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战
地球物理战
环境战(environmental warfare)是指将人为地改变自然环境状态所产生的能量,运用于军事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又称地球物理战。
主要包括人工控制或制造云雾、风暴、雷电、磁暴、暴雨、洪水、泥石流、山崩、地震、海啸以及破坏臭氧层等。目的是借人工诱发的巨大自然力来创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作战条件,或直接杀伤敌人,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环境对作战的巨大影响,作战中曾利用火或水改变作战环境,从而为赢得胜利创造条件,这是环境战的雏形。中国古代兵书中,已论述了水攻、火攻的种类、条件和实施方法,其中包括改变环境的内容。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期间,韩信为战胜齐楚联军,以囊盛沙,秘密派人将潍水上游切断,诱使联军追击,然后决水并迅速发起反击,一举全歼渡河之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环境的作战方法不断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通过人工造雾、人工消雾和人工造洪等方法改变环境状态影响作战进程的战例,在战争中起到了一般武器无法比拟的奇效。环境战的理论研究表明,通过向特定的环境中施加较小的能量,可诱发出巨大的自然力。如根据需要向台风(飓风)云区投放碘化银发烟弹或其他化学催化剂,可使台风(飓风)改变路径并将台风(飓风)引向敌对国,以毁伤敌对国人员和军事设施等。在某些地区低空大气层播撒催雨物质进行降雨、播撒化学物质进行消雾和造雾,或通过某些手段改变一定空间的臭氧含量等,可制造恶劣天候。采用播撒金属箔以增加云中导电率,或对带电云团播撒冻结核,改变云体的动力学和微物理学过程,达到人工控制雷电的目的。借助较小的能量,释放积聚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的巨大能量,可引发地震、海啸、山崩、火山喷发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地震专家发现,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1954年,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核试验时,引发了巨浪。在距爆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一个60米高的巨浪,奔流1.5千米后浪高仍达15米。科技人员对地下核试验引起地壳构造变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初步结论,一次地下核爆炸就相当于一次人为“地震”,在地下核爆炸之后1~2个月内,距离爆炸中心20~30千米范围内会发生多次微弱的震动(小地震)。如果核武器试验场位于地震活动频繁地区,那么核爆炸后大地震动的强度与次数也会大大增加。有些科学家还计算出了核爆炸同这种人为地震强度(以震级表示)之间的数量关系:当量为1万吨的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与5.3级地震大致相同;当量为10万吨的核爆炸可诱发相当于6.1级的地震。这种巨大的破坏性引发了苏、美等国的极大兴趣,并投入相应资金进行了专门研究。环境战的特点主要是:①破坏性大。地球环境的变化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百万吨当量的核弹爆炸,一个强台风从海洋吸收的能量相当于近10亿吨TNT当量,可产生巨大的能量。②效率高。环境战通过施加有限能量来诱发巨大的自然力,物资消耗量小,作用范围广,具有较好的作战效益。③隐蔽性强。由于人们对环境变化认识的局限性,自然发生的异常环境变化掩盖着人工影响环境所造成的后果,环境战往往不易被察觉,攻击者容易逃避战争责任。人工制造飓风、地震、海啸,改变大气层的电磁性质等改变环境的技术,虽然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离实战应用有一定的距离,但已成为军事大国军备竞争的内容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1974年第一次讨论了环境战问题。许多国际组织利用各种讲坛对环境战进行了抨击,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为军事目的而改变环境状态的行为。1976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但是一些国家仍在研究和试验改变环境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战争中,仍存在把某种改变环境的技术应用于实战的可能性。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翻云履雨环境战.知网.2001-09-3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2 23:2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