百姓的生命来保住自己的官职呢!他把百姓的生命看作比什么都重要,明知将获罪于朝廷而贻误前程,却义无反顾。果然,不久后他便被撤职回籍(“削秩归”,《泉州府志》写成“谢病归”)为了拯救百姓,王钟鸣毅然放弃“乌纱”,永别官场。族谱里说他“飘然归里”,其实对于一个历寒窗十载,一生追求功名的书生来说,他心中的痛苦和失落是可以想象的。王钟鸣被罢职将欲返乡时,庄浪上万百姓堵住路口,拦住车道,尔后送出百里之遥(“攀辕卧辙者万计,送数百里”)。尔后庄浪百姓树立王钟鸣的德政碑于城外大堤上,以志纪念。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回到家乡的王钟鸣主持续修沙格村的《蟹谷王氏族谱》并为之作序。族谱记载,王钟鸣回乡后“郁郁中殂,识者悲之”,在郁郁忧闷之中病逝,大约卒于康熙十三或十四年(1674-1675年)。
志书载,王钟鸣的著述有《庄浪县志》数卷和其他一些文章。他逝世后,因儿子王璋贵,被朝廷追赠为“户部山东司郎”。
参阅清道光版《惠安县志·续志》、《蟹谷王氏族谱》等
-----本篇林明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