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版的《
西域图志》称“额彬格逊淖尔”,清
嘉庆年间(19世纪初)出版的《
西域水道记》称“阿雅尔淖尔”,此名沿用至1951年出版的地图。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新图》改称帖勒里湖,帖勒里一名系《西域水道记》对艾兰湖的称呼(原文称“特里淖尔”),系玛纳斯湖西南的小湖。直至1962年出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才改称玛纳斯湖。玛纳斯湖为湖群中最大湖,形似鞋底,呈东北—西南向,长50公里,宽10~15公里,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57米,湖水补给原有玛纳斯、金沟、宁家等河,更早还有
呼图壁河;有时还接纳
准噶尔西部山地南部河流的洪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
玛纳斯河中游大规模开垦,河水引入灌区,湖水已逐渐干缩,湖区绝大部分已结晶成盐。仅西南角偶有洪水入湖。艾兰湖位于玛纳斯湖西南,早已干涸,地表有盐结晶。据19世纪末外国考察者记载,当时艾兰湖有水,湖东岸曾有长约70公里的霍尔河(蒙古语意为咽喉河),1940年已干涸。
艾里克湖在玛纳斯湖西北10公里,补给来自白杨河,由
乌尔禾盆地穿过峡口而入;湖盆三面环山,西南开敞,东面受
单面山阻隔,从地形与构造看,与玛纳斯湖似无联系。玛纳斯湖之东还有达巴松淖尔,为早已干涸之
盐湖,已作盐场利用。
1964年地质工作者在湖盆北部乌尔禾一带采集到
准噶尔翼龙(大型能飞行的爬行动物,生活于湖面,采食鱼虾)、
克拉玛依恐龙、乌尔禾剑龙、鱼鳖等
生物化石,这类生物生存于早白垩纪;根据岩石及动物群分析,当时湖盆周围为淡水湖泊。根据湖盆附近沉积物及
阶地分布,第四纪时湖盆范围仍很大,第四纪初曾为乌伦古河尾闾。第四纪晚期以来,湖盆逐渐缩小,在沙丘间遗有许多盐湖。《
西域图志》及《
西域水道记》均推断阿雅尔湖与
艾比湖过去可能联成一体,已为湖盆附近沉积物及阶地分布所证实。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玛纳斯两岸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发展灌溉农业 ,自
玛纳斯河中游修建大量截水引水工程以后,除发生特大洪水有水流入湖区外,河水断流不再流入玛纳斯湖,20世纪70年代初完全干涸。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
夹河子水库逐年有计划地向下游玛纳斯湖注水,玛纳斯湖生态环境逐年提到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