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证据
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环境证据也称状况证据。它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名词介绍
环境证据一般不属于基本证据,不能用于直接证实有关被审事项,但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事项所处的环境或发展的状况,为判断被审事项和确证已收集其他证据的程度提供依据,因而,环境证据仍然是审计人员进行判断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具体地划分,环境证据包括:反映内部控制状况的环境证据、反映管理素质的环境、反映管理水平和管理条件的环境证据。
内部
内部环境证据指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的各种环境事实,经审计人员提炼和记录而形成的一种审计证据,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素质、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主要管理人员的观念及品行等。
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还决定着注册会计师所需要从其他各种渠道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越健全、越严密,所需的其他各类审计证据就越少,否则,注册会计师就必须获取较大数量的其他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在考查内部控制时还应当关注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二是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人员素质
一般而言,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越高,则其所提供的证据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当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高时,其会计记录就不容易发生错误。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会产生影响。
管理条件
良好的管理条件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其所提供证据的可靠程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管理条件较好的单位其有关财务数据要比管理条件较差的单位的财务数据要更可靠。例如,电算化的过账和汇总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比手工过账和汇总可靠性要好得多。管理水平越高,则工作中形成的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也越高。
观念及品行
主要管理人员的观念及品行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贯彻执行情况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要管理人员的观念是要遵纪守法,从管理的效率中求生存及发展,那么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被重视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得到贯彻执行的。反之,如果主要管理人员的品行不良,并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求发展,则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不会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外部
外部环境证据是指存在于被审计单位外部的各种环境事实。以下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
规章制度
被审计单位适用的有关的设立、变更、融资、经营、纳税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统一的规章越健全,则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越健全。至少在形式上要经得起检查和验收。因为往往每一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颁布施行后都有一定的宣传、组织培训与学习、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若有关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则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也会是不健全的。
执法监督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如工商、税务、财政等执法检查、指导、监督力度越大,被审计单位的遵纪守法自觉性就越大,就越主动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并自觉贯彻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反之,则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造成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不真实,甚至是存在舞弊。
行业自律
被审计单位所中的行业组织自律良好,则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得到重视,不断得到健全,并得到贯彻执行,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较高。反之,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可靠性就较差。
关注程度
社会舆论越关注,则被审计单位越重视自身建设,包括内部控制及单位形象。社会舆论关注程度不够,则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就越没有动力来考虑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问题。
其他因素
其他外部环境证据还有宏观经济的景气度、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等。
.内外部关系
内部与外部环境证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外部环境对内部环境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因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存在强大的作用力,往往能促进内部环境的明显改善,而外部环境越好,则作用力越大,对内部环境的改善就越明显。例如,法律、法规及统一的规章越健全,则单位内部控制相对越健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力度越大,则被审计单位依法办理业务的自觉性越强。行业自律状况良好,则被审计单位的自律情况良好。反之,则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得不到重视,单位内部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情况严重,管理者们为各自为个人利益而营私舞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4 22:37
目录
概述
名词介绍
内部
参考资料