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绩效评价(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EPE)是指在以持续的方式向管理当局提供相关和可验证的信息,以确定企业的环境绩效是否符合组织的管理当局所指定的标准的内部过程和管理工具。它主要包括:帮助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提供有意义的环境报告;确定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追踪环境活动和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收入,揭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为组织内不同团体和个人提供激励机制等。
简介
2000年,环境绩效评价作为术语首次被正式提出,主要是因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 14031标准体系,指导组织如何进行环境绩效评价。
按ISO 14031的定义,环境绩效评价是一种管理工具,这种管理工具是指对个人、团体或组织能否实现环境目标的结果的评价,评价是否符合管理当局所制定的标准,它是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向管理当局提供可验证的相关信息,是一种内部过程。环境绩效评价是通过选择
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评价、报告和交流进行组织环境绩效测量与评估的一个系统程序,并针对过程本身进行定期评审和改进的一个过程。环境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将组织的环境绩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的过程。实现这样的过程就必须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是一项必要程序,这项程序就是要组织展现出对环境管理所做出的努力。实施环境绩效评价主要的难点在于识别环境问题并构建指标体系,识别环境问题指的是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识别出环境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识别出缺陷和不足这样的定性指标是通过统计调查的数据对环境现状和环境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所以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在整个环境绩效评价过程中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是环境绩效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质量越高,则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越高,反之亦然。
内容
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应实行环境收益的评价与
经济效益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收益的评价
(1)生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3)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4)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控制。
经济绩效的评价
(1)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所带来的企业利润的增加。
(2)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所节约的生产成本(如管理费,排污费等)。
(3)因环境治理所减免的罚款,赔偿等。
(4)因生产绿色产品,增加市场占有率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指标
指标分类
(1)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根据环境管理会计的成本信息可知,企业的环境成本可以用
财务指标(货币指标)和
非财务指标(实物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对环境绩效的评价也应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进行。财务指标是指以货币为单位进行的指标,财务指标是指以货币单位以外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指标。由于以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目标的执行情况,因此,长期以来财务指标一直是主要的
绩效评价指标。不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不一定都可以货币量化并以财务指标进行计量。所以,近年来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在逐渐增加,企业的财务指标主要以计量可货币化的成本或收益,如污水处理成本,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处罚的罚金等,而非财务指标则主要用于计量不可
货币化的成本或收益,如企业的污水排放量,生产废气的排放浓度,采用清洁技术的数量等。
(2)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内部指标是指评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生产经营行为而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如资源、能源的消耗量,污染治理成本等。而外部指标则主要是评价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
数据报告的次数或获得的满意程度等,如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贷款时所提供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报告所获得的满意程度(是否贷款)等。企业应兼顾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不能仅仅考虑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经营收入的增加,还应考虑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满意程度即企业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过程指标通常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或收益的指标,目的是为了使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即使了解到存在的问题,以便快速进行纠偏,防止错误的继续发生而影响后续的生产活动。过程指标通常是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如对将要排放的污水含量超标的生产废水进行清洁处理,避免因排放之后污染环境而造成违反法律、法规和罚款的后果。结果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可以用货币计量也可以用实物计量。由于结果指标是事后指标,因此结果指标的作用是为了使经营者明确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便企业可以对其易造成的后果进行纠正。例如,企业因向大气中排放了浓度超标的生产废气,违反了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而造成了被处以罚款的后果,这一后果使企业生产者明确了自身的违法行为,警惕其以后不要再作出类似的不良行为。
指标选择
环境绩效标的类型多种多样,其所计量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不同,因此在选择环境绩效指标进行评价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选择环境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环境保护以及资源使用情况,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通常也会受到外部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限制。因此企业所选择的绩效指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遵守法律、法规为第一原则,以罚款情况,违法次数等为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价。
(2)企业设定的环境目标。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将环境因素纳入其生产经营决策中进行综合考虑,即企业应设立环境目标。环境目标主要是控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应根据资源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等,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价。
(3)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其所经营业务的特点。不同的行业,其环境评价的指标是不相同的,对其环境评价衡量的指标也是不相同的。明确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其经营业务的特点才能相应地选择适合的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所评价的内容应当是企业所处的行业所共同具备的或是能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
(4)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根据不同的责任分工、不同的部门、上下级等因素,企业所选择的环境评价指标也应有所不同,如企业为高级管理当局所指定的
绩效评价指标与为经营单位所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就应划分不同的标准。此外,还要把战略性的环境绩效指标沿着组织结构等级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于绩效指标的评价结果也应自下而上地层层汇总,不同的职能部门的评价指标应相互补充,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环境。
(5)企业所获得环境信息的及时性与可比性。企业根据所收集到的不同的环境成本信息应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及时性是指这些指标的选择应以收集到的信息的快慢程度来进行衡量,比如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及时收集并需作出快速反馈的信息就可以选择过程指标进行评价等。可比性是指所选择的指标应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只要选择的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即可,不宜太复杂也不要太简单,且所选指标之间应相互可比,计算基础必须前后一致。
作用
第一,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环保标准,还可以为有关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环境管理中的风险以及管理的重心问题;
第三,可以对重要指标进行量化;
第四,是核算企业环境活动和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收入的依据;
第五,提供企业间进行环境业绩比较的信息,为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供激励机制,并提供投资评价的参考指标;
最后,帮助环境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环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