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有只小羊羔》(Mary Had a Little Lamb)是一首美国儿歌。最早于1830年5月24日由美国女作家萨拉·约瑟法·黑尔(Sarah Josepha Hale)署名发表在诗集《给我们孩子的诗》(Poems for Our Children)中。
创作过程
关于这首儿歌的
创作过程说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是受到住在
马萨诸塞州斯特林镇(Sterling,
Massachusetts)的小女孩玛丽·伊丽莎白· 索伊(Mary Elizabeth Sawyer),也就后来的玛丽·泰勒夫人(Mary Tyler)的经历启发所写。
玛丽小的时侯,养了一只小羊羔当作宠物,小羊羔之前被它的妈妈抛弃了,是玛丽收养了它,细心照料它,结果小羊羔把她当成了妈妈,总是不停跟着她。
1820年的某一天,14岁的玛丽在他弟弟的怂恿下,她带着小羊羔去了学校,结果同学们看见小羊都
兴奋不已,都想逗小羊玩,搞得教室混乱不堪。玛丽后来回忆说:“那天早上,刚巧有位名叫
约翰· 劳尔斯顿(John Roulstone)的年轻人到学校来参观,他是教区牧师莱缪尔·卡彭先生(Reverend Lemuel Capen)的外甥。当时美国社会有大学
预科生跟随牧师学习的传统,所以劳尔斯顿来他们这里跟着自己舅舅学习。劳尔斯顿目睹了这件事,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写了一首三节儿歌,第二天特意骑马来学校送给我…”
据说这首儿歌只有前四句劳尔斯顿写的,后面十二句是萨拉· 黑尔自己加的。不过这只是一种说法,有人认为整首儿歌实际都是萨拉· 黑尔写的。还有人说之前本来就有这首儿歌,里面的主人公叫做“露西(Lucy)”而不是玛丽,劳尔斯顿不过把名字改了一下。
1830年儿歌发表之后,作曲家罗威尔· 梅森(Lowell Mason )给儿歌配了段小曲。从此儿歌更加广为流传,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歌词
英语原文
Mary had a little lamb,
His fleece was white as snow,
And everywhere that Mary went,
The lamb was sure to go.
He followed her to school one day,
Which was against the rule,
It made the children laugh and play
To see a lamb at school.
And so the teacher turned it out,
But still it lingered near,
And waited patiently about,
Till Mary did appear.
The teacher did reply.
汉语译文
玛丽有只小羊羔
他雪白一身毛
无论玛丽到哪里
他总是跟着跑
他跟着玛丽去学校
违反了纪律
孩子见了笑又跳
学校有羊羔
老师把羊羔赶出去
羊羔不愿走
站在门外一直等
等玛丽放学
羊羔这么爱玛丽
孩子们很羡慕
玛丽也爱小羊羔
老师这样说
其他相关
1877年,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发明留声机。
留声机录音试验时,爱迪生唱了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使得这首歌曲成为第一段被人造录音设备记录的歌曲。
位于斯特林镇中心的莱德斯顿学校(The Redstone School)建有一个小羊羔的塑像,用以纪念。这所学校据说就是儿歌里提及玛丽所在的学校。
玛丽· 索伊位于美国
马萨诸塞州斯特林镇(Sterling, Massachusetts)的故居,当地人本想进行修缮后开辟为博物馆,但是房屋不幸于2007年8月12日在大火中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