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湘潭大学下属实验室
湘潭大学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实验室于2007年7月18日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通过验收。实验室结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和湖南省“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环境友好化学反应、新能源材料、危废资源回收与利用、绿色化工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为主线,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学术团队和提升学术地位,为实现国家“绿色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逐步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特色研究方向:(1)高效催化与原子经济反应;(2)新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3)化工过程模拟、强化与绿色技术。
实验室简介
湘潭大学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实验室于2007年7月18日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9月17日,根据教育部教技函[2007]46号文件要求,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本实验室的建设规划进行了现场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本实验室具备建设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和能力,并建议实验室注重相关领域的人才引进,建设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2008年12月,在湘潭大学召开了实验室的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的发展方向。
“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博士点以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点的平台组建而成。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药绿色化、环境友好化学反应、环境友好电化学、高效节能光电材料与器件等。该实验室拥有一支年轻的学术创新队伍,实验室主任为罗和安教授。在学术骨干中有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4人、博士29人,其中包括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近5年,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项目总经费合计近4000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14部,发表论文700余篇,300余篇被SCI和EI检索。申请发明专利29项,实现横向技术转让66项,实现合同金额2900余万元。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该实验室还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建设,相关技术应用到中石化巴陵公司、巴陵公司岳阳石油化工厂、巴陵公司鹰山石化、中石化石家庄化纤公司等单位,为这些单位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
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内外的学科发展趋势,突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宗旨,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争取在环境友好化学重大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化学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应用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于我国绿色化学工业和经济建设的全国性创新平台。实验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为重点,以培育交叉型科技合作群体为突破口,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实验室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环境友好化学反应、农药绿色化、高效化学电源和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反应与制备、结构与性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绿色化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术团队和提升学术地位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学术委员会成员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学术委员会主任: 曹 镛 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田 禾 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
罗和安教授 湘潭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
王先友 教授 湘潭大学
朱卫国 教授 常州大学
刘卫东 教授 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刘 育 教授 南开大学
肖加余 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张海良 教授 湘潭大学
杨 军高工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 柏教授 吉林大学
杨楚罗 教授 武汉大学
范青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钟 宏 教授 中南大学
夏永姚 教授 复旦大学
席振峰 教授 北京大学
蒋健晖 教授 湖南大学
黎书华 教授 南京大学
参考资料
实验室建设概况.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重点实验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0-12-15 13:58
目录
概述
实验室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