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南,男,1916年5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红庙村一个贫农家庭。家中7口人,种8亩旱地,生产的粮食常常不够吃,缺粮的时候,吃过糠谷面窝窝,也曾吃过棉花籽及其他非人能吃的东西。尽管家中贫穷,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1925年2月至1930年6月,在本村和本区小学读书,1930年9月至1933年6月,在平原初级中学上学。1933年9月至1936年6月,在山东聊城师范学校读书。1936年7月全省5个高级师范学校和8个乡村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被强制集中到济宁接受所谓“乡村建设”训练。
人物经历
济宁受训后,1937年2月被派到武城县沙庄乡区担任“乡村学校”校长。在此期间,曾在中共党员陈景文的领导下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并对青年农民进行军事训练,做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
卢沟桥事变后,在德州失守、武城县撤离的那一天,王鲁南离开乡农学校开始过流亡生活。先从山东北部流亡到山东南部,后又流亡到河南。当时,摆在流亡青年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去武汉,一条是去延安。在流亡过程中,王鲁南亲眼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往往日本人还没有到,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却早已“望风而逃”,深感去武汉没有什么好前途。在流亡同学的互相鼓励下,王鲁南经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得知陕北公学在招生,最后下定决心,背着行囊徒步奔向延安。
1938年二三月间,入陕北公学学习。学习过程中,经石果、李蕴章二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夏季至1939年末,在陕北公学分校与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陕北公学分校、工人学校、鲁迅艺术学院、青年干部学校组成华北联合大学,迁至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任教务部秘书。
1940年1月至1941年12月,担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学校教育科长。在此期间曾任边区政府机关党支部书记。
1942年春至1943年6月,担任晋察冀边区平山县县长。1943年下半年,担任灵邱县县长。1944年初至1945年8月,在晋察冀中央分局党校学习。1945年9月至1946年8月,在天津工作委员会负责训练地下工作人员。1946年9月至11月,冀中区党委组织参观团,作为团员之一,到山东参观群众运动。
1947年1月至1848年10月,担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干部教育科长。1948年11月至1949年6月准备进太原,后参与接收伪山西省政府。1949年8月至1952年12月,担任开滦矿务局人事部长兼矿区人事处长。1953年1月至1957年12月,任电力工业部水电勘测设计局副局长、水电建设总局副局长、水电总局机关党委书记。1954年曾随同电力部组织的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水力发电站建设的经验。
1958年1月至1960年5月,担任陕西师范学院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至1972年2月,担任陕西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文革”期间,作为学校的一把手,自然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和严格的审查。1972年4月27日驻校工、军宣队、校革委会讨论,认为王鲁南政治历史清楚,维持“历史上没有什么问题”的结论。
1972年3月至1978年12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79年1月至1982年3月,任电力工业部教育司长。1979年作为电力部代表团负责人之一,率团赴法国考察职工培训和学校教育工作。
王鲁南到陕西师范学院工作后,了解到师生对业务知识的学习都很重视,而一些同志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于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又红又专”专题大讨论。讨论结束时,他在召开的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作了“又红又专”的专题总结报告。这个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详细论述了“红”与“专”的关系,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曾全文在西安媒体上公开发表。
王鲁南任陕西师范学院党委第一书记期间,非常重视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教学工作。他在一次党员大会上讲话指出: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应该使持有各种不同意见的人,都能畅所欲言,形成一种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活跃气氛,这样才能有利于活跃思想,提高科学水平。
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王鲁南认为,抓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主张要根据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兄弟院校现有的教材情况,不必全部重新编写,可选用质量较高的交流讲义或教科书。无可选用的,则可组织人力,给以时间和资料保证,加强组织领导,使其编写出质量较高的教材。他强调,要加强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研究,反映最新科学成就,并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王鲁南率先垂范,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并要求所有领导干部要下决心由外行变成内行。他认为,党员负责干部讲政治课和学习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领导水平的有效措施,必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教学工作的规律,熟悉教学业务,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师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王鲁南很重视青年工作。他在陕西师院团代会上讲话中指出: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要把对青年的正面引导和适当的批评结合起来;把对青年的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培养青年的组织性、纪律性结合起来;把对青年的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他还抽时间到学生中走访、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一次在中文系61级2班的座谈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在大学里虽然课堂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还要靠同学们自学,光靠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是不够的,大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结合和围绕课堂学习多看参考书籍,进行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发掘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才能获得更多、更好、更全面的知识。他建议中文系61级2班的同学带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给全院同学做一个榜样。
王鲁南在西安三所高校工作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在电力工业部教育司,他把在西安总结出的好经验传授给部属国家重点高等学校——华北电力工业大学、武汉水电学院等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鲁南1983年4月离休。1995年12月21日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部级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