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钫(?--1566),字子宣,号印岩,奉化大堰镇大堰人,明工部尚书。明嘉靖二年进士,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后改主荆州税务。迁刑部
员外郎转郎中,出任福建
邵武知府,任满考绩,被称为“清操士”。后署理
福州府事,升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进按察使,转右布政使,迁广东左布政使,升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
南赣、汀、漳军务。昔辖地佩族常生事端,钫恤其侗独,抚其流离,不用兵而治安定,后晋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
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事。时,两广马天恩、李汝瑞等聚众数千,立寨200余所,钫调兵进剿,擒魁俘众。
1558年,
倭寇由海道入侵福建,进扰广东揭阳,势甚嚣张猖獗。钫挥军邀击,歼俘700余人,救还被劫男女数十人。不久,又击溃犯潮阳之倭寇。是年冬,遣兵镇压长乐(治所在今 广东省
五华县西北)、兴宁(今广东省兴宁县)等地侗族暴动。疏奏乞设广宁县治,移置卫所。朝廷赐白金、文绮,复录荫一子。次年如为南京都察院
右都御史,掌院事。后改任南京工部尚书。70岁后引退家居,优游林泉,1566年卒, 王钫(?~1566年),字子宣,号印岩,奉化大堰人。6岁从师读书,刻苦勤学。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及第后,初任南京工部主事,不久转为刑部郎中。因为在审案中,周详慎密,不枉曲无辜,也不放纵罪犯,判决合乎情理,迁任福建
邵武知府,职掌一方政事,很有政声。后因得罪福建巡按白某,白巡按原想在王钫判决的刑事案件中,吹毛求疵,寻找破绽和疏漏,欲借此弹劾。结果不仅一无所获,反而为王钫判案的严谨和为官的清廉所感动,于是不但打消了诬陷的念头,还向朝廷推荐,升任福建路转运使兼福州知府。不久升云南按察使转广东左布政使。后来还迁升兵部右侍郎,
佥都御史,督察两广军务。此时,两广山林之间,盗贼蜂起,百姓叫苦不迭。王钫上任后,一举捣毁贼巢300余处,擒获盗贼甚众,地方始复安宁。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从福建由海道进入广东,屡次骚扰
揭阳县。倭寇盗掠纵火,无恶不作,气焰嚣张,民心惶惶。王钫和同僚精心谋划,调兵遣将,多次出击,奇袭智取,均获全胜。倭寇几次遭到重创,就不再骚扰两广沿海,保卫了海疆的安宁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鉴于王钫的治绩,第二年,嘉靖帝任他为
右都御史掌两都察院,负责监察、弹劾百官。因他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又廉洁自律,因此官场风纪肃然,权贵敛手。后改任南京工部尚书。因年事渐高,退职家居,七十余岁,无疾而终,赠
太子少保,谥简恭,著有《印岩集》。
据传,
嘉靖皇帝对王钫恩宠有加,一天皇帝在后殿赐宴,皇帝问王钫浙东家乡有何风物。王钫以“青柴白米岩骨水,嫩笋绿茶石斑鱼”作答,精妙绝伦的回答更是让嘉靖皇帝欣赏王钫。
王钫故居位于宁波
奉化西南30公里
大堰镇大堰村,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建筑。原为厅堂
三进,今尚存大门及
中堂。大门面宽三间,硬山顶,顶部耸起似牌楼,中门前左右各有石狮一对,昂首相向而蹲。三级踏垛左右各有
拴马石,人称“狮子阊门”。
大堰狮子阊门,前临清流激湍的县溪,背负连绵的群山。台门前蹲踞着一对威武怒吼的雄狮,显赫、威严,左右石狮各高1.40米,基座高0.40米。台门门楼宽7.17米,进深6.80米,高6.60米,中门门用石雕成花瓶荷花,门槛高0.56米。分三间,系硬山顶建筑。梁架间檩、枋和斗拱均髹有设色浓艳的彩绘。雀替、枫拱镂空,并雕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图案,柱础多呈鼓形。这个门楼其实早已经有了,只是王钫作了尚书以后,才改称尚书阊门或狮子阊门的。门楼原是官府替王钫的祖上王文琳建造的。王文琳在明正统六年(1441年)曾捐粟2600石,赈济灾民,朝廷因此授他
宣议郎,又特地为他建造这个门楼,取名“尚义坊”,以表彰他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精神。
狮子阊门后来又出过几个读书人。现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王任叔(巴人)就是王钫的后裔。他在不少文艺作品中提到先人王尚书和尚书阊门。赠
太子少保,赐祭葬,谥简恭。著有《印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