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书,字瑞征,生于青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民国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桂山镇人,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江苏省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明朝初年,始祖王永洪随沐国公(英)征南入滇,数传至王福禄,于明末由河西(今通海县河西镇)迁居新平。
清宣统三年初(1911年),毕业于云南省巡警教练所(后改名警察学校)。同年,又入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学习,普通学科学完,被派入连队学习,麟书即乘此机会,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灌输于士兵。
辛亥重九(1911年10月30日),为声援武昌举事,昆明新军起义,麟书所带士兵,皆明大义,在教官张开儒的率领下,偕同讲武堂学生,积极投入起义战斗,防守大西门,以作内应。继因军饷重要,麟书又被调守藩库,在仓皇扰攘中,麟书竭尽全力防护,藩库无一损失。次日,战斗结束,新军占领五华山,推翻清廷官吏,云南光复。
滇事已定,军政府成立。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二十九,麟书随唐继尧北伐,途经贵州,正值土匪猖獗,黔中父老,遮道请求唐继尧北伐留黔靖乱。唐应允后,麟书亦随军在战乱中效力。黔乱既平,北代也中止,改组贵州军府,唐留任贵州军都督,麟书亦充任都督府副官。后因思母心切,意欲返家探亲,再是计划仍回原校,完成未学完的学业。于是,辞职回滇,省亲后重入讲武堂学习。
民国四年(1915年)冬,袁世凯窃国称帝,云南率先兴师护国,麟书在护国军第一梯团第二支队任第一连连长,随护国军起道东北,北上讨袁,与北洋军接战于川南。在新场、燕子坡、捧印村以及横江、安边镇诸战役中,麟书都是身先士卒,以智勇取胜。拨叙府(今宜宾)后,北洋军大股兵力,自泸州来犯叙府,与护国军激战于叙府之东的白沙场。北洋军盘踞在龙山上,以大炮、机枪组成火力点,集中向护国军射击,气焰嚣张。
民国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麟书以敌众我寡,制胜较难,意欲登山夺取大炮机枪,以杀敌人气势。于是,亲率敢死队冒险前进,才抵山脚,腿部忽中一弹,血流不止,士兵劝其撤退,麟书大声喊道:“今日之战,正是我辈捐躯报国之时,我们不前进,谁来前进!”言毕,负伤继续猛进。忽又一弹飞来,击中腹部,气未绝时,仍再呼喊:“杀……贼!杀……”,言未毕,含恨而逝,终年三十六岁。
陆军上尉王麟书,随护国军出师四川讨袁,在白沙场阵亡,事闻于云南省军政府,于同年二月,对其家属;给予抚恤,发给抚恤金(银元)三百五十元;军政府嘉其“忠勇过人”,入祀云南省“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